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群
( 遼寧省撫順市第二十四中學 遼寧撫順 113004)
教師職業倦怠的應對措施
王德群
( 遼寧省撫順市第二十四中學 遼寧撫順 113004)
職業倦怠是人們適應現代復雜社會時產生的情感、態度和行為衰竭的不良狀態。中小學教師面對日新月異變化的教育對象和教育環境,教師心理上充滿壓力、挫折和職業倦怠感。本文將從兩個方面談談什么是教師的職業倦怠和如何應對教師職業倦怠。研究教師的職業倦怠,這對于幫助教師科學地進行自我心理調整,形成正確的從業觀念,更好的適應教書育人的職業需求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什么是教師的職業倦怠
職業倦怠是美國學者費登伯格在研究職業壓力時提出的概念。它是指從事助人職業的工作者無法應付外界超出個人能量和資源的過度要求,而產生的生理和心智、情緒情感、行為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狀態。作為現代社會的一種職業疾病,普遍發生在各種助人的人群中,教師是高發群體之一。我國中小學教師也普遍存在職業倦怠問題。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網第一次發布的中國《工作倦怠指數調查報告》顯示:在15個行業的倦怠指數調查中,教師的倦怠程度高居第三位。
教師的職業倦怠是指教師不能順利應付工作的一種應急反應,是教師在長期壓力體驗下所產生的情緒、態度和行為的衰竭狀態。其典型癥狀是工作滿意度低、工作熱情和興趣的喪失以及情感的疏離與冷漠。那么,教師應如何應對職業倦怠呢?
1.社會對教師人格要求趨于理性。正確理解和對待教師個性追求。教師是生活在社會中的普通一員,他們沒有超脫于物欲橫流的塵世之外。教育教學工作上的事務和生活中的多重角色,讓教師們回歸于普通人的生活,教育教學工作奉獻的背后更多的是對家庭生活的愧疚和辛酸。所以社會對教師人格修養一定要從社會普通人的角度標準來要求,要趨于理性。
2.政府要逐步提高教師社會地位。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一直以來國家雖然不斷提高教師工資,但是教師隊伍人員多,資金需求大,教師工資增長緩慢,落后于本地房價物價的增長速度。國家應該加大教師績效工資的傾斜力度,提高教師工資待遇,改善教師生活狀況,讓教師無經濟方面之憂。同時媒體也要加強對教師正面宣傳力度,教師中的敗類固然存在,但畢竟是少數。我們教師隊伍中不乏用純情大愛書寫青春的贊歌的全國優秀教師黑龍江省張麗莉;有在最偏遠的寄宿制學校執教,把青春、愛心全部奉獻給山區的教育事業的山西省模范教師范妹鎖等這樣的教師楷模。在我們身邊具有無私奉獻的教師更是無處不在,層出不窮。媒體要通過宣傳這些典型人物會促進全社會形成尊重教師支持教師意識。教師的社會地位得到了提高,教師本人就會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產生歸屬感和自豪感,自然就會以積極的態度和健康的情緒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來。另外,政府要在政策、資金等方面向經濟落后地區和薄弱學校傾斜,努力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必須避免出現同工不同酬現象。在教師評先晉級上,打破以人數比例設置指標的慣例,可以以學校為單位分配指標,這樣無論在哪一所學校工作,教師職稱晉級都會成為可能。教學條件、評優晉級機會和各種待遇等校際間相差無幾,教師就會產生成就感、幸福感。
3.教育部門要創新教師考核評價機制。教育主管部門始終在積極探索科學的量化方法對教師進行全面、客觀、公正的評價,然而學生成績、中考升學率仍然是教育主管部門考評教師,乃至社會評價學校的主要方式。其實,正確評價一名教師要綜合考慮教師的基本素質、業務能力、繼續教育等各方面因素,成績和升學率只是其中的一個因素而已。工作考核標準應該盡量具體化、數量化,可操作性強;考核工作過程要民主化,將考核置于群眾監督之下,可以防止考核中個人說了算,或以職務印象論優劣等不良現象的發生;考核形式要多樣化,必須創新考核方式,教師自評、學生評價、領導評價、民意測驗等方式進行考核,調動教師積極性。教育主管部門還要建立教師校際間交流長效機制。在各級政府努力下,地區間、校際間各方面條件差距逐漸縮小,使得教師校際間交流成為一種可能。同時,要建立教師校際間交流制度和獎懲辦法,把教師校際間交流作為教師評優晉級一項必備條件。教師在全新的工作環境下進行教育教學活動,能夠激發教師工作熱情。
4.學校要為教師創設良好的工作條件。學校管理者也要為教師的工作創造一個寬松、舒適的教育環境。教師在工作中心情舒暢,會有效地預防和治療一些心理疾病。學校領導要想方設法激發教師工作的熱情,給教師提供外出學習考察的機會;要公平公正績效考核,真正實現多勞多得;要多給認真工作的教師提供講課、表彰的機會。學校領導還要適當控制教師的工作量,幫助教師解決好勞逸結合問題。要組織教師參加有利于教師身心健康的活動,幫助教師解除苦悶,增加生活的樂趣,做到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
1.換位思考認同。當你遇到認為不公平的生活事件或不協調的人際關系、以及不愉快的情感體驗時能換位思考,以積極的人生態度與同事和學生和諧相處。這樣既可以建立和諧的同事關系,從而保持愉悅的心境,又可以獲得積極的師生情感從而保持健康心態。教師應以熱情友好的態度對待學生,要通過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來提高自己的威信。研究發現,學生對于業務能力強、水平高的老師一般都能產生由衷的敬佩之情。另外,教師要對學生的不足之處和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給予必要寬容,盡可能減少情緒波動,心理就會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2.推移時間遺忘。時間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積極忘記過去的、眼前的不愉快。吸取教訓,更好地把握住今天。
注重過程淡化功利——建立合理的、客觀的自我期望值。注重事情努力的過程而淡化結果。保持一顆平常心,以平靜的心態看待自己和看待得失。人生有太多讓你心動的東西想去追逐,實際上你不能全部擁有它,假如你偏偏不愿正視現實,于是必然會引起許多不必要的煩惱。人的心態不同,眼中的世界觀自然也不同。悲觀的人看到花謝的悲傷;樂觀的人看到花開的燦爛;達觀的人看到花果的希望。保持樂觀態度,讓工作更快樂,讓生活變得更美好。
3.改變環境調節。在壓力太大、心情不佳時變換一下環境。例如室外觀景、室內養花等,可以忘卻不少煩惱,使緊張的情緒得以松弛。
4.樂放松心情。讀書是一種習慣,同時更是一種境界。無論工作緊張與閑暇,都要坐下來,讀點詩詞,看點名著。既可以陶冶情操,又可以調節情緒,緩解工作上的緊張與疲勞。不要總在想:“采得百花釀成蜜,為誰辛苦為誰忙”。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各種聲音通過耳朵被人感受,如他人的贊揚聲、指責聲、議論聲等都會影響你的心態。多聽一些優美的音樂,以緩解不愉快的心情。
5.積極自我激勵。即相信自己是最好的、最可以依賴的。別人能正視并勇敢面對的事,如果想做,通過努力就一定也能做到。
教師職業倦怠影響著教師自身的工作和生活,制約著學校教育工作的實施,阻礙著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因此,教師要通過自我心理調節,擁有一個健康良好的心態,從而幫助每一個學生獲得個性的健全發展,使學校教育教學的質量得到最有效的保證和最大程度的提高,使自己的人生更有價值和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