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15時29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第五顆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同時也是中國第21顆北斗導航衛星,標志著北斗系統全球組網邁出堅實一步。
該星入軌后,將與先期發射的四顆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共同開展星間鏈路、新型導航信號體制等試驗驗證工作,并適時入網提供服務。星間鏈路是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亮點,不經過地面基站,就能實現衛星之間的通信,堪稱“空間高速互聯網”。
根據北斗系統全球組網建設計劃,2018年將率先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提供基本服務。2020年將建成國際一流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來源:新華網2016年2月2日)

換頭術或將實現
意大利醫生卡納維洛稱,中國哈爾濱醫科大學的任曉平日前已成功完成猴子頭部移植手術,未來這項技術可用于移植人類頭部,使完全癱瘓患者重獲新生。據稱,卡納維洛和任曉平的醫療小組,將于2017年底進行全球首例人類“換頭手術”。(來源:騰訊科學2016年1月22日)
人腦可存儲1千萬億字節數據信息
科學家最新研究表明,人類大腦的信息存儲能力是之前預計的10倍。美國科學家現測量了大腦神經突觸的存儲能力,結果顯示每個突觸可存儲大約4.7比特信息,這意味著人類大腦可以存儲1千萬億字節數據信息。
1千萬億字節數據量相當于存儲13.3年的高清電視節目,同時,這項最新研究解答了關于人類大腦如何保持有效工作的長期疑問,還將幫助工程師制造功能強大的節能計算機。(來源:《英國每日郵報》2016年1月22日)

宇宙最孤獨行星找到“媽媽”
近日,天文學家幫一顆孤獨漂泊在宇宙中的行星找到了“媽媽”——距其約1萬億公里的一顆恒星。
據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官網消息,這顆行星是一個編號為2MASS J2126-8140的氣態巨行星,它環繞寄主星的軌道直徑相當於冥王星繞日軌道的140倍,它公轉一周的時間相當于100萬地球年。它的“媽媽”則是一個編號為TYC 9486-927-1的紅矮星,它的光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才能到達行星2MASS J2126-8140。(來源:科技訊2016年1月28日)

救鳥命的貓項圈
2011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在全世界的島嶼上,家貓已對22種鳥類的滅絕有直接貢獻,并威脅著另外幾十種。
為此,觀鳥人南西·布倫南想出了一種解決方案——利用鳥類極佳的色覺。鳥類的眼中有四種視色素,而靈長類只有三種,其他哺乳動物只有兩種。于是她開始為貓設計了顏色鮮艷的項圈。目前為止雖然沒有科學依據證明這個項圈的有效性,但它確實有效減少了貓對鳥的狩獵數量。(來源:果殼網2016年1月19日)

刷牙不再用牙膏!
牙膏和牙刷再也不是密不可分的好伙伴了!來自日本的Yume Shokunin為了拆散它倆研制出了一款不需要牙膏的牙刷,名為“Misoka”。
Misoka采用了納米礦物技術,不僅具有十分強大的清潔能力,同時其還能在你的牙齒表面形成保護層,增加牙齒的親水性,這會使得口腔內的口水更多的粘附在牙齒表面,各種污垢就難以附著在你的牙齒上,這樣以來,Misoka牙刷不用牙膏也能刷牙!(來源:IT科技數碼2016年1月31日)
通過空氣來上網
一家名為Starry的創業公司近日宣布,將為消費者提供高速的互聯網接入服務,而且價格不會高于目前的平均寬帶費。這件事的逆天之處在于Starry公司表示,他們的互聯網服務無需鋪設昂貴的光纖,只要借助空氣傳輸信號即可。
據該公司介紹,這種通過空氣就能傳輸信號的技術叫做 “毫米波”,它能夠充當傳輸高速網絡的媒介。(來源:節日頭條2016年2月2日)
3D打印住宅能源循環系統
國立橡樹嶺實驗室隸屬于美國能源部,此前,該實驗室開發出一款名為BAAM的3D打印機,打印尺寸為20x12x6英尺,可快速打印出大量的建筑結構,平均每小時的輸出量達到了100磅。
據稱,這款機器不僅可以打印房子,還能打印出汽車。依托太陽能發電系統和天然氣混合電力,3D打印的汽車和房子可以連在一起,被稱為所謂的“住宅能源循環系統”。看起來很不錯哦,就是不知道住起來什么感覺。(來源:中關村在線2016年2月1日)
狗比貓更愛主人

英國廣播公司最新紀錄片《貓與狗》請來神經科學家扎克做實驗,結果發現“汪星人”愛主人的程度,是“喵星人”的4倍多。這一消息公布后,一大批“鏟屎官”可能要哭死在廁所了。
實驗通過測量貓狗體內被視為“愛情荷爾蒙”的催產素水平,判斷它們對主人的愛。研究顯示,當人類見到親人時,體內催產素水平會急升,而狗與主人互動后亦會有類似反應,但同類實驗此前未在貓身上進行過。
扎克找來10只貓及10只狗,讓它們與主人玩,并分階段抽取它們的唾液樣本,比較事前及事后的催產素水平,結果發現狗體內催產素平均增加57.2%,而貓只增加了12%。(來源:《文匯報》2016年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