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小樓中學 龍瑞添
課外閱讀導學案,延伸農村語文課堂
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小樓中學 龍瑞添
無論是從語文教學的任務出發,還是從應試出發,課外閱讀的推進都不可或缺。我們深切盼望通過編好課外閱讀導學案,延伸語文課堂,以真的文學感化孩子,達到讓課內學習與課外閱讀有機銜接的目的,讓學生在有限的語文課堂內獲得最大的信息量,設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優化農村初中的語文學習環境。
導學案 語文課外閱讀 延伸課堂 農村初中
每周五六課時的教學時限,如何更好地完成信息量巨大的課外閱讀訓練?這給語文教師提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課題。
筆者一直從事農村初中語文教學工作,深知課外閱讀是中學語文教學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農村語文課堂教學有益的延伸和補充。
撰寫此文,筆者是想從“有的放矢地編寫語文課外閱讀導學案,從而拓寬農村孩子的閱讀視野”的角度,與同行諸君一起探討課外閱讀教學的一些問題,希望對延伸農村初中生的語文視野會有些裨益。
課本和考試不可能成為語文學習的全部,而涵蓋豐富的課外閱讀就成了語文教育和學習的重要陣地。閱讀興趣是一種積極作用的情緒,總是在一定的文字情境中產生。因此,在課外閱讀教學導學案編寫中,精選好段好文是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重要途徑之一。
語文課外閱讀教學應根據不同的文體特點,在掌握文本基本內容的基礎上作合理、有度的個性閱讀。
語文課程,自有其知識體系。筆者認為,關于農村課外閱讀導學案編寫,“立足文本,因‘材’施教”必不可少。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作為不同的文體,自有其內在的規律和要求,也有其必需讓學生掌握的知識點。雖然各知識點不需每篇導學案均必詳細列出,但在一系列的教學中,這些知識的教授和滲透是必須的。語文教材,七年級偏重記敘文,八年級幾個單元說明文的學習,九年級議論文的增多,正是教材編者對文體知識的系統學習的重視。
我校學生來自全鎮各村的小學,雖有優秀生,但寥若晨星,低水平的思維活動仍是目前比較突出的現象。教學“一刀切”的話,閱讀教學則有如閉著眼睛捉麻雀,大抵是無效勞動而已。
我們結合學生語文學習的實際情況來編寫導學案,制定出A、B兩個學習能力等級的標準,分層次有梯度地設計問題,分別施教、分層推進,力爭實現語文“健美智慧滋潤心靈”的教學理想。
如,《老王》課外遷移閱讀,我們選了《一對腳上的修養》,導學案共設計五個問題,分別從不同角度,由淺入深,用親切的語調在學生認知的“最近發展區”設問,從開始的“環境描寫句子及其作用”,到“‘我’愧怍的原因歸納”,再到加點詞“修養“的兩層含義,以上問題要求全員完成;接下來的題目是賞析某個對送水工的描寫的畫線句,以及簡單描述農村生活中的某些不文明言行和現象。這些問題可以說是層層深入,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認知梯度,“你能……”“嘗試……”等句式和用語,使得問題的設計更為人性化,學生在情感上容易接受,為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奠定心理基礎,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以《語文》課本為依托的課外閱讀指導是語文閱讀教學系統中的一個前承課堂教學后接課外閱讀的關鍵鏈接,教學任務的核心是“指導”。
有不少的教師生怕學生這點不懂,那點不知,經常把一篇完整的文章解剖得支離破碎,學生在理解文章感情時無從下手。所以我們語文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明確本篇文章要給學生哪些語文知識的積累,哪些思想感情的提升,敢于取舍。
設計合作探究之類一些比較難一點的核心的問題時,要注重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這類問題一定要讓學生有話可說。
廣泛閱讀是學生求知的天性,更是健康成長的需要。學生日積月累地自主學習,慢慢地就能外儲內化,我們語文老師就能在更大程度上實現“把培養學生生存發展終身需要的自學能力、創新意識和健康人格作為閱讀教學的目標節點”。
在《大自然的語言》課外遷移閱讀導學案編寫討論時,我們反復討論,最后甄選了《氣候的威力》(節選)一文,設計了一些常規問題后,我們設計了以下問題:
氣候對人類具有兩面性,既可以造福于人類,也可以將人類置于死地。請根據自己掌握的氣候方面的知識,各舉一個氣候造福于人類和給人類帶來災難的例子(要求:舉例典型,表述具體,且不得引用文中的例子,最好是自己家鄉本土的實例)。
說到災害,學生就自然會聯想到增城“5·23”特大暴雨帶給每家每戶的重大災害。作為人師,我們應該引導學生思考:如果身處農村的我們繼續踩踏草木,砍伐樹木,亂扔垃圾,會是一幅什么景象?這就很容易將學生的思維帶到環保主題上來。我們只要認真把握教材的時代脈搏,積極將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的思想、自然環保意識和人文環境教育有機地與語文教學結合,我們的語文課堂、教材等都可以成為培養學生正確的環保價值觀的良好載體。
所以,無論是從語文教學的任務出發,還是從應試出發,課外閱讀的推進都不可或缺。我們深切盼望通過閱讀經典,以真的文學感化孩子;通過多種閱讀途徑,達到讓課內學習與課外閱讀有機地銜接的目的,優化農村初中的語文學習環境。
[1]朱喚民.語文導學案的問題設計[J].語文天地.2010.(5)
[2]曾麗琴.語文導學案“變式”問題探討[J].語文月刊.2012(4)
本文系廣州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4年度課題《認知心理學領域下初中語文導學案教學的實踐研究》(課題批準號:1201461746)的階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