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育才幼兒園 王 露
論幼兒園如何開展傳統道德教育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育才幼兒園 王 露
中華人民共和國,往往以“謙謙君子”之姿立足于國際社會,數千年的文明傳承不僅為我們積淀了豐厚的物質文明財富,更為我們保留了光輝的道德傳統。這些傳統不僅是時代賦予中國人的印記,更是我們在社會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本素養。傳統道德素養,不僅僅是對人們的一個標向,更是一種對人性的美化,可以說傳統道德素養其中包含的精神文明力量無論是對我們個人的發展還是對團體的協調甚至是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維系與前進都是至關重要的。在這種情況下,本文就以幼兒園為主,探討如何施行道德教育。
幼兒園教育 思想道德 方法與途徑
幼兒時期正是人類思想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時期,這個階段受到何種教育,養成何種品行,甚至接觸到何種文化,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幼兒園的孩子心性單純,性格質樸,在這一階段進行相關的道德教育也是最為有效、最為輕松的。因此,作為幼兒教育者,我們必須要采取科學的方式方法施行道德教育,讓孩子們切實養成良好的品德思想。
我國的大多數家庭基本都處于“四二一”模式,也就是說,一個家庭里有四位老人、兩位成人、一個小朋友。這樣的模式本來是十分有利于小朋友成長的,因為小朋友可以享受到最為充分的生活資源和教育資源。然而由于許多家長過分寵溺孩子,甚至對孩子“惟命是從”,這就使得這樣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有了許許多多類似于“任性、蠻橫無理、自私”等壞習慣。
比如,在我從事幼兒教育的生涯里,就碰到過許多這樣的孩子,班上54個學生,我給每個學生分發一顆糖果,而個別男同學自己的糖果吃完了,就開始搶同班女同學或是比自己瘦弱的男同學的糖果吃,這就是一種自私的表現,而這種行為也正是來源于家里的溺愛。
當然這樣的小問題也不僅出現在小男孩身上,有些小女孩同樣具有。比如,我們班上有些小女孩只要與其他小朋友發生爭執就會罵臟話。而這種表現也同樣來源于從小就受到的溺愛,唯我獨尊,不去體會他人的感受,一切以自我為中心。
1.從童話故事中傳遞高尚道德,對小朋友曉之以理。
幼兒園的小朋友大多為3~6歲的小孩子,對于這樣的低齡兒童,我們成年人的大道理往往是無法發揮作用的。我們鋪天蓋地的大道理孩子們既聽不懂,又沒有興趣去聽。因此,我們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道德教育,一位名人說過:“所謂教育,就是以孩子們能理解的方式將我們理解的一切講授給孩子聽。”因此,在我們的德育工作中,我們也必須采用“孩子們的方式”。
比如,我們在幼兒教育中常常會給小朋友們講童話故事,那么我們就可以選擇有道德教育意義的童話故事代替說教式的大道理講給孩子們聽。比如《小熊的餅干》這個故事,講述的是一只小熊和小雞、螞蟻一起努力得到了一塊餅干,但是小熊非常自私,不肯把到手的餅干分給同樣為得到餅干有貢獻的小雞和小螞蟻,于是失去了朋友。最終在大象的勸導下,小熊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拿出餅干跟小雞和小螞蟻一起分享,于是重新獲得了友誼。這個故事意在教導小朋友學會分享,不能自私自利,會對孩子起到很好的道德教育作用,讓學生們在聽故事的過程中,深深地理解學會分享的重要性。
2.從日常生活中傳遞美好思想,對小朋友進行啟發。
小朋友思維能力尚且不成熟,大部分的學習來源于生活中自主操作的直接經驗。這時候我們教育者就應該從這些直接可得的生活細節中去教育孩子。
比如,小朋友在進行課堂活動之后都會面臨一些活動用具的整理工作,這時我們就可以將這些小小的任務交給相應的學生小組。比如活動后有10只玩具鴨子、20個小絨球需要從教室的各個角落撿起來收回儲物箱里。我們就可以將孩子分成三個小組,一組負責收拾小鴨子,另外兩組每組負責十個小絨球。并在布置任務的時候告訴孩子,他們是一個共同體,只有小組同心協力地完成任務才能獲得小紅花。這樣簡單的小活動,既能讓孩子們養成整理的好習慣,也能讓他們在小組活動中學會互幫互助,養成團體協作的合作意識,無形之中就進行了道德教育。
3.積極聯系家庭教育,全方面提高孩子的思想道德。
幼兒園的學生接觸環境相對狹窄,基本處于學校、家庭的雙向模式。而且孩子的大部分行為習慣、思想意識都直接來自于家長的言傳身教,因此,幼兒園學生的道德教育光依靠學校的教育是不行的,對幼兒的道德教育必須是一個學校家庭雙方面指導的過程。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們作為幼兒教育者不能片面地只注重校園中對孩子進行德育工作,而要積極聯合家長,為孩子打造家庭學校雙影響的德育環境。
比如,我在學校中教育孩子對待老人要孝順,對待同齡人要友愛。這時,我們就必須聯系家長在家庭之中同樣對這個問題有所反映,需要家長在家中對待父母要孝順,對待同事朋友要友愛,對待小孩子要關愛。這樣一來,小朋友在學校中聆聽老師的教誨,在家中感受父母親的言傳身教,道德品質就自然而然地受到了陶冶。
孩子可以說是模仿的天才,教育者、長輩的一舉一動都會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因此,在傳授這些道德教育方法的同時,身為教育者,我們也必須時時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是否符合道德規范。
幼兒園的孩子處在人生的萌芽階段,得到什么樣的教育,在長大之后就會呈現出什么樣的狀態。因此,教育者必須對孩子的道德教育引起重視,切實做到“學育”與“德育”并重,全面提高未來社會主人翁的道德高度。
[1]張素芳.幼兒園時期孩子的德育工作[J].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2]王平.道德教育要從娃娃抓起[J].華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