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效軍
(甘肅省蘭州市第八十四中學)
先進校園文化助力提升學校管理水平
趙效軍
(甘肅省蘭州市第八十四中學)
通過建設具有特色的校園文化,有力地推動了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鑄就了良好的校風,為學校各項工作的全面提升注入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
校園文化;助力;提升;管理水平
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環,也是學校規范管理的精神體現。近年來,我們圍繞“融合達成”的校園文化理念,加大校園文化建設,全力打造書香校園、文明校園、和諧校園,促進了學校管理水平的提升。
融合,即結合,聚集和建立新的聯系;達成,就是通過有意識的努力達到一個目的或實現一個目標,簡而言之,就是通過結合、聚集,建立新聯系,凝聚新力量,實現新目標,“三新”理念體現質量互變規律,是一個循環往復,新舊轉化的動態過程。2014年學校工作在上級部門的關心和支持下,以國家、省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精神為指導,深化蘭州十一中、八十四中學“一體化”辦學,以“合作、交流、共享、發展”為原則,秉承“融合達成”核心教育理念,以和諧發展為主題,以提升質量為中心,遵循“通過教師的專業化成長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學生的全面發展來推動學校的可持續發展”的發展思路,學校領導班子精誠團結,務實工作,爭創一流,帶領全校教職員工努力實現了全年教育發展的新目標。
1.深化教育改革,凸現辦學特色
學校不斷推進一體化辦學進程;創建“1231”辦學模式;加強校內綜合改革,在校長負責制之下,副校長分工負責,成立“三部五處一中心”創新管理制度,制訂《“一體化辦學”校長分管年級部督導責任制》
2.突出中心環節,提升師資水平
學校邀請專家做了題為“中國夢——做人民滿意教師”專題活動,開展評教評學活動,完善師德檔案。安排近五十名教師赴省外名校觀摩學習;百余人次參加了市教育局安排的各級各類培訓;開展“教學開放周”、“拜師結對教學經驗交流會”、課堂教學比賽(“整合課”“展示課”“匯報課”)等教學教研活動;組織片區聯校培訓,牽頭舉行了“全市初中高效課堂教學開放周觀摩研討活動”;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全國、省、市級新課改教學研討、課堂教學比賽活動;與教師簽訂《蘭州市第八十四中學教師不從事有償補課協議書》,修訂完善《蘭州八十四中優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評選辦法》《蘭州八十四中班主任工作考核辦法》,制定《教研組、學科組建設方案》,出臺《年級部工作考核評價方案》及實施細則;落實《教職工獎勵性績效工資實施方案》;上報市級規劃課題3項、市級“個人課題”4項;承擔的省級規劃課題《義務教育區域“一體化”聯校辦學模式研究》和《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研究》順利結題。制定《蘭州十一中、八十四中課程實施方案》,開展課程改革,積極開發校本課程。蘭州新區分校建設項目樓群主體工程于2014年8月順利竣工并通過驗收。安裝工程全面開始,同時配合室外工程進行景觀設計及校園文化建設的前期準備。
3.發揮資源優勢,實施教育幫扶
我校在抓好自身教育教學的同時,還積極展開教育教學幫扶:學校派出4名骨干教師赴榆中縣鄉村中學支教,2名骨干教師赴隴南地區支教。對30余名來自地縣的教師進行了為期1周的培訓工作;基于以上工作的開展,學校積極申報蘭州市義務教育現代化建設試點校。2015年被蘭州市教育局授予全市第二批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蘭州市愛生學校建設試驗項目示范校。
課程是學校教育活動的根本,我校堅持以先進的教學理念作引領,確立“學生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人”的理念,強調“以學定教,教為學服務”的思想,強化教師新課程意識的培養,在教學中,創設課堂情景,引導學生積極探討。無論是語文課的文學欣賞,還是數學課上的邏輯推理;無論是物理課上的發現與探究,還是美術課上的藝術創造,都在師生之間迸發出一個個思想的火花,做到教育人、塑造人、發展人。
“融合達成”的校園文化建設,應使每個人都是校園文化主旋律中的一個音符。為此,我們充分調動每位師生員工的積極性,學校成立了學生舞蹈隊、合唱團、文學社、記者站及美術等多種興趣小組,每年舉辦科技周、體育活動周、英語周、校園文化藝術節;定期舉辦詩歌朗誦會、合唱比賽以及書法、繪畫、攝影、手工藝品展覽等活動,各教室、實驗室、專業教室,凸現功能性,強調專業性。如在音樂室內我們選用了“讓人生享受音樂,讓音樂美化人生”等培養音樂素養的詞句;在美術室內我們選用了“色彩表達所有的語言”的美術文化詞句,蘊含學校給學生充分的自由發展的空間。
蘭州市第八十四中學通過建設“融合達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校園文化,推動了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鑄就了良好的校風,保證了辦學方針和辦學理念的貫徹落實,為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學校各項工作的全面提升注入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
·編輯丁可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