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吉偉
(臨沂職業學院 山東臨沂 276017)
創新教育理念下體育教學方法理論與實踐研究
徐吉偉
(臨沂職業學院 山東臨沂 276017)
隨著我國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實施和強化,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當今時代對人才培養的需求,因此急需我們研究出更多科學合理的創新型教學方法,以此來培養出更多綜合型高素質人才。體育教學在我國學生所接受的各類教學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對學生的身體素質起到了一定的提升作用。本文筆者通過對我國體育教學現狀和創新的教育理念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創新型的體育教學方法。
創新教育 體育教學 實踐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培養出能夠適合我國社會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并在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體育教學作為我國素質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目標旨在通過對學生進行體育知識和技能的傳授,達到增強學生體質,提升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的能力,從而促進其綜合素質全面發展。將創新的教育理念應用于體育教學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從而為我國培養出全面發展的綜合型人才貢獻一份力量。
現階段,在深化教學改革的影響下,我國體育教學在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等方面也嘗試著進行了一系列的改變。但是由于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學校對體育教學不夠重視,對體育教學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等沒有詳細的規定,課外活動時間也未做詳細安排,導致教師也采取模糊授課的方式,他們不清楚在體育課上到底應該講授什么內容,無法把握所講內容的難易程度,導致學生對體育課喪失興趣。再加上部分學生對體育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夠,而教師又缺乏對創新的教學方法的研究,使得體育課堂毫無新意,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
另外一方面,學校在設置體育教學內容的時候僅僅是注重學生體能的訓練,而不能對學生的情感因素和心理因素進行充分的考慮,這樣枯燥的課程設置失去了體育教學的趣味性,使得學生在進行體育訓練的時候缺乏主觀能動性,時間久了不僅學生的體育素質得不到很好的鍛煉,體育教學的質量也堪憂[3]。因此,這樣的體育教學現狀使得體育教師必須積極地對體育教學方法進行研究和創新,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只有運用科學合理的、符合實際的創新教學手段,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對我國體育教學的全面發展起到積極地推動作用。
1.創新教育理念在思想上具有引導的作用
作為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創新教育的理念,它要求在基礎教育的基礎之上,通過運用創新的教學手段來達到對學生創新潛力的激發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的目的,從而促進學生德智體等綜合素質全面發展。創新教育理念就字面意思來講其重點是創新,它是為了適應時代的要求而提出的能夠培養出具有創新思維和能力人才的教育理念,創新型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滿足教學要求而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上進行創新[1]。
創新教育理念在體育教學的思想上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將創新教育理念應用在體育教學中教師需要改變傳統體育教學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注重學生這一教學主體,教學過程圍繞如何使學生創新的潛力得到激發,如何使學生創新的能力得到培養而展開。與此同時,創新的教育理念還可以對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起到引導性的作用。
2.有利于新教改背景下體育教學的順利實施
將創新的教育理念應用于體育教學中,有利于新課改背景下體育教學的順利實施。創新的教育理念要求體育教育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保證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能夠健康的發展,因此教師不僅需要在教學內容上積極創新,教學手段也需要創新,這樣才能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以充分的發揮,從而激發其創新潛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使體育理論教學與體育實踐教學相統一,注重學生理論創新能力與實踐創新能力的綜合培養,同時,教師還可以允許學生對體育教學過程中開展的活動進行創新,學生對于教師的教學有任何的疑問或者建議都可以提出來,如果是科學合理且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有幫助的教師可以積極地采納。
如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創新的教學理念,采用多種方式進行體育教學,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而提高了體育教學的質量。
3.對實現體育教學的目的具有推動作用
體育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得以健康的發展,對學生創新的能力和創造性思維進行培養,將創新教育理念應用于體育教學中,對實現其教學目的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運用創新性的教學方式可以引導學生使其創新能力得到激發,運用創新性的教學模式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其體育實踐的能力。因此,教師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來達到體育教學的目的。
教師將創新的教學思維應用于體育教學中,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教師可以提出一些能夠激發學生主動性學習和創新思維的問題,學生通過解答這些問題無形之中培養了自己的創新能力,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積極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學生的創新能力就會得到有效的鍛煉,最終實現體育教學的目的。
1.分層次教學滿足不同體能的學生
體育教學對于學生個人的后續發展有著關鍵性的作用,因此,體育教師應該通過體育教學科學合理的引導學生,使其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都能得到良好的發展。眾所周知,學生的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因人而異、各不相同,在體育課上,如果教師安排統一的教學任務,那么對于體能較強的學生可能得不到很好的鍛煉,而對于體能較差的學生可能會因為無法完成教學任務而對體育課喪失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合理的安排教學任務,針對不同體能和心態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這樣既可以滿足體能較好學生的需求,也可以照顧到體能一般的學生[2]。
例如,在體育課上進行400米跑步訓練的時候,教師可以在征得學生同意的情況下,讓體質較好的學生的終點線稍微調前,而普通學生則按標準400米終點線進行,這樣不僅可以使體質較好的學生得到該有的鍛煉,而且也增加了體質較差學生的信心。
2.利用情景教學法加強學生的體驗感
情境教學的方式在現代各類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它是在教學改革要求下產生的一種創新的教學手段。將情境教學的方式運用于體育教學中,在進行某項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事先將學生引入設置好的情境中,使學生仿佛身臨其境,這樣不僅會使得教學效果事半功倍,而且還會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
例如,在體育教學進行到籃球訓練項目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使其按照職業籃球比賽的規則進行分組訓練,把自己的小組想象成是某個職業籃球賽中的球隊,并按球隊中的前鋒、中鋒以及后衛等職位對號入座,選擇適合自己的職位。大部分的學生都有自己喜歡的籃球明星,并且經常觀看比賽,這樣情境式的訓練可以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使學生有一種與自己籃球偶像更接近的感覺,增加籃球比賽的真實性,學生在進行訓練的時候自然也會更加努力,從而加強了學習效果,提高了體育教學的質量。
3.“微課”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已經變得十分普遍。“微課”指的是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把教學過程中的某個知識點以視頻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微課”這種新穎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很大程度的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幫助學生在課下鞏固課堂上的內容。
例如,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在講到游泳、乒乓球或者排球等技術操作性強的內容時,可能部分學生會因為之前沒接觸過這些項目或者本身體育方面的素質不高而無法快速吸收教師所講到的諸如發球、傳球等專業技術內容。“微課”恰恰可以彌補這樣的不足,教師可以將這些專業技術重難點制作成“微課”,學生在課堂上不能完全掌握的知識難點可以在課下進行自助學習,已經掌握技術難點的學生也可以在課下通過學習“微課”進而達到鞏固所學知識點的目的。由此可見,將“微課”應用于體育教學中,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復習質量。
綜上所述,將創新的教育理念應用于體育教學中會產生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這些創新的教學方式會對學生的體育學習產生積極地作用。因此,體育教師應該結合實際情況探究出更多科學合理的創新型教學手段,以此來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從而為國家培養出更多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綜合型人才。
[1]劉誠.創新教育理念下體育教學方法理論與實踐研究[J].少林與太極(中州體育),2015,06.
[2]劉曉東.創新教育理念下體育教學方法理論與實踐[J].當代體育科技,2015,34.
[3]田洪.創新教育理念下體育教學方法理論與實踐研究[J].學理論,2014,21.
[4]張建新.創新教育理念下體育教學方法理論與實踐[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