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市杏光小學 許燦虹
淺談農村小學英語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
福建省南安市杏光小學 許燦虹

當今社會,既有競爭,又有合作。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是目前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也應如此。從“英語課程標準”和農村小學英語課開展的現狀兩方面,了解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合理應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必要性。詳細闡述了英語學習小組的構成。并通過具體教材、教學中出現的案例,分析了課堂中與課后小組合作學習的具體應用。而后對小組間的競爭與評價機制進行簡單的論述。這將有益于提高小學生英語學習的效率,從而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學生良好個性的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升。
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的構成課堂應用 課后應用
在義務教育階段開設英語課程對青少年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市從2002年開始在全市推廣開設小學英語課至今,小學英語教學也慢慢走向成熟階段。但農村小學的英語教學因課時少、語境乏和較不受重視,一直處在較低效狀態。如何有效地改善、解決這些問題,轉低效為高效,成為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問題。而隨著教育課程的改革與發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優越性越來越多地被人們發現和使用。本文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對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進行探究,并嘗試找出小組合作學習在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最佳應用方法,從而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能力,構建高效小學英語課堂。
“標準”在內容標準中要求學生“在小組活動中能與其他同學積極配合和合作;積極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學習目標;遇到問題主動向老師或同學請教”。很多英語學習活動需要學生相互合作,而合作又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和學習資源。英語學習是一個合作互動學習的過程,通過孩子們的積極參與和合作,獲得對語言的實際應用能力的提升。小組合作學習則正是實現這種合作互動學習、學生積極參與和合作、學生語言的綜合應用能力提升的一種重要的教學組織形式之一。而且農村小學因師資的原因,一個英語教師要教多個班級,教師的精力有限便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化難免有些疏忽,小組合作學習為每一個學生發揚自己的個性,并得到合理發展,提供了平臺。
合理分組是開展合作學習的基礎,小組的建立必須結構合理并能達到互幫互助的效果。為了充分發揮學生個體及學習小組的優勢,在組建小組時盡量使成員在學習水平、智能狀況、個性特點、組織操作能力及家庭背景(距離遠近、有無在英語方面優勢的家長、家中英語學習的環境等)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異,突出它的異質性。建立相對穩定的學習小組,每小組由4~6人組成,每人在組內有不同的角色,如組長、資料采集員、記錄員等。而且不定期的互換角色,保證每個學生的積極參與性。一般英語學習小組都是偶數編制,這樣利于學生在進行語言操練時兩人交流和互動。其次各小組的總體水平要基本一致,從而保證各小組之間公平競爭的開展。另外現在課堂教學中分層教學的設計還不能每個環節都做到,大多數的要求和操練都還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因此異質偶數編組對于學生的互幫互助以及合作完成任務是非常有利的。接著每一個小組成員互相商量取一個組名,既有情趣又有向心力。
最后還要提出活動的規則,如,
(1)每個學生都有責任保證他們的小組成員承擔角色任務。
(2)只有所有小組成員都積極參與了活動才算完成學習任務。
(3)在請教教師之前先請教小組所有成員的幫助。
1.熱身環節。
在小學英語的每一節課里,課前熱身環節是必不可少的,它起著復習導入的作用。而在這短短的幾分鐘中,想達到高效、有趣、參與性廣,小組合作學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我市廣泛使用的小學英語教材是《外研版新標準英語(三年級起點)》,在這套教材每一冊都有10個學習模塊(module),每一模塊又分兩個單元(unit),一般來說一個單元新課為一課時。在一個模塊中第一單元新課教完后,接下去那節英語課的熱身環節,可以選取一個小組或若干小組進行分角色朗讀或課本劇表演;在一個模塊教完后,下一節課的熱身環節,可以是每個小組的單詞識記比賽。當然還有其他的方式,如每個小組輪流做duty report(值日報告)等。
2.初學課文環節。
在初學課文環節,教師一般會布置一些與課文相關的簡單問題或任務,特別是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中。一個班級中總會有一部分學生不會、不愿主動完成或潦草完成任務,而采用小組合作學習,小組中相互幫助,相互監督,小組間互相競爭,互相比較,可以有效地完成任務,擴大參與性,提高課堂效率。例如:在初學五年級上冊 Module 5 Unit 1時,教師提出以下問題:What will Ms Smartgive out?How many children are there in the class?How many pencilsare there in the blue box?Are there enough pencils?因學生的差異性,有些學生可能對理解這些問題有困難,可向其他小組成員尋求幫助。組員在組長的組織下,通過分工合作正確且迅速地找出答案,達到初步理解課文的目的。
3.對話操練環節。
對話的操練是英語對話教學的重要環節。所謂的對話當然必須由兩人或兩人以上才能完成,若是在課堂中臨時組織對話練習,學生在尋找搭檔時要浪費不少時間,且很容易出現“強強聯手”“弱者無人問津”等問題。若是在小組中進行學習有困難的同學通過組員的幫助,也能得到充分練習的機會,而且小組間通過不斷合作產生熟悉感和默契,也能提高學習的效率和積極性。
4.角色表演環節。
小學新標準英語的這套教材,幾乎每一篇課文都是有故事情節的對話。為了更徹底地理解學習課文,分角色表演是必不可少的。成功的分角色表演課文是需要較強組織性及廣泛參與性的,小組合作學習正要為其提供條件和基礎。每個人在組內都發揮作用,對角色的表演到位,對語言知識的輸出起到較大的積極作用。
5.游戲環節。
根據小學英語課的特點,課堂中將會進行豐富多彩的趣味游戲。為了讓每一個同學都有機會參加到游戲中去,教師往往把游戲放到小組中,讓學生們在小組里展開游戲活動。如在三年級上冊 Module 10 Unit 1活動4 Say and do“A:Point to your head and your arm.The others point.”因為小組的建立是按“同組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所以組內成員層次不同,往往基礎好的,善于表現自己的同學承擔發指令的角色。為了保證任務的完成,性格內向或基礎差的學生會主動地去要求做聽指令做動作的任務。這使組內每一位學生都易于成功,成功的體驗也使他們信心大增!
