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立乾(封丘縣人民檢察院河南新鄉453300)
?
檢察機關簽名筆跡檢驗基本特征及技術要領
秦立乾
(封丘縣人民檢察院河南新鄉453300)
摘要:簽名筆跡檢驗是司法鑒定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打擊犯罪、案件審判等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結合筆者基層檢察機關辦案經驗,通過分析簽名筆跡檢驗的基本特征,提供出簽名筆跡檢驗在實際工作中的技術技巧,為檢察機關辦案人員在偵查方向上提供了粗淺的看法。
關鍵詞:檢察機關簽名筆跡文件檢驗
筆跡檢驗是通過筆跡之間的辨別來確定是否為描摹筆跡、是否為親筆所寫的一項專業技術,結合了交叉學科知識和檢驗技術要領,以案件實際需求為方向,對涉及案件中的漢字、數字以及標點等進行鑒別和判斷并查明案件真相,鎖定犯罪事實,正確把握本質性和特殊性的基本特征,對案件的鑒定結論至關重要。而從目前研究現狀來看,我國簽名筆跡檢驗的行業體制及技術標準規范不統一,科學性、系統性、權威性、可操作性遠遠不夠,導致重復鑒定、結論不同、分歧較多等現象的發生,筆記檢驗技術的規范化方面問題亟待解決。
1.筆體多樣
對于簽名來說,沒有固定的標準和要求,為了突出個性化簽名,不便于別人臨摹模仿,筆跡往往呈現出主觀性強、隨意性大、筆體個性化等特征,有的筆體規規矩矩、字體工整但有特點,有筆體天馬行空、面貌全無很難模仿,原因在于書寫人個體習慣差異和審美意識上的個性化反映。同時,年齡不同、文化高低也對筆跡的形成有所影響,文化程度高者筆體特點較少,文化程度低者筆體特點較多。[1]
2.筆畫數少
簽名筆跡的基本特點就是筆畫數少,公安部的《姓名登記條例(初稿2007年6月)》規定:除使用民族文字或者書寫、譯寫漢字的以外,姓名用字應當在兩個漢字以上、六個漢字以下,也就是說,復姓最多也就六個字,一般以二、三字居多,極少數情況下會有單個類似特殊符號的筆體簽名。
3.特征固定
通常情況下,書寫人習慣用行書、楷書、草書較多,并且在形神并茂上下了不少功夫,無疑對筆跡檢驗工作準確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考驗。同時,書寫者同字同名特征量少,筆體特征基本上都是固定的,書寫特征反映不明顯,簽名筆跡重復出現的筆跡特征少,筆跡特征的本質不好把握,筆跡可比性差,這是簽名筆跡檢驗最基本的特點。
4.工具不同
書寫工具也是影響正常簽名書寫的重要因素,不同書寫工具表現出不同的下筆壓特征,一般書寫者使用專用簽字筆,常見的有:圓珠筆、滾珠筆(水基墨)、鋼筆,簽字紙張基本上為薄型復寫紙或A4復印紙(通用)。
1.技術人員缺乏
筆跡檢驗是專業性、技術性極強的工作,作為檢驗活動的主體,檢驗人員業務素質和道德修養的高低決定了結論的準確性和有效性,雖然訴訟法規定具有“專門知識”,但對資格未作出詳細規定,新出臺的《決定》規范了鑒定人的資格和從業條件,但《決定》只規定了司法鑒定從業人員的文化學歷和技術能力,屬于原則性規定,可操作性不強。同時,研究時間短、基礎工作薄弱,再加之有的涉案時間長,跨度大,涉案人員多,分布廣,對專業技術人員數量和質量要求相對要高些。
2.缺乏比對條件
