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爽英
(寧夏固原市涇源縣第一中學 寧夏固原 756400)
淺談政治教學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李爽英
(寧夏固原市涇源縣第一中學 寧夏固原 756400)
新課標理念要求,在教學中使學生養成積極、主動的自主學習習慣,并不斷提高自主學習能力,通過自主學習,提高其道德認識,激發、誘導道德情感和學習積極性,挖掘出潛在的各種能力,從而逐步養成良好的思想習慣和學習習慣。因此,教師在課程實施中要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思考,以此來培養學生發現新知識并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形成一種全新的自主能力培養方式。
和諧 民主 自主發展
根據多年的思想政治課程教學實踐,我認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趣味導入是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學習態度的前提,用趣味性較高并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古典名句撞擊學生思維的火花,通過理論聯系實際,化抽象為具體,化難為易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達到學生控制自己學習的目的。[1]
1.引古通今導入
教材的導入學習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教師40鐘課堂的教學質量,借用與教材內容相關的趣味性古典名句,在開題中激發學生學習課程內容的興趣,以此幫助學生學習。通過 “小資料”、“語錄”等小欄目,在教學中利用這些附加問題來促進學生思考,幫助深化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觀點,并提升學生對政治學習的興趣。[2]
2.舉例說事導入
選用好實例,培養他們的觀察力、思維力,更有助于明理后的導行。通過現實生活中的事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情感體驗與道德意識。
3.師生切磋導入
上課時,老師必須精神飽滿、親切自然,隨時觀察把握學生的接受能力及反應情況,為學生釋疑解難。教師的語言、神情和態度在一定程度上會讓學生充滿希望、鼓勵。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融洽的新型師生關系,才能取得雙方之間心靈的溝通,才能促進學生學習主動性、創造性的發揮。
美國心理學家羅克斯認為,“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詳的課堂氣氛。”因此建立一種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
1.學生是課堂的主人
一切為了學生,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過去人們將教師視為教學過程的主宰者、知識的傳授者、思想認識的教育者。在課堂上,教師以自己為中心,講得太多,占用的時間太多,沒有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動腦思考。老師滿堂講、滿堂問,學生主要是滿堂聽、滿堂答,被動地接受,沒有民主可言,其結果是,學生對政治課感到乏味,課堂效率低下。現在我們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以學生為中心。認識教師只是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引導者,把更多的時間、發言的權利、展示的舞臺還給學生,使其成為學習的主體,讓他們自己去體驗獲取知識的快樂。
2.創設生活化的課堂
教學小課堂,生活大課堂,生活中蘊藏著巨大的教育資源。教育家陶行知說過:“教育只有通過生活才能產生作用并真正成為教育。”所以政治教師要學會創設生活化的課堂,注意理論聯系實際,注重課堂教學與現代生活和學生實際的聯系,使課堂充滿生活色彩、富有生活氣息。這樣就會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政治的欲望,教師教起來輕松,學生學起來也輕松,真正實現政治教育“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3.給政治教學涂上了“七色彩虹”
如果政治課堂上少了許多說教,多了真實的體驗和感悟,就可以啟迪學生的思維,達到高效課堂的目的。所以,教師一定要從生活入手,理論聯系實際,在生活中尋找教材的切入點,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真切地與教材中蘊含的情感,產生共鳴。
心理學研究表明,對人們的良好行為作出正確地評價,能使其產生愉快的體驗,并能激發出更大的積極性。初中學生處在人生學習的叛逆時期,他們有一定的自主意識,但又往往動蕩不安,難于定性。科學的激勵手段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動機強度,不斷提高學習效率,出色地完成既定目標。為此,教師應從多角度、多方位運用各種評價方式,多表揚、少批評,尤其要賞識學生的點滴成功。[3]
1.教師評價體現針對性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及時、有效地評價,有效地引導學生學習、活動的方向,通過有效的評價鼓勵學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倡個性發展。同時教師的評價也是對課堂教學進行合理導向的過程,是促進學生自我調控、自我發展的過程。進行及時的針對性的口頭表揚、精神鼓勵或善意的批評等,來激發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鼓勵他們以飽滿的激情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去,讓學生得到自主發展。
2.學生互評體現激勵性
學生之間的及時評價有著教師對學生及時評價的延伸,是實施教學有效評環節中的一個重要方法。學生互評首先體現民主性,學生之間平等,通過互評,使他們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加強學生的自尊心,并能讓學生不斷感受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互評一般以個人互評、小組間互評為主。
3.學生自評體現自我教育性
我們在教學中既要體現教師的評價,又要體現學生自動參與的自我評價、生生互評,只有自我評價、互相評價和教師評價三者靈活結合,才能是一堂課顯得更有激情、更有生機。通過學生參與對自身學習行為、情感態度、生活態度等各方面的評價過程,才能客觀地認識自我,才使學生能夠充分體驗到自身成長進步的快樂,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在一堂課中,如學生能正確地意識到自己在學習中還存在什么問題,自己有哪些優勢和長處,從而有效地調控自己的學習態度,更加全面客觀地發現自我,并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及社會適應能力。
總之,政治教學中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培養,教師不僅要遵從認知規律,而且適當地創設情景,采用多種方法,啟迪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質疑,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把政治課的培養目標轉化為學生自主學習的追求,從而提高教學時效性,促進學生全面、主動地發展,最終實現政治課知、情、意、行的和諧統一。
[1]《教育 探索》,2010(04)王坦,高艷.合作教學理念的科學創意初探 [J]。
[2]《教育 探索》,2012(7):64。李瑋.情景模擬教學法對管理學教學的啟示[J]。
[3]《教育探索》教育探索,2015(4):95。戴銳。新教師職業適應[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