英語課外活動是學生英語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能為學生的語言實踐和自主學習提供更大的平臺。農村小學英語在校學習時間少,且比較不受家長甚至學生的重視,學生(特別是高年級學生)課外學習英語的時間少甚至幾乎沒有。教師可以通過給學習小組布置任務的方式,加強學生英語的課后學習,這就要求在分組時考慮學生的家庭環境,在同等的條件下盡量將家比較近的同學分到一組,爭取每一組都有一個以上的家長能對小組的課后英語學習進行輔導等。
1.簡單的調查活動。
小學英語的課堂中有許多常見的調查活動。這些簡單的調查,通過問答有助于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增強運用語言交際的能力。例如:四年級上冊Module 6 Unit 1《Can you run fast?》,在完成新課教學后,我會布置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以下調查表,找出本組的運動小能手。

n a m e R u n f a s t J u m p h i g h J u m p f a r R i d e f a s t…………L i P i n g……S u b j e c t
這個調查表作為作業,要求學生課后互相詢問,然后在小組中總結出“運動小能手”,下節課向全班反饋“Li Ping can____、____and____.H e can’t___ and____.”
2.查找、交流與課文相關的資料。
學習英語不是簡單的學習語言,還必須了解一些英語國家的風俗習慣、名勝古跡等。由于課時較少,教師不可能在課堂上過多談及,這就要求學生在課后查找資料。現在查找資料時,我們不免會用到電腦網絡,但在農村并不是每個學生家中都有這樣的條件,小組合作就可以彌補這個缺陷。如在學習四年級下冊 M odule 2時,我會布置學生課后去收集倫敦的名勝古跡等資料,小組可在課后約個時間到方便使用電腦的成員家中,進行資料的查找、整理和交流。充分地了解課文背景,才能更為形象、具體地學習課文。
3.課外延伸學習。
在假期,布置學生去學習課外英語,通過觀看電視上一些少兒英語節目等。因為小學生活潑好玩,特別是在假期很難完成學習任務。可是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小組內互相監督、共同學習,可以達到較好的效果。作為假期英語學習小組的活動,組長組織到某一成員家中觀看英語節目,大家共同討論學習。假期過后,要向全班匯報、展示小組的學習成果,教師給予總結評價,既能增加英語知識,又能提高學習興趣。
小組合作學習要緊緊伴隨著小組間的競爭機制,只有這樣才能鼓勵和促進小組合作學習。教學中教師應堅持使評價貫串于整個合作學習活動中。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以激勵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為主要目的。通過多種鼓勵性語言來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積極性。每節課都要進行小組競賽,評出優勝小組,并對結果進行累計,到學期末根據累計的結果評選出學期優勝小組,對優勝小組的成員進行表揚或給點獎勵(如學習用品等)。鼓勵小組對其成員進行積極、中肯的評價,這是促使小組合作學習有效進行的手段。在小組評價中,由小組長牽頭,對自己小組合作學習的情況進行反思評價。我還嘗試設置了一些獎勵形式,比如“最佳表演獎”“最有創意獎”“最有合作精神獎”“最努力活動獎”等,使組內的每一個成員都受到鼓勵。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建立合理的小組,培養學生良好的小組合作學習的習慣,科學地選擇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并進行科學的評價,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為構建高效課堂打下基礎。從而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與合作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參考資料:
[1]陳琳、王薔、程曉堂.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解讀.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2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2.1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2.1
[4]陳靜波.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案例式解讀·小學英語.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3
[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