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北州第二高級中學 秦 海
讓探究性學習走進地理
青海省海北州第二高級中學 秦 海
地理 探究性學習 整合
新課程觀認為課程不僅是知識,同時也是經驗,是活動。課程不再只是知識的載體,而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探究新知識的過程。因此,作為地理教師,把探究性學習與地理學科教學整合是十分必要的。
1.重建新型的師生關系,培養學生積極的態度。探究性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因此探究性學習中學生的參與程度是評價探究性學習的重要標準。
2.創設最佳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教師創設自主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3.創設充分參與的情境,實現有意義的自主學習。
1.情景導思,提出問題。教師首先要根據教學目標,尋找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材料,創設出特定的情境,向學生提出要研究的領域,引導學生發現并提出需要研究的問題。
2.資料尋覓、探索研討。針對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初步計劃。按照計劃對提出的問題進行探究。學生對收集、整理到的有關資料或親身實踐到的實驗現象、數據,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初步結論。
3.互助求解、總結提高。教師引導學生對初步結論開展相互交流、補充和完善,從而總結出較為嚴謹、正確的結論。
1.認知規律型探究性學習。包括對探究對象的描述、判斷與解釋;有關規律、原理的探究;條件的確定;影響因素和因果關系的認識。
2.應用技術型探究性學習。主要通過對已有知識的應用方法、應用方案、應用結果的探究,以及一些決策咨詢探究等來進行學習。
3.文獻資料型探究性學習。是指收集資料或文獻通過分析、比較和綜合進行研究。
探究性學習轉變了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行為。一方面,探究性學習改變了課堂知識的構成;另一方面,探究性學習改變了課堂組織方式,教師由原先的“執行式”——告訴學生該做什么,增強學生的信心與動機,轉變為“變革式”——在共同的活動目標上,師生共同參與和合作。
探究性學習與學科教學整合雖有許多優點,但由于這種整合需要許多相應的條件,而目前的地理教學中還存在著許多制約其優點充分發揮的因素。例如,目前的班級教學規模難以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同一個教學內容的全部探究過程中去;探究性學習耗費的時間較多,在有限的時間內很難完成那么多規定的知識內容。所以,要適度把握,合理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