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洪亮 尹 燊 韋冬玲 王 麒 何永良 馬慧群
(江西中醫藥大學 江西南昌 330000)
探析引導大學生樹立良好的就業觀念
溫洪亮 尹 燊 韋冬玲 王 麒 何永良 馬慧群
(江西中醫藥大學 江西南昌 330000)
現今,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愈演愈烈,越來越多學者專家著手對大學生就業觀念問題成因和對策進行研究,其中,大學生就業觀念有問題被公認為是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但是大多數學者專家對大學生就業觀念不正確問題的解決對策側重于大學生自覺或不自覺的轉變就業觀念,而相對忽略了研究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的措施。本文在調查研究大量相關資料文獻和實例的基礎上,深入研究相應理論及其可行性,在大學生有一定自覺的前提下,從家庭、高校、社會及國家這四個方面引導大學生樹立良好就業觀念,從而促進大學生更好的就業。
引導 大學生就業觀念 措施
近年來,我國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日益突顯,大學生就業難程度逐年升高,大學生就業形勢愈加嚴峻。大學生就業難引起了國家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討論與研究,對于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形成的原因及相應對策研究相對成熟,在導致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的眾多原因中,大學生自身的就業觀念不正確被公認為是主要原因,但是大多數學者專家在研究大學生觀念問題的解決對策時傾向于轉變大學生的就業觀念,而非引導大學生轉變就業觀念。但是轉變大學生的就業觀念的措施自上世紀末至今十多年來被反復被多方提及和實踐,卻未有取得相應的成效。因而本文對當今大學生就業觀念中的一些主要問題進行論述的同時,從家庭、高校、社會和國家四個層面論述引導大學生樹立良好的就業觀念的措施,以期幫助大學生更好的就業。
現今的大學生就業觀念普遍受到家庭經濟條件、家長思想觀念及家庭教育的影響,存在一些大學生好逸惡勞、畢業后對家庭存在較嚴重的依賴心理等不成熟的就業觀念。
家庭教育是大學生所接受的最早的教育,對于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啟蒙導向作用。因而家長應努力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提高自身的思想觀念的正確性,樹立良好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念,從小培養他們吃苦耐勞的品質,培養他們獨立自主的意識與能力,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同時避免家庭經濟條件壓力給他們造成影響,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念,從而引導樹立良好的就業觀念。另外,由于當今大學生就業形勢的嚴峻,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難免遇到碰壁的情況。這時,家庭應該避免給他們太大的壓力,并給他們相應的心理安慰和鼓勵,增強他們的自信,幫助他們走出困境。
高校學習是大學生從學習到就業的過渡階段,因而高校教育對大學生的就業觀念和就業情況有很大的影響。當今大學生就業觀念中存在一些對就業期望過高、就業時只顧自身利益而忽略服務社會和國家、自主創業意識薄弱等一些落后的就業觀念。
高校應該引導大學生正確客觀的認識自我,讓學生知道目前就業的方式,清楚當下就業形勢的嚴峻,明白就業形勢的發展趨勢。引導他們結合就業形勢規劃合理的工作期望和經濟收入預期,樹立良好的切合實際的就業觀念。高校要加強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增強他們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相結合的意識,引導大學生樹立服務社會和國家的意識。同時高校教育應注重對大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的培養,舉辦一系列的大學生創業主題活動和教育,從而讓大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提升自身的創業意識和能力。在培養大學生樹立良好的就業觀念的同時,高校應加強就業指導工作,完善就業指導體系。高校可以開展相應的職業規劃課程,引導學生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進行良好的規劃,并開展就業指導活動,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就業觀念。對于就業觀念存在偏頗,就業心理存在問題及就業能力不足的學生更是要重點幫扶,給予相應的支持和引導。加強對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教育,讓愛崗、敬業、誠信、友善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深入學生的心中,從而避免不良思想對大學生的影響,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求職觀念。
當下,由于大學生存在人才過剩情況較嚴重,社會許多用人單位對人才存在高消費現象,對于人才的招聘未能切合實際需要,例如一些單位招聘打印員都提出要本科學歷以上的要求,許多用人單位在招聘時對應聘者的性別、專業、學歷、工作經驗和生源地等會有相應的要求,還有靠“關系”與“走后門”就職的現象屢見不鮮。因而對大學生的就業觀念造成了較大的沖擊,導致大學生靠攀比關系而非自身能力就業的不正確就業觀念滋生。例如貴州一家知名論壇網站出現一大學畢業生為了更好地找工作而發帖找干爹的事件,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討論,令人唏噓。
社會的就業現象對大學生的就業觀念具有重大的影響,因而社會各界應當起到榜樣的作用。用人單位應當結合實際需求招聘相應的人才,并做好合理的人才貯備,不對盲目招聘高學歷的人才。同時社會各界應當給大學生相應的就業機會,不要過于死板的要求工作經驗,大學生理論知識高,缺乏相應的實踐,但是給予他們發揮才能的平臺,相信會在短期實踐后勝任相應的工作。同時,社會用人單位應當避免任人唯親和低能高就的現象,避免就職選人的不公平現象,讓有才能的人可以得到相應的平臺發揮。一些為了謀求短期企業更大的利益而對應聘者性別和生源地有要求的用人單位應當轉變思想,給予所有應聘者相應的機會,對有才能者敞開企業的大門。大學生樹立良好的就業觀念,離不開社會各界的努力與引導。
目前,大學生就業觀念存在較為普遍的地域觀念問題,絕大多數大學畢業生就職意愿都是往沿海發達地區及城市發展,而只有少數人愿意往西部及經濟落后地區和基層地區發展。而且,許多大學畢業生存在“被動”就業的現象,自身缺乏就業的主動性。
就業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大學生的就業觀念和就業選擇,比如發達城市對外來人員戶口人數的限制,會影響大學生的就業選擇。比如西部大開發政策的全面開展,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和就業條件的改善對大學生會更具就業吸引力。政府加強基層建設,不斷健全和完善基層就業的相關保障制度,改善基層就業環境,會更多的引導大學生主動前往基層就業。同時,政府要加強相關政策的宣傳力度,讓大學生廣泛了解基層建設政策、西部大開發政策、大學生參軍等政策的優惠情況和具體內容,增強政策對大學生就業觀念的導向作用。引導大學生走向基層,走向需要他們的地方就業。政府應加強對大學生創業的政策支持,幫助提高大學生創業能力,提供良好的創業環境,從而拓寬大學生就業渠道,引導大學生多元方式就業。
家庭、高校、社會和國家這些方面的引導作用對于大學生樹立良好的就業觀念固然重要,但是,大學生自身作為問題的主體,其自身更要自覺主動的去尋求解決“就業難”問題的方法,積極了解當前就業形勢及就業形勢走向,做好合理的職業規劃,培養自身的創業精神和能力,樹立良好的就業意識,不斷提高自身的就業素質與就業能力,從而更好地就業。
邵崇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