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果樹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
我國果樹栽培歷史悠久,種類眾多,分布廣泛,自然條件變化大,我國果樹約有670余種,總產量位居世界第一位,總產量約占全球總量的17%,人均面積80 m2。我國果樹的種植與生產近年來已經得到了長足發展,總產量平均增長5%,到2015年我國果樹種植面積約為2.05億畝。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復雜,氣候變化多樣,其中包括寒、溫、熱三帶,以上原因決定了植物種類的多樣性和差異性,也形成了一定的果樹分部帶和特定產區。果樹分布帶主要為:耐寒落葉果樹帶、干旱落葉果樹帶、溫帶落葉果樹帶、溫帶落葉和常綠果樹混交帶、亞熱帶常綠果樹帶、熱帶常綠果樹帶、云貴高原落葉和常綠果樹混交帶、青藏高原落葉果樹帶等以上這八大果樹帶。果樹的主要產區如下:一是蘋果產區。蘋果產區主要分布在溫帶落葉果樹帶以北,主要區域為甘肅和寧夏東南部,山西和陜西中部,四川阿壩、甘孜州,遼寧西南部、燕山以南,太行山以東,山東中部。二是梨產區。梨產區主要分布在溫帶落葉林果樹帶以北,從北到南依次以秋子梨、白梨、沙梨和洋梨為主。三是柑橘產區。柑橘的種植生產受氣象條件影響較大,主要分布在華南丘陵平原、江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貴高原等地。四是葡萄產區。我國氣候多變,地形復雜,從北到南有多個葡萄生產區,主要以東北和西部地區、華北及渤海灣區、西北及黃土高原區、秦嶺、淮河以南亞熱帶區和云貴高原及川西部分高海拔區等五個區域。五是桃產區,桃樹種植區域主要在西北高旱、華北平原、長江流域、云貴高原以及青藏高寒海拔高度4 000 m以下的地區。
2.1 存在的問題。雖然我國果樹種類眾多,產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也存在著果品品質低、競爭力不強,分散經營較多,產業化體系不健全,品種結構不合理,不能滿足市場需要,管理粗放,農藥使用頻率高等諸多問題。
2.2 發展趨勢。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果品的需求量和質量要求將大幅提高,我國果樹種植和生產面臨新的趨勢。
2.2.1 從分散經營到規模化經營的轉變。分散分戶種植生產銷售是多年以來我國各地果樹產業的主要狀態,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散戶經營和大市場經濟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影響了我國果品產業的健康發展。果樹生產的大趨勢是由分散型向規模化轉變,通過區域化的品種整合,形成一定特點的基地化生產模式,充分發揮規模化的多重優勢,以此來提高市場占有率和競爭力。
2.2.2 產業化發展大趨勢。我國果品產業一直是“高產量,低質量,世界大產量,國際小市場”的狀況,打破這一現狀的趨勢勢在必行。以消費者為導向,以龍頭企業和農村合作組織為依托,創建產、加、銷一體化的產業發展格局。通過這一模式形成產銷一體化,打破限制我國果品行業發展的這一瓶頸。
2.2.3 以多元化發展滿足不同需求。今后,果樹的種植和生產目的不僅僅是生產果品,還要生產生態產品和旅游產品,實現果樹種植的經濟、生態和社會三大效益同步提升,以此來提高總體價值,在人民生活和經濟發展中發揮重大作用。
2.2.4 綠色無公害生產和品牌化經營。綠色無公害果品是人們對果品生產品質的更高要求,果品綠色無公害生產是果品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和客觀要求。綠色無公害果品指的是果品無污染、食品安全、品質優良和營養豐富。無污染指嚴密監測和控制果品生產加工過程的各個環節,最大限度地降低農藥殘留及重金屬、放射性物質和致病細菌污染,符合產品質量標準,生產潔凈果品。同時,實行品牌認證,逐漸提高消費者的認可度和市場的占有率,形成品牌效應,取得更高更持久的經濟利益。
065000 河北省廊坊市林業局 周圣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