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香
(長春市雙陽區第二實驗小學 吉林長春 130600)
培養小學生學習興趣,創建數學高效課堂
劉桂香
(長春市雙陽區第二實驗小學 吉林長春 130600)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是小學生他們的控制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一旦失去興趣,對孩子的自身成長非常的不利。所以高效的數學課堂是培養學生興趣的原動力。每個教師都希望自己的課堂是高效的,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既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又減輕了教師的工作壓力。而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由被動變主動,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途徑。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是基本要求,而高效是以有效為基礎的更高要求。
當前有許多教師照本宣科,不曾仔細的鉆研教材,不曾仔細的吃透教材,長此以往,必然遏制了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教材上的內容不一定都讓學生啃透,不一定要求全會。但教師要根據區域特點,學校特點,學生特點,充分利用教材的優勢,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利用教材的彈性空間,游刃有余的備課上課。我們教師要善于運用教學的實際,靈活機動的使用教材,最大信度的利用教材,對教材內容、編排順序和教學方法進行適當的取舍和調整。當然也不要完全摒棄教材,有的教師認為自己已經具備多年的教學經驗,一年下來,教材未動,未曾仔細的琢磨教材,不夠尊重教材,也是不可取的。
教育的根本在于促進人的發展。優化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對學習理解,教師要因材施教,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找到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策略:
1.根據教學的實際內容,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問題情境。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不能一味的一成不變。低中高年段定要求變,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如教學24 時計時法,課堂情境告訴學生:兩個人相約8點見面結果沒有按時赴約,為什么?這就激起了內在學習的動機。因此,創設新奇的情境,可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
2.運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在教學活動中,盡力采用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親自參與,真正體現以學生主體實踐活動為基礎的高效課堂教學。如在教學《長方體的表面積》時,采用了多種學習方式相結合的辦法。首先讓學生提前剪好書中附頁的圖例,在自己的小組動手測量記錄、交流匯報的基礎上,教師精講點撥、歸納板書。這樣,通過學生探索、小組合作討論、全班交流等多種形式,既使學生在活動中獲得了知識,體現了學習的樂趣,又培養了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和與人合作共事的能力。
3.借助多媒體手段,讓學生靜靜的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精彩紛呈的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學生喜悅無限,在愉悅中接納新知。《千米的認識》這一課教學難點是建立1千米的概念,估計百米短跑有多長,推算幾個百米是1千米?課件演示公路上車輛經過1千米路面上里程碑的過程,還可以演示200米操場跑道,跑幾圈就是1千米?當然還可以讓學生回憶經常走的路從哪兒到哪兒大致有1千米。由此可看出合理的運用好多媒體教學可以極大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極大的調動學習積極性,提高了課堂的實效性。
現在的很多課堂出現了,老師提問,學生懶得舉手回答問題,老師質疑,學生拒絕反饋。所以就出現了老師教得無味,學生學得無趣。
1.教師必須主動親近學生,不要居高臨下。現在的老師為了顯示自己的高高在上的權威地位,每天板著一副嚴肅的面孔,動則訓斥,輕者漠視,久而久之,師生之間明顯是貓和老鼠的關系。尤其是后進生,更需要關心和愛護。課堂上老師要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不斷的激勵表揚。無論對與錯,給與充分的鼓勵,讓學生緊張的情緒得以放松,拉近師生之間距離,會水到渠成的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2.尊重學生理解學生。
我們經常教育學生要尊敬師長,同時我們也要愛護學生,尊重學生。
現在的學生逆反心特強,往往是你讓我學,我偏不學,我們只有把自己擺到與學生平等的位置上,關心學生,愛護學生,與學生之間形成一種寬松的和諧范圍,得到學生的信任,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習的興趣。即使課堂有小小的錯誤,老師應該選擇恰當的語言進行鼓勵。不要讓學生在心里留下不敢回答問題的陰影。
3.課后及時跟進。
課堂上師生之間交流的時間短,為了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心與愛護,課后多多與他們溝通。無論是學習上的困難,還是生活中的困擾,老師要善于捕捉到孩子敏感細微的變化,看到問題及時與孩子交流,發現優點定要及時表揚,讓其充滿自信。
我們每一位教師要時刻洞察學生的一舉一動,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體會他們的需求。師生之間雙向溝通,比居高臨下的耳提面命要有益的多。這樣既增強了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也極大的鼓舞了學生自信心。學生的感知世界要比教師的想象力豐富的多,他們思想活躍,教師要給與他們寬闊的空間,不要禁錮。應該說班級授課制教育教學都是以統一的教材為載體從人的實際出發而實施的。首先要了解每個學生的差異性,課堂上一定要激活每個學生的思維,同時,還應了解學生對已有知識的實際掌握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準確把握重難點,針對性地做好培優輔差工作。否則,一刀切的做法會直接影響學習效果。
如果師生關系不和諧,不融洽,那么必然導致學生對數學漸漸失去興趣甚至產生反感,長期以往,便失去了生命力和活力。因此,我們一定要尊重理解學生,給孩子們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與孩子們和諧友好相處,親其師信其道,學生暢所欲言,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為此,教師要引導學生找準能力培養和目標達成的契合點。教師還應幫助學生找到課堂秩序和情緒體驗的融合點,通過語言評價、進程推動等使秩序要求與情緒表達處于一個平衡點上。
古人云:“啟其蒙而引其趣”。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就會產生自發吸取知識養料的要求,學習不再是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他們就會在知識的王國中自動地覓取珍寶,樂此不疲.心理學家認為,學生在興趣盎然的狀態下學習,觀察力敏銳、記憶力增強、想象力豐富,會興致勃勃、心情愉快地去學習,表現出個性的積極性和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