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方林
(湖北省荊州市松滋市第二中學)
高中生體能素質持續下降的原因及對策的研究
胡方林
(湖北省荊州市松滋市第二中學)
當前,針對我國學生體質的問題,無論是官方報道還是學術研究,都普遍認為我國學生的體質在近二十多年來一直都是持續下降的,判斷的依據則是全國學生體質測試的統計結果。主要運用文獻資料法、數理統計法、以及筆者多年的工作經驗,針對高中生體能素質持續下降的原因及對策進行論述,希望能進一步促進學生體能素質的提高。
體能素質;持續下降;原因;對策
從社會發展的總體趨勢來看,國民體質的改善與增強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同時也制約著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因此,掌握我國國民體質尤其是學生體質狀況的動態變化并采取相應干預措施顯得尤為重要。
根據社會發展的不同歷史階段,我國先后主要制定和頒布了《勞衛制》《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大學生體育合格標準》和《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等一系列測量與評價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標準,使學生體質健康測量與評價標準逐步地得到了發展和完善。評價領域從注重技能向注重健康發展,突破了單純的生物健康觀。
1.研究對象
2011年2月1日~3月3日,筆者對我校200名高二年級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以求得學生體能素質持續下降的原因。
2.研究方法
(1)問卷調查法: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參考《體育科學研究方法》,遵循有關問卷設計的基本要求,初步確定影響因素并進行專家訪談,經專家確認通過自編問卷。
(2)研究過程中,筆者查閱了社會學、體育社會學、體育行為學、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書籍,同時檢索了近十幾年來有關學生體能素質方面的文獻。
1.學生睡眠狀況影響學生體質下降
對學生體質健康生活方式的調查問卷中,“一天睡眠時間如何?”顯示,24%的學生睡眠時間在8小時以上,62%的學生睡眠時間在7~8小時,11%的學生睡眠時間在6~7小時,還有3%的學生睡眠不滿6小時。由此可見,睡眠不足的學生占14%。高中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期,如果睡眠不足,不僅影響學生的體能、體格發展,而且影響生長發育。
2.營養不均衡影響學生體質下降
對學生營養平衡狀況的調查顯示,認為自己營養平衡,非常充分的占81%,不夠充分的18%,非常不充分的1%。從中可以看出,認為自己營養不夠充分的比例至少有19%。學生如果膳食結構不合理,營養知識缺乏,將會導致熱量、蛋白質攝入的不平衡,過多或過少都會影響他們身體素質的發展。
3.不參加體育鍛煉影響學生體質下降
學生不參加體育鍛煉的原因分為主觀和客觀原因。排在前面的分別是怕苦怕累的占61.9%、缺乏場地的占58.8%、課業負擔重的占58.6%;另外,身體好不用參加、沒興趣、缺乏指導、身體不好不適宜參加等選項占據比例也不容忽視。
4.家庭因素影響學生體質下降
對家庭而言,在我國由于實行了計劃生育政策,一個家庭一個小孩,獨生子女日益增多,許多家長將自己未能實現的許多夢想轉嫁在子女身上。為了給小孩更多的學習時間,他們包辦了小孩的生活中自己能做的全部事情,忽視了對他們的意志品質和吃苦耐勞精神的培養,造成了現在學生怕苦怕累的思想比較普遍。
1.保持與學生家長的及時溝通,及時了解學生的飲食、身體狀況及情緒等,做到有的放矢,針對性地對學生實施健康運動處方。
2.學校、家庭、社區三者聯合,多組織一些游戲性的體育活動,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充分享受到運動帶來的快樂,提高體育學習的積極性。
3.加強對體育鍛煉的宣傳和引導,幫助學生理解鍛煉的價值與意義,樹立正確的體育鍛煉價值觀,提高學生的體育鍛煉能力。要通過多種途徑,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宣傳活動,不斷優化鍛煉環境,組織體育鍛煉、開展體育鍛煉知識講座等,通過各種有益活動讓體育鍛煉意識滲透到學生的思想和行動中去,真正把體育鍛煉作為生活內容的一部分,并以積極的態度參與體育鍛煉。
4.學校體育工作應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始終把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充分發揮學校體育的育人功能,在重點增強學生體質的同時,使學生掌握體育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學生的體能素質。
[1]樊蓮香,張德新,李靜波.學生體質與健康事關中華民族未來的興衰與存亡:對學生體質與健康狀況下降問題的思考[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12).
[2]韋善干.學生體質下降癥結散點透視[J].河池學院學報,2007(05).
[3]譙新風.從學生體質下降看我國中小學體育課存在的問題[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8(9).
·編輯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