王 鑫
(大慶市東湖第二小學 黑龍江大慶 163416)
課改后自主與合作的教學方式探究
王 鑫
(大慶市東湖第二小學 黑龍江大慶 163416)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之后的新課程生機勃勃,充滿活力。把改革的重心由教法轉向學法,這是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它關系到師生校園生活的質量,也關系到整個教育教學的質量。
自主合作 適當研究 教學質量
目前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為了轉變傳統學習方式中忽視人的能動性、自覺性與創造性的被動學習狀態,把學習過程變成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不斷得以生成、張揚、發展、提升的過程。
課堂教學的設計和實施必須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獲取知識的學習過程,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知識,更要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勇于創新的精神,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身心潛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自主學習,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全過程,動手動口動腦、生動活潑,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欲望,在參與之中主動獲取知識,是針對被動學習而言的。
1.喚醒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釋放潛能。轉變教師的教學主客角色,發揮學生主體性。課程改革以后,教師的角色發生了位移,不再是“控制課堂”,而是和學生一起參與,融入到學生中去,通過與學生的互動共同探索知識。教師應努力轉變教學觀念,努力實現自身角色的轉變。教師還必須自覺地從“傳道、授業、解惑”的權威地位,轉換到“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的角色地位上來。努力改變以往教學中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問,學生答;老師出題,學生做等種種讓學生圍著教師轉的現象。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由老師讓學生做什么,反過來成為學生向老師要求干什么。教師要努力以學生的朋友、同伴的角色出現,當學生思維指向模糊、思維滯澀時出手指導、點撥。
2.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情趣,主動參與學習,調動學生的內驅力,讓學習成為他們自身的需要,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之一。教師要創造真正意義上的自主,給學生參與嘗試的機會,激發學生的自主參與熱情,讓學生在上課時,把積極、健康的情感釋放出來。該笑的時候,就讓他們大聲笑吧;該爭的時候,就讓他們爭得面紅耳赤吧。
3.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學會質疑問難。以往的教學中,大多存在著教師問,學生答的現象。有時老師讓學生質疑問難也是形式主義,讓學生猜老師的問題,讓學生琢磨老師希望學生提出的問題。真正的質疑問難應讓學生問他們自己不懂的問題。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性。由于學生的學習程度不一樣,不同程度的學生提的問題難易也不同。只要學生提的問題有價值,我們都應幫助解決。至于解決的時機、方法、方式可不同,也可將質疑問難分解到課的各個環節。
4.重視學生的自主學法指導,學會自主學習。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關鍵在于教給其學習的方法,讓學生由“要學”到“學會”,再過渡到“會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在教學中應關注學法的指導,因為有了一定的方法,才可能進行自主學習。語文教學中的學法指導,貫穿課前、課中、課后,其要旨在于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及一些規律性的知識,讓學生自主地去探索、發現。老師不應簡單告訴學生知識,而應讓學生自己經歷獲得知識的過程。在學習活動中,要注重指導學生根據學習材料和自己的學習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采用相應的學習策略,并能不斷內省、控制自己,排除內外干擾,保證學習計劃順利進行。
合作學習,指在平等、民主、融洽、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中,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促進,在合作研討之中掌握知識,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集體精神。合作教學是以小組活動為主體進行的一種合作互助活動,創造了學生人人參與的機會。課堂中除了師生交流外,更多的是生生的多向交流,在不變的時間里所提供的發言機會猛增了許多,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探究性學習是在教學中創設學習研究的情境,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實驗、操作、調查、收集與處理信息、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技能、動手操作能力和處理信息能力的新型學習方式。在小學語文中倡導探究性學習重在過程而不是結果,要的是面對學習課題時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解決問題中的不斷思索、不斷追求、不斷探索的精神,而不是企求有什么驚人的發現或巨大的創新成果。
從內容入手,滿足學生探究的需要。開放課堂,營造合作探究的氛圍。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心理充分自由安全的環境中進行探究學習,教師應提供便于學生合作探究的寬松、民主、和諧的課堂學習環境。探究性學習中,由于探索的需要,那種兩兩之間的交流、四人小組的討論、全班的爭辯等學習形式,很適宜培養學生的合作與交流意識。在日常的學習中, 有些問題是學生不能獨立解決的,但在合作探究中,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互助,就能很快解決。在合作探究中,不同類型、不同知識結構的學生可以互補。通過這種學習,既能提高探索的有效性,又可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體驗成功,感受探究學習的快樂。“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則誘發探索。在課堂教學中要努力創設平等、和諧的氛圍,善于創造條件放手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通過合作研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進而進行探究性學習,使學習的創造潛力得以很好的開發。我們的教學,所追求的一種境界是:“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