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 鵬 李小燕(西南大學榮昌校區重慶榮昌402460)
?
試論如何加強高校基層團支部的團學工作
廖鵬李小燕
(西南大學榮昌校區重慶榮昌402460)
摘要:團支部是高校共青團、學生會開展一切工作的基礎和前提,因此,如何加強高校基層團支部建設,將高校基層團支部的工作質量提高到一定水平,是新時期穩固和完善高校基層組織建設,促進高校持續健康發展的基本要求。本文就如何加強高校基層團支部團學工作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幾點改進措施。
關鍵詞:高校基層團支部團學工作
高校團學工作經過一定時期的發展已逐漸形成一套相對穩定的工作模式,基本上就是以高校學生會、社團等各級學生組織為核心,面向全體學生開展各類活動,學生干部負責相關活動的組織、策劃工作。但受各種因素制約,其實很少有學生能夠真正參與到實際工作當中。
新時期,我們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和需求,一改以往“讓學生按照我們要求去做”的命令式工作觀念和思路,轉變成“學生需要我們做些什么”的服務意識,以一種學生樂于接受和感興趣的方式來開展各項工作[1]。其一,基層團支部可以在活動策劃前期進行充分調研,了解學生的喜好和需求,從學生角度出發,用他們的思維、邏輯和語言有針對性地進行活動策劃和編排,讓活動更具吸引力,更貼近學生生活。其二,可以鼓勵學生參與到活動策劃當中,既是參與者又是策劃者。
高等教育的大眾化使得高校招生規模逐漸擴大,團支部的工作量越來繁重,在管理上也存在一定難度。因此,應在各年級設立和逐步健全團總支建設,以便簡化學院團委工作對象,為同年級學生間的溝通交流提供平臺。同時適當擴展團總支工作權限,增加團總支工作職能,從而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幫助學院團委減輕工作負擔。通過這種下移工作職能重心的建制改革還可以更多的培養和發展學生干部,并在各項團支部考核評比活動中形成良好的競爭局面,助推團學工作的有效開展。
當前高校的學生活動以社團活動為主,社團已然成為高校開展學生工作的主要載體,社團活動也在學生學習、生活、就業、能力鍛煉等方面起著一定積極作用,越來越受到高校學生們的關注。當前高校的大多數社團都是學生自主創建,由校社團聯合會指導管理,社團種類繁雜數目眾多,管理上存在一定難度和空缺,且大多為文體娛樂社團,專業社團相對較少。因此,各高校可嘗試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特色社團的創辦方向、類型,并由學院直接領導,使社團的日常運作、管理和活動開展都更加專業和規范。社團方向的選擇上,學院可以針對各專業特點,選擇那些與專業相關或是通過社會調研、學生調研選擇那些學生喜愛,且符合社會發展潮流的方向。此外,充分利用學生干部為社團工作發揮作用的同時,可聘任專職教師或輔導員來指導社團的日常工作。
高校團學工作的開展應能夠幫助學生實現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教育、自我素質提高以及自我成才[2]。當代大學生大多數都希望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能夠輕松閑適,班級同學將是陪伴他們時間最長的伙伴,因此,應在班級內部根據學生個體不同的興趣愛好組建實踐團隊,按理論、技能、服務、文藝、人文這五個類別進行分類,明確班級總體目標和各自職責,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班級工作,給學生提供各種實踐、鍛煉和展示自己的計機會和平臺,培養他們的競爭意識、合作意識和集體意識。
可在各個基層支部組織創建班級自檢團隊的辦法來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改變以往學生被動接受管理的模式,讓學生自覺主動地進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自檢團隊主要負責本隊人員的寢室管理和考勤等工作。然后,可以通過班會對各自檢團隊進行評比,創建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被管理對象的工作機制,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同時,也給他們提供了實踐鍛煉的機會。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深入發展,教育環境和資源都已進入信息化時代,以互聯網和計算機通信技術為依托的現代信息化工作方式逐漸成為主流趨勢和必然要求[3]。隨著教育逐漸向著大眾化方向發展,高校學生人數日漸增多,給團學工作帶來很大的工作量。因此,新時期高校應充分利用現代化網絡信息技術,將網絡信息量多、傳播速度快和交互性強等優勢發揮出來,構建新型系統的團學工作體系。
首先,專門創建一個兼具思想教育性質和娛樂性質的團學工作網站,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需求確定網站服務內容,以增強團學網站對學生的吸引力。
其次,讓學生干部負責及時補充、更新網站資訊的信息員工作,對團學網站上的信息進行管理和監督,以及維護管理網站的工作。
最后,要對網絡道德教育工作加強重視,讓以信息網絡技術為依托的團學網站真正成為團學工作開展的重要平臺和輔助工具。
高校基層團支部團學工作的開展直接影響著高校的健康發展,新時期,高校應該重新審視高校基層團支部的團學工作,轉變工作觀念和思路,積極創新工作方式,努力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團學工作當中,促進團學工作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菲,宋嗣偉,王昊等.筑牢團在高校中的組織根基--全省高校班級團支部建設工作調研報告[J].江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2015(1):21-24.
[2]夏娟.試論增強高校基層團支部活力和凝聚力的有效途徑[J].河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0(3):78-80.
[3]張沖,王松峰.新形勢下加強高校基層團支部建設探析[J].學理論, 2014(30):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