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婉儀(廣州東華職業學院 廣東廣州 510540)
淺談高職院校就業創業教育存在問題與對策
吳婉儀
(廣州東華職業學院 廣東廣州 510540)
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迅猛,很多高職院校意識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各院校基本都有開展大學生就業創業教育,但目前總體來看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對目前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創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一些對策。
高職院校 就業創業教育 存在問題 對策
當前我國高職教育發展迅速,高職教育占據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近幾年國家大力提倡大學生創業,很多高職院校意識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基本都有開展就業創業教育,高職學生的創業形勢也有了相當的進展,但由于我國的創業教育處于發展的初期,因此從總體來看就業創業教育依然存在一些問題。
1.創業教育理念不到位
(1)學校層面。很多高職院校創業觀念跟不上,有些學校領導認為學校的就業率高就沒有必要開展創業教育。在開展形式上,創業教育多集中在針對創業政策、創業心理和技巧,形式多是講座和競賽;很多高職院校在創業指導中很難開展個性化的服務,有些學生的創業潛能未能發揮出來,最終影響到創業教育的效果。(2)學生層面。對于創業的目的,有近30%的學生認為創業就是為了賺錢,還有一些學生認為創業就是開辦公司,只有很少部分學生是真正想把創業當成一份事業堅持下去。目前高職院校在校生以90后的獨生子女為主,被家人呵護,他們認為創業非常艱苦,所以反對他們自主創業;另外有些父母認為自主創業的投入大,風險高,對孩子的創業持保守的態度。[1]
2.課程體系不成熟
不少國家都創建了完整的創業教育體系,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研究生階段,都普遍開設了創業教育課程。但是,我國高職院校創業教育比較零散,不成體系。目前很多高職院校將就業指導和創業指導作為教育的重點內容,側重于畢業生的職前培訓,只關注短期效應,使得創業教育在專業人才培養體系上欠缺系統性,不能與其他課程融通,與其他專業課和基礎課脫節。在教學內容上,創業指導課程偏重理論教學,實踐操作往往在課堂中難以實現,導致學生在進行創業規劃的時候,無法凸顯自身專業優勢。創業課程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課程,開發難度較大,創業教育在我國是新興學科,在教材和課程開發上多借鑒國外經驗,本土化的創業教材與課程尚未系統化,缺乏針對性,更談不上權威。[2]
3.創業師資缺乏或者力量薄弱
從創業師資隊伍數量來說,目前國內創業師資隊伍遠遠滿足不了高等院校創業教育的需求。雖然近年來很多高職院校開始重視創業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但是隊伍的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創業教育因涉及到多學科課程,內容龐雜,對教師綜合素質要求較高。但目前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的教師大多是沒有經過系統的創業教育,企業一線工作經驗少,缺乏對企業的運營管理的經驗,導致在教學過程中,理論指導多于實踐指導,紙上談兵,難免照本宣科。
1.更新創業觀念,激發創業精神
目前高職院校發展迅速,畢業生群體龐大,近幾年社會的就業壓力逐年攀升,這就要求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與時俱進,使其與當下的社會發展形勢相符合,使人才具備高素質、高能力、創新精神以及創業意識,為自身未來的發展提前做好規劃和準備,將被動就業轉變為主動創業,而這些開展的前提條件就是大學生必須樹立正確的創業觀念。當前我國的就業形勢逐漸從由國家統籌安排到自主創業、自主擇業以及自謀職業的轉變。在這種轉變下,高職院校急需舍棄掉傳統的教育觀念與思想,完成由就業型、專業型到創業型、創新型的轉變,只要學校轉變教育觀念,才能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從而潛移默化的改變學生對創業的認知偏差。對大學生的創業精神和意識進行培養,讓大學生能夠敏銳地洞察和把握創業機遇,培養企業家精神,這樣一方面解決就業問題,一方面緩解社會就業壓力。因此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的重點應當放在培養學生創業創新精神上。
2.優化就業創業教育的課程設置
專業知識與創業技能的培養相結合,是保證大學生創業成功的關鍵,因此在建構創業創新教育課程體系,必須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的時候充分考慮到如何與專業知識融合,培養創業創新意識,使其涉及的內容具有融通性,促進學生理論與技能相結合,鼓勵個性化和發揮專業優勢。進行大學生創業教育的過程中,必須考慮學生的專業特點,將創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學生的知識面得到拓展,才能符合全面提供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在大學畢業之后,學生能夠將自身的專業知識靈活應用于創業過程中,這是當代高校創業教育發展的新趨勢。
3.壯大創業師資隊伍,提高教師素質和水平
創業教育取得成功離不開導師,高素質、高水平師資隊伍是創業教育成功的核心。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創業師資隊伍建設還有一定的差距,未來應當大力壯大創業師資隊伍,提高教師素質與水平。一是要加強對創業教育專業教師的專項培訓,在日常基本的教學任務以外,創造更多的創業實踐活動的機會,比如暑期的頂崗進企業,豐富企業管理經驗。二是加強創業教師相關理論的系統培訓和學習。創業的實踐固然是重中之重,但是理論系統的學習也不可或缺,目前很多地方政府都會對高職院校的教師開展創業培訓師資培訓,各地政府也向市民免費提供SYB的培訓,只有將實踐與理論有效結合,雙管齊下,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與水平。其次,豐富師資隊伍的結構,吸納當地成功的創業者企業家擔任創業導師走進校園,針對學生進行個人化針對性輔導,豐富師資結構的另一個作用是,可以促進原有的年輕的創業課程教師能力和素質的提升。這樣就能有效地彌補創業教育教師的創業經驗不足,改變紙上談兵的教學模式,激發課堂活力。[3]
4.完善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政策保障機制
鼓勵高職院校大學生進行自主創業,創業政策支持與保障機制的建立起到重要作用,這些支持主要表現在創業環境、資金等方面。一是降低大學生創業借貸的標準,實行大學生創業無息貸款,或者由政府補貼的方式分擔利息;再者對高職大學生自主創辦企業的進行稅收減免,降低創業大學生的創業成本,減輕顧慮;其次適當加快和簡化大學生創業的審批程序。
[1]羅美萍.我國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現狀及對策[J].浙江工商大學報,2006(2).
[2]武正林,沙啟仁,毛建國.就業與創業指導[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
[3]席升陽.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的觀念、理念與實踐[M].北京:科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