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獻紅
(浙江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浙江金華 321004)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策略探析
邢獻紅
(浙江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浙江金華 321004)
大學英語是我國高等教育領域的一門基礎性必修課,英語作為在世界范圍內使用最廣泛的國際語言,在不同國家、地區、民族之間的交流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不斷提升大學英語教育質量,既能提升我國文化影響力,也是提高新時代大學生綜合素質的現實要求。然而,在我國持續深入推進高等教育改革的過程中,傳統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問題也更加明顯地暴露出來,亟需加強研究,分析原因,找出對策。本文即從現階段我國大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出發淺析了改革的目標、方向和策略。
大學英語 教學改革 策略
我國大學英語教育體系從20世紀八十年代后期開始,依次經歷了初創、探索、形成、成熟四個階段,各個階段都有其獨有的社會背景和時代特征。到今天,我國的大學英語教育已經基本形成了規范化、系統化、專業化的完整教學體系,但與此同時,由于我國教育體制和歷史原因的影響,現階段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學的模式、目標、方法、手段等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與時代發展和新生代大學生身心特征不相契合之處,這種沖突一方面使得大學英語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陷入迷茫,不知所措,難以優質高效地開展教學工作,一方面使得大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降低,動力缺乏,學習效率下滑,這兩者的共同作用使得我國大學英語的教育質量大打折扣。因此,如何在信息化、多元化趨勢明顯的時代背景下改革、重構、優化、完善原有的大學英語教學體系,繼續發揮傳統大學英語教學的優勢,補足目前大學英語教學中的短板,成為擺在每一個大學英語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課題。
1.教學理念陳舊
教學理念是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工作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高度穩定性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的總稱。教學理念在教育實踐中形成,又會反作用于教育實踐。目前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師在教學理念方面的陳舊主要表現為對素質教育理解不深。素質教育是旨在提高受教育者的綜合素質的教育體系,包括思想道德、能力、個性、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等等,其教育理念以尊重人的主體性為本,注重啟發人的創造性,培養人的自我發展動力。雖然素質教育在我國已推行多年,但由于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師長期受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很多教師習慣了應試教育模式下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加之大多數高校仍以卷面考試作為評估大學生英語能力的主要方式,將考試成績作為評估英語教師教學效果的指標,導致部分大學英語教師對素質教育理論疏于學習研究,仍把增加大學生的英語知識,提高大學生的英語應試能力作為教學工作的目標,背離了英語教學中素質教育的要求。
2.教學模式僵化
教學模式是指在教學實踐中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理論指導下形成的較為固定的教學結構性、框架及步驟。教學模式是教學實踐活動的基本支撐,對專業學科的教育質量起著決定性作用。然而,目前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總體上呈現出呆板、僵化的特征,其一表現在課堂教學仍以知識傳授、鞏固和英語解題能力的訓練為主,比如在教學內容中,單詞、語法方面的知識講解往往占有較大比重,在英語能力訓練上仍以筆試答題為主,忽視了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其在使用過程中的復雜性、多樣性,同時也忽視了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其二表現在無視大學生個體在天賦、基礎、個性、心理、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異,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內容統一,教學過程完全以老師為主導,不尊重學生在教育中主體性,學生無法在教學過程中表達自己的想法、需求,導致大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降低,教學工作事倍功半。
3.教學手段落后
教學手段是指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傳遞教育信息工具、媒介、設備等的總稱。新世紀以來,我國的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社會文化日益多元,社會生產和人們生活方式變化明顯,但我國大學英語的教學手段卻一直延續著講臺、黑板、粉筆、課本的老傳統。雖然很多高校配置了較為充足的多媒體設備,但大部分英語教師對多媒體教學的理解就是將黑板置換成投影幕布,將板書置換成幻燈片,將粉筆置換為電腦鍵盤,表面上煥然一新,實際上換湯不換藥,完全沒有體現出信息時代的技術進步和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特征。教學手段的落后也是大學英語課堂枯燥乏味,學生學習興趣缺失的客觀因素之一。
1.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目標
(1)為高等教育國際化服務
據相關研究統計,自2000年以來,我國每年的出國留學生人數持續高速增長,而最近十年,我國的出國留學生中本科以下學歷的人數猛增,2014年相較于2005年就增長了十倍。本科以下的留學生人數猛增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國優秀的高中生選擇國外名校的比例很大。許多高中尖子生之所以不愿意在國內高校就讀,原因就在于大部分世界名校都有著極高的國際化程度,匯聚了世界各地的頂級人才和優秀學生,不論在師資力量、教學資源、生源質量,還是畢業生發展平臺方面都得天獨厚。因此,我國要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大學,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提升我國的科研水平和創新能力,就必須實現高等教育的國際化。大學英語教育作為拓展大學生國際視野,參與國際學術交流的窗口之一,理應成為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突破口和排頭兵。
