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欣雨
(河南大學 新聞與傳播學院,河南 開封 475300)
真人秀節目的戲劇性
——以《一年級大學季》為例
張欣雨
(河南大學 新聞與傳播學院,河南 開封 475300)
真人秀在紀錄人物的真實生活的同時,也在節目組給定的特殊節目設定以及游戲規則中產生未知的因素,吸引受眾。本文以《一年級大學季》為例,從選擇的人物、節目的情境設置和懸念的設置幾部分入手,試分析真人秀節目的戲劇性沖突。
真人秀;戲劇性;一年級
《一年級大學季》(以下簡稱《一年級》)由佟大為、袁珊珊、劉蕓、黃志忠4位明星擔任上海戲劇學院旁聽生的老師,同時8位旁聽生和正式考入上戲的正式生組成,通過平時的學習和考試,每一期或兩期節目進行甄別制度,節目就是以這樣的規則進行的。
戲劇性是建立在一定的戲劇情境之上的對戲劇人物性格的展示。戲劇就是通過展現人與環境、他人、自我內心在一定情境中的沖突來刻畫戲劇人物,突出戲劇主題的。黑爾認為,沖突產生的原因之一是由心靈性的差異而產生的分裂,也可以理解為人物性格的不同產生的沖突。每個人生活環境不一樣造就不一樣的性格特點,所以當不同的人生活在一起時,必然會產生矛盾。特別是在有上下級,即《一年級》中出現的老師和學生這樣的人物設定時。
《一年級》中的8位旁聽生性格不一且特點非常明顯,旁聽生中石頭屬于比較意氣用事的學生;萬國鵬屬于老實內向的學生;CC屬于多才多藝,外向的學生;杠杠屬于孩子心性的學生等。這么多性格特點不同但又比較突出的學生在一起生活學習,在老師的監督下通過不同的情節設置,通過層層考驗,能更好地展現和爆發沖突性。任性的袁雨軒頂撞老師,仗義的石頭替同學出頭與人爭吵,萬國鵬的內向,面對自己喜歡的同學,逼得老師出謀劃策。這些看似日常的生活細節,卻也是不同的性格特點造成的。真人秀節目中的他們,展現的是他們的生活沖突,并以此來吸引受眾。
譚霈生教授認為,戲劇情境是戲劇人物開展戲劇動作的重要存在條件,它是戲劇人物存在的環境基礎。同時,戲劇情境也是戲劇情節展開的重要基礎。
(一)多變的情節設置
一般來講,戲劇性沖突都是由戲劇性情節展現出來的,故事沖突是推動故事發展的重要手段。故事情節分為過去式和現在式。對于真人秀來說,過去式就是節目已經設定的情節范圍。例如,《一年級》中佟大為、袁珊珊的身份被設定為老師,他們的言談舉止都要注意為人師表的人物設定。整個節目同時也規定了考試這一甄別制度,這一設定好的規則情節正是沖突的前提和基礎。而現在式的情節,就是節目中的人物根據這些已經設定好的規則、身份以及節目給出的任務所進行的表現,是未知的,由節目中的人物行動來推動劇情。例如,節目中石頭對CC的愛慕,萬國鵬和杠杠同時為最后一名時,老師判斷誰最后被甄別等。
戲劇沖突都需要經過時間的發酵,需要依靠一定的戲劇情節發展而來。這些跌宕起伏的沖突正是為了吸引受眾。所以真人秀也借助這樣一種戲劇沖突,設置過去式的故事情節,讓參與真人秀節目的人員自行根據節目設定,自然地產生沖突。
《一年級》同樣也是設置了甄別這一淘汰制度,每一期節目都會通過考試進行甄別。由于是表演系的學生,需要體驗不同人的生活,所以每一期的內容除了學習之外,會出現很多不同的情節設置。例如,去橫店體驗群演生活,每人只有150元現金,并且要維持5天。這一情節的設置,就使得事情發展中就會產生戲劇性故事和沖突。除了節目給定的情節規定外,明星老師也會給出沖突性情節。節目中多次出現老師提前安排好的表演讓學生感受體驗,最后告訴學生這只是一種表演,是為了更好地教導學生。隨著節目的推進,同學之間也會產生感情,這就給未知的情節增加了沖突和看點。不管是萬國鵬對張馨予的愛慕,CC過生日,已經離開這個班級的小寶又出現,還是石頭對CC的喜歡使得自己在甄別考試中失利,不得不離開大家,這些都是未知的,是隨著人物之間的關系發展的。這些已知的情節設定和未知的人物關系發展都是推動整個故事發展的動力,也在無形之中增強了戲劇性效果。
(二)多變的環境設置
除了情節變化外,另一個就是環境的變化。人物命運軌跡與環境是緊密相連的。人物關系的發展和戲劇動作的展開都需要一定的環境作為前提和基礎。在節目中,學生經常被帶到不同的環境中進行體驗。有被帶去機場體驗空乘生活的,有被帶去酒店體驗廚師、管家生活的,也有被帶去橫店體驗群演生活的。這一多變的環境首先就給受眾帶來新鮮的視覺感官刺激,最為重要的是也給節目參加人員的任務設置增加難度,醞釀形成矛盾沖突的基礎。人物、事件、環境都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呼應的。在一定的環境中,人物關系得以展現,在事件情節設定中,故事得以發展,人物關系,情節沖突不斷發酵,最后引起事件沖突推動整個故事的走向。
在這個節目繁多的時期,想要長期吸引受眾的注意,那么情節沖突必不可少。而戲劇性懸念是吸引受眾注意力的方法之一。利用受眾的好奇心,通過層層遞進解開懸念的方式吸引受眾。
懸念的設置分為整體的設置和每一環節的懸念設置。戲劇懸念是未知因素,節目給出的設定是已知因素,如何通過利用已知的因素,一層層遞進解開這個未知因素,正是吸引受眾的方式之一。《一年級》中已經給出的大的懸念設置是甄別考試這一規則,誰被甄別走這是未知的元素。小的懸念是每一次的甄別考試的方式不同,由于每一期的情節設置不同,考試的設置不同,就有了一些小的懸念。例如,去外地體驗不同人的生活,但是體驗的項目不一樣,誰體驗哪種生活就成了一個小小的懸念,而體驗的結果又是一次懸念。在整個故事的發展中,又會碰到不同的突發事件,如何處理,就又一次形成了懸念。這一個個大大小小的懸念推動著故事的發展。
不同的情境設置展現了不同的人物性格特點,不同的人物關系在情境中又發揮著作用。懸念的設置,情節的展現,一層層地發酵著戲劇沖突,一層層破解懸念。利用受眾的好奇心和獵奇心理講好一個故事,用真實的人物紀錄節目中人物真實的生活,利用設定好的規則和人物限制來“秀”,從而吸引受眾的眼球。
[1]梁立昭.韓國明星真人秀節目的戲劇性研究[D].杭州:浙江師范大學,2014:11-20.
G222.3
A
1674-8883(2016)15-0155-01
張欣雨,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14級廣播電視專業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