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農業”新時期京津冀農業一體化的創新點
12月21日,首次 《“中醫農業”技術和方法在現代農業中的應用講座》在石家莊舉辦。專家們就“中醫農業”技術與方法在推進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京津冀農業一體化發展以及“中醫農業”產業精準扶貧和圍繞產業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等方面的作用進行了講解和探討。
會上,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農科院原副院長章力建做了主題報告,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年艷、中國農科院研究員蔡典雄、中國中醫科學院王世丕、吉軍等專家做了專題發言。
河北省農廣校副校長張會敏,石家莊市委農工委副書記高地動,石家莊市農業信息中心主任王榮軍、石家莊市林業局副局長張振江、石家莊市中醫院副院長趙鳳琴等出席了會議,石家莊市農廣校彭曉明校長主持了講座。
河北省企業經濟促進會黨委書記孫國柱,河北省農科院研究員董志平,抱樸智慧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胡艷萍、總經理蘇海波交流和分享了經驗。
農業部農業經濟研究中心、中國農業科學院有關研究所,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老科協農業分會、河北省農科院、河北省農廣校、石家莊市農廣校、石家莊各縣(市)區農口部門的領導與專家出席了本次會議。
會議由中國農科院農業立體污染防治與產地環境研究中心、中國老科協農業分會、石家莊市農業廣播電視學校、石家莊市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主辦,石家莊市農民科技教育培訓協會、抱樸智慧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承辦。
專家們指出,當前,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方式戰略調整的重要組成部分,探索并努力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農業可持續發展道路意義十分重大。所謂“中醫農業”,就是將中醫原理和方法應用于農業領域,實現現代農業與傳統中醫的跨界融合,優勢互補,集成創新。“中醫農業”可為農產品產地水、土、氣立體污染綜合防控和改善產地環境,促進動植物健康生長,保障農產品的有效供給和質量安全,探索一條我國乃至世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新途徑,“中醫農業”將成為中國特色生態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時期、新常態下,“中醫農業”技術與方法也將成為京津冀農業一體化中的創新點。
專家們認為:盡管中醫原理和方法在我國農業上的應用也很早,但很長一段時期由于我們比較依賴化學農業,忽略了中醫原理和方法在農業上的作用。近年來,我國農業科技工作者在相關研究與實踐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許多成果和經驗,如抱樸智慧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所以加大中醫原理和方法在農業上的應用,加快發展“中醫農業”是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專家們強調,“中醫農業”具有三個方面的特點:一是系統性,即著重農業生態系統以及生物體各部分的內在聯系,這是農業內部保持各組成部分之間相對穩定和諧的本質要求;二是綜合性,即形成多方面、多層次的復合效應,也就是通過綜合的手段,達到綜合的效果;三是整體性,即作用范圍是整個的、全部的,強調覆蓋所有生產單元和種養循環鏈。總的來說,“中醫農業”可以在農用藥物、飼料和肥料三個領域廣泛應用,即利用中醫原理和方法將動植物以及其他生物元素和天然礦物元素制成農藥及獸藥、飼料和肥料。
為了提高本次學習講座的效果,專家們考察了抱樸智慧農業生產示范基地,并聽取了胡艷萍董事長的講解和匯報,他們一致認為“抱樸智慧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新型生態農業科技企業。公司利用中醫中藥的配伍原理,研制出藥、肥一體的新型中藥制劑,成功的達到了防治農作物病蟲害、提高農作物的品質和產量的作用。該公司在中醫農業技術和方法的研發及應用方面走在了全國的前列。
參加講座的還有:石家莊市農工委、市農業局、市林業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民政局有關領導和專家,市農廣校全體教師,市農民培訓協會理事單位、各縣(市)區農廣校校長、教務科長、教研科長,部分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家庭農場場長、種養殖大戶代表,省市有關科研、生產、經營單位代表等120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