導致簽名筆跡對比條件的缺乏因素很多,如何找尋簽名筆跡的穩定性和本質特征是簽名筆跡檢驗的難點和重點。實際工作中,對筆跡物證和嫌疑人的筆跡樣本的筆跡特征進行分析判斷后,經常出現簽名筆跡特征少、筆跡變化多端、涉案檢材多、手段復雜、檢材不符合要求等諸如此類的問題。由于文檢人員往往只能根據僅有兩三個字尋找特征,特征重復出現率很低,較難確定找到的、選用的特征。同時,受簽名者主客觀因素和教育程度、職業性格等外界因素影響,往往形成了固有書寫習慣,在不同的時間地點和心理生理條件影響下,利用不同的書寫工具和載體都有可能造成簽名筆跡形態上的不一致。另外,有時提交的檢材不符合要求,也無法有效尋找對比條件,比如復印件印刷品,雖然也保留了簽名者的行筆特征和連筆特征,但缺失原有筆跡固有的層次感,與原件的起、收筆特征和筆力特性相比差距甚大,難以有效區分正常變化與摹仿偽造的變化不同之處。
3.技術標準不一
目前,重復鑒定、結論不同、分歧較多等現象的發生,根本原因在于沒有發布統一的客觀檢驗技術標準。筆者認為,對送檢文字材料的筆跡特征檢驗的方法是遵循同一認定的基本原理,雖然在司法鑒定領域制定了相關的鑒定規范,設計了標準的鑒定實施方案,但由于筆跡鑒定書寫習慣特殊性,可變因素多,鑒定結論的量化標準目前遲遲沒有指定。
1.研讀案情是基礎。為了確保檢驗結論準確可靠,技術人員要要仔細深入了解案情發生的來龍去脈,充分了解檢材的形成過程和嫌疑人書寫方面的情況以及犯罪目的和動機,綜合嫌疑人的社會關系、年齡層次、知識結構等客觀條件,更大程度上使鑒定人員多角度、多層次、多方面去分析研究簽名筆跡特征的價值,并進行客觀的綜合評斷,為科學鑒定結論奠定扎實基礎。
2.樣本收集是關鍵。由于簽名筆跡少,特征再現率低,外界干擾因素多,信息量有限,必須在充分收集樣本的基礎上,才能找出能夠反映兩者書寫習慣的本質特征。檢材質量對案件鑒定十分重要,樣本要全面、充分,不但數量多,還要質量高,高質量的檢材和樣本材料能為科學準確的鑒定結論奠定良好的基礎,能更好地暴露出嫌疑人的筆跡特征。要細致分類清理檢材與樣本,確保收集的材料真實可靠,簽名樣本應盡量與檢材在形成時間、反映形式上盡量保持一致,最好收集與檢材書寫環境相同,與原書寫人心理、生理情況一致的樣本。同時,強調只能使用原件,可大大增加筆跡可利用特征量,保證原有細節特征,以便更全面地與檢材進行比較檢驗,從而得出科學準確的檢驗結論。[2]
3.嚴謹對比是核心。文檢人員要充分發掘筆跡特征,對特征進行全方位、多層面的深度挖掘,不輕易放棄任何一個細微特征,還要重視簽名筆跡的整體風貌和書寫水平特征的運用,每個人書寫活動形成的筆痕特征各不一樣,注意觀察筆力、筆痕等特征,認真分析研究異同點形成的原因,探究出規律性、穩定性的特征,保證鑒定結論的科學性。
綜上所述,簽名筆跡檢驗的標準化是大勢所需,簽名筆跡作為筆跡檢驗的重要內容,在經濟案件與民事糾紛中證據認定必不可少,另外在文件檢驗中占據的比重也舉重若輕。檢察機關人員只有對筆跡類型及基本特征進行了解掌握和熟練運用,配備適應的檢驗方法,將數量和質量的分析結果緊密結合起來,相互印證、相輔相成,才能達到辨別真偽的目的,做出合乎邏輯的檢驗結論,才能更好地為案件偵破提供強有力的依據。
參考文獻
[1]李迎春.論筆跡檢驗的基本規律[J].廣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13(2).
[2]陳曉紅.簽名筆跡重合性初探.刑警與科技,2004(3):192-194
秦立乾(1982—),男,河南封丘人,封丘縣人民檢察院。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