(2)為培養國際化高端人才服務
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和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我國在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等領域與世界其他地區和國家的溝通交流必將更加深入、頻繁。英語作為通用的國際語言,是任何一個國際化人才必備的基本技能。因此,各個高校應結合自身教育發展實際,有針對性地培養國際化人才的英語應用能力,應以學生的專業發展方向為基礎進行配套性培養,以英語應用能力與專業知識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培養,提高大學英語教學的針對性,增強學生畢業以后參與國際事務以及國際競爭時的語言優勢。
2.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方向
(1)以培養英語應用能力為重點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首要特征在于其應用性。我國傳統的大學英語教育的弊端之一正在于過度注重英語的學科屬性而忽略了應用屬性,導致英語教學實踐偏離了語言教學的基本規律,蛻化為一種知識性、理論性的教育。因此在新一輪的英語教學改革中,應重新建立起對英語特性的全面認識,在教學實踐中兼顧其學科屬性和應用屬性同時偏重于其應用屬性,讓大學生的英語學習首先回歸其作為一門語言學習應有的狀態。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應做到大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均衡發展,不偏廢任何一方,全面系統地提升大學生英語應用能力。
(2)以素質教育為導向
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已經無需贅言,然而在過去由于教育體制的影響,尤其是英語四六級考試的存在,使得大學英語教育不可避免地被深深地打上了應試教育的烙印。如今我國教育部門已經充分認識到了應試教育對人才培養的危害,通過各種各樣的教育改革政策措施努力消除應試教育的弊端,英語四六級考試對教學的影響力也大為下降,在這樣的有利條件下,大學英語教育發揮學科優勢,承擔起素質教育的重任;一方面要不斷提高大學生的英語知識水平和應用能力,一方面要在教學過程中啟發學生思想、培養學生思維、開發學生自我發展動力、激發學生學習潛能,為大學生的全面、自由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3.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實施策略
(1)樹立起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素質教育的核心內涵正在于以人為本,大學英語教學要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實現英語高等教育的“轉型升級”,必須首先轉變大學一線英語教師的教育思想觀念,樹立起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在教學實踐中牢牢把握以英語教育促進大學生的全面、自由發展這個根本。在教學方案的設計中,可以適當征求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在課堂教學中,應注重對學生思想、思維的啟發,鼓勵學生表達出自己的想法甚至創意;在教學內容上,盡量凸顯出層次性,以便于英語基礎不同的學生都能取得進步;在課堂以及課后作業上,應加強針對性,不同的學生分配不同難度的作用題目,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總之,力求在每一個教學環節中體系出對學生主體性的認同、尊重。
(2)創新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的創新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核心,只有教學模式改變了,教學改革才算真正落到了實處。創新教學模式可以從多方面著手,首先,高校應進一步充實一線英語教師隊伍,將傳統的大班教學重新以學生的英語水平為依據劃分為小班,實行精品化教學,將不同英語能力層次的學生分開教學有利于提高教學的針對性,也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成效;其次,應重新研究分析,劃定大學英語教學中聽、說、讀、寫各個方面在教學以及學生考試中的比重,綜合培養大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杜絕英語教育中“啞巴英語”的現象;最后,應鼓勵教師大膽探索、創新的教學方法,廣泛使用互聯網教育資源,更新教學素材,構建起方式靈活、方法多樣、師生互動的教學體系。
(3)豐富教學手段
科學技術的進步為社會生產和人們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和更豐富的選擇,大學英語教學理應乘著這股強大的“東風”,邁向更高的境界。目前許多高校雖然有著較為充足的多媒體設備和資源,但由于種種主客觀原因沒有被充分利用。大學英語教師一方面應加強學習,了解熟悉現代信息技術和通訊手段,懂得借鑒、運用互聯網信息資源和教育資源;另一方面應不斷開發視頻、音頻、動畫、幻燈片等等各種教學手段,有條件的可以自行制作,條件有限的可以到互聯網下載。總之,應充分利用現代社會信息通訊技術高度發達的優勢改造傳統英語課堂,讓大學英語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
大學英語教學既關系到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和我國人才國際競爭力的提高,又關系到我國文化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的進一步增強,可謂意義重大,任重道遠。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學工作者應與時俱進,勇于創新,不斷完善優化我國的英語高等教育體系,提高大學英語教育質量。希望本文能夠給學界同仁提供些許有益的啟迪或借鑒。
[1]劉智慧.現代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改革探析[J].中國教育學刊,2014,05:94-96.
[2]束定芳.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之目標與方向[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1:87-89+96.
[3]邵海靜.大學公共英語教學改革與創新教育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08:56-58.
[4]楊慶龍.高等教育國際化背景下的大學英語改革方向探析[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9:159-162.
[5]張世斌.大學英語教育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商,2015,52: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