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安
當我們的身體偵測到它不歡迎的外來物時,會引起過敏反應。你的鼻子將開始流鼻水,眼睛也癢得流眼淚,同時,肺部喘息、灼熱。過敏是現代人最無法避免的苦惱,但,如果我們隨身攜帶10個小物件,就可以輕松緩解過敏癥狀。
1、 口罩
對有氣喘過敏的人,隨時攜帶口罩很重要,出入公共場合、搭公交車時,只要發現有人咳嗽,就趕緊戴上,避免被傳染感冒,導致咳嗽、氣喘發作。
2、手帕
有些人一聞到特殊的味道,例如走過面包店聞到濃郁的香料味、鄰居炒菜的油煙味、剛裝潢好后滿屋子的油漆味、化學味道濃郁的車上芳香劑等等,氣喘過敏就會發作。不妨隨身帶條棉質小手帕,建議最好是素色,避免添加染料,只要一發現不對勁,立刻用手帕捂住口鼻。
3、防螨枕套
經常要出差旅行的過敏者,建議隨身攜帶防螨的枕頭套,或簡單一塊毛巾布,鋪在旅館枕頭上或床上隔絕塵螨或過重的消毒水味,避免引發過敏,讓自己安穩睡一覺。
4、保濕乳液
有異位性皮膚炎的人要加強保濕。皮膚過于干燥時,會更癢、更想搔抓,加速癥狀惡化。當皮膚最外層的角質層脂質不夠時,皮膚內的水更容易蒸發,過敏原或其他細菌、病毒更容易入侵。隨身帶保濕乳,隨時補擦,尤其手、小腿、額頭,洗澡完5分鐘內也要趕緊擦上,但發炎處暫不能擦,且要避免流汗,以免癥狀惡化。
5、眼藥水
有過敏性結膜炎的人只要一犯過敏,眼睛會又癢又紅,記得不要猛揉。猛揉會愈揉愈癢,可隨身攜帶眼藥水,緩解癥狀。
不過,一定要使用醫生開的藥物,千萬別自行去藥房買,萬一含有類固醇,雖可快速緩解癥狀,但長期不當使用會讓眼睛的抵抗力降低,更容易感染,甚至眼壓上升,嚴重還會得青光眼。如果癥狀不太嚴重時,可用人工淚液沖去過敏原,或稍微冰敷一下。
6、治鼻塞的噴劑
不論是感冒或過敏引起的鼻塞,速效型鼻噴劑(去充血劑)可讓血管收縮、止鼻塞,但不能長期使用,否則,一旦停止噴,鼻塞會更嚴重,造成藥物性的鼻炎。這類藥物一般只能使用3~5天。含有這類成分的藥物在一般藥店也買得到(例如治×鼻、鼻×樂),購買時要遵照藥師提醒,避免長期使用帶來更大的問題。
7、吸入型類固醇
因為過敏而氣喘的人,需要隨身攜帶二合一(吸入型類固醇+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藥物,當胸悶不舒服或聞到飄有強烈化學味道引起過敏時,再趕緊使用。有些人從事較激烈的運動時需先使用,因為溫度或運動時血管急速擴張也可能過敏發作。
8、支氣管擴張劑
合并使用吸入型類固醇及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是控制氣喘的正確作法。建議有氣喘過敏的人要隨身攜帶。有些人會去藥店買速效吸入型支氣管擴張劑,氣喘急性發作時使用,可緩解咳嗽喘鳴癥狀,也可預防運動誘發型氣喘,但絕對不能長期使用,否則不僅會愈來愈沒效,還可能因心跳加快、心律不整導致喪命。因為速效型只是治標,用久了氣管容易縮起來,讓氣管愈來愈敏感,癥狀控制愈來愈差。目前的長效型氣管擴張劑藥物3~5分鐘就能起作用,又可維持很長的時間,建議使用。
9 、抗組織胺藥物
抗組織胺的藥可快速緩解鼻塞、流鼻水、打噴嚏,實在很不舒服時可考慮服用,緩解過敏癥狀。如果不是新型的抗組織胺藥物,易有嗜睡副作用,從事危險工作或開車前,避免使用。也請不要自行給小孩使用(成藥更不行),尤其是含乙酰氨酚的解熱劑(可治發燒)。運用健保數據庫針對超過26萬名嬰兒長期追蹤到6歲,結果發現,一歲內吃過含乙酰氨酚成分的藥,長大后得異位性皮膚炎的風險增高2.02倍,氣喘是1.66倍,過敏性鼻炎1.7倍。
10、自我注射型腎上腺素筆針(SIE)
當過敏急性發作時,尤其兒童的食物過敏,來得快又猛。在國外,很多人隨身攜帶SIE,如果在荒郊野外突然發生致命性的休克過敏(例如突然被蟲咬、蜜蜂螫、食物或藥物)過敏來不及就醫,可趕緊使用,但打完藥還是得送急診。
責編/昕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