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英 范珍珍
(江西科技學院)
汽車服務工程專業校外實踐基地建設研究
李紅英范珍珍
(江西科技學院)
隨著汽車行業的發展,汽車企業對應用型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加大人才培養的力度和提高人才的整體素質,各大專業院校紛紛通過設立實踐基地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闡述校外實踐基地建設的重要意義,然后對現存的諸多問題進行分析,最后給出部分改進建議和對策,希望對專業院校的人才培養起到推動作用。
汽車服務;實踐質量;教學資源
1.促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實踐性的教學環節能夠加強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保障教學質量,同時對學生的就業發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通過實踐基地的建設,學生能夠在實踐基地親自實踐,將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實踐驗證,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課程基本技能和專業技能,為汽車專業的學生畢業后步入社會奠定一定的實踐基礎。
2.有利于提高實踐質量
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為即將畢業的汽車專業學生提供了有利的校外實踐平臺,校外實踐基地保證了實習的學生專業與實踐內容相匹配,同時有專業導師進行指導和點評,確保了學生實踐技能的獲得。另外,學生數量較多,如果需要自行聯系企業進行實習,耗時耗力且質量難保,建立統一的校外實習基地,統一了學生技能提高的進度。
3.提高教學資源利用率
高校通過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和公司的合作,提高了實踐基地設備、場地和教學資源的使用率,為汽車專業的學生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設施。同時,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為汽車企業提供了有利的技術創造力和市場競爭力,為企業增加了經濟效益。
1.實習基地數量難以滿足學生需求
實習基地的建設數量不足,大大增加了學生的實習難度。近年來,汽車專業的學生通過在汽車企業的實習獲得了實踐技能,也得到了相應的社會經驗。但是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難免會對企業的日常運作造成影響,因此,能夠在企業進行實習的學生只占少數。一般的汽車企業僅能為高校提供5個實習崗位,實習人數一般不超過10人。這對數量眾多的汽車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發展造成了巨大限制。校外實習基地數量的不足直接制約了汽車專業學生的個人發展和就業前景。
2.組織教學、機構設置和管理有待完善
高校通過與汽車企業合作,建立了一定數量的校外實踐基地,從而保障學生獲得實踐技能的平臺。但是在實踐過程中,學校與企業直接缺乏專人聯系,學生實習時僅由任課教師與企業人事進行聯系,隨意性大,沒有固定的管理模式。除此之外,學生的實習計劃、實習內容都由學院和教研室決策,沒有與企業進行良好的溝通,缺乏明確的實習針對性。
3.實習經費不足限制實踐基地建設
學生通過不同崗位的實習能夠加深對汽車服務行業的了解,但是實習生在實習過程中無形中給汽車企業的日常管理、人事和安全管理帶來諸多問題。雖然學生實習隊伍配備了指導教師,但是大多數教師缺乏相應的汽車維修、汽車保養、汽車保險等知識和經驗,無法進行高質量的現場指導,因此大多數實習隊伍都會支付一定資金給汽車企業作為指導顧問費用。實習經費的不足直接導致實踐基地建設的發展進度滯后。
1.建設“就業型實習基地”,保證實習基地數量
據有關數據顯示,每增加1輛汽車,汽車服務的專業人員將成倍增加,因此,高校可以抓住汽車發展的良好時代背景,建設“就業型實習基地”,保證實習基地的數量和學生的就業前景。學校可通過與固定的汽車企業建立良好的合約關系,將分配至汽車企業實習的學生作為企業發展的儲備干部,既完成了學生的實踐需求,也為企業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保障。通過“就業型基地”的建立,學生的實習積極性大大提高,企業在挑選人才上也更加便利,學校、企業與學生三方各有所得。
2.完善實習基地的管理體系建設
為了提高學生的實習質量,校企雙方需要建立良好的聯系機制,加強溝通與交流,及時了解學生的實習動態,以便進行過程監督和管理。學院領導可聯合專業教師、實習基地負責人和企業專業技術人組成高效的管理隊伍,共同對實習計劃、實習內容和實習評估進行規劃,確保實習過程的穩定進行。完善組織機構的建設,能夠確保實習過程的正常推行,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教學計劃的完成具有重要意義。
3.加大經費投入,建設高質量校外實踐基地
加大校外實踐基地建設的實習經費,能有效加快實踐基地建設。通過支付給汽車企業足夠的實踐經費,保障實習學生能夠獲得高質量的實習環境,從而保障學生能夠獲得正確的指引和技能的鍛煉。如果條件允許,學院可以聯合汽車企業進行汽車維修、汽車保養等知識競賽和技能競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動手能力,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和鍛煉自我的舞臺。
[1]趙偉,徐立友.汽車服務工程實習實訓基地建設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3.
[2]吳心平,陳東照.高校汽車專業校外實踐基地建設研究[J].汽車實用技術,2013.
·編輯溫雪蓮
2013年度江西省教改課題研究成果(課題編號JXJG-13-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