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南皮縣大浪淀鄉馬四撥小學 李桂欣
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河北省南皮縣大浪淀鄉馬四撥小學 李桂欣
應用意識 數學 創設情境
實踐教學證明: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使學生認識到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又離不開數學知識,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學數學、愛數學、用數學的興趣,養成勤于思考、善于動腦的良好品質。教學時我做了以下幾點努力:
有意識地捕捉一定的生活信息、素材,把它們與教材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發現數學就在自己身邊,感受數學應用的廣泛性。
如:教學三年級“兩步計算應用題”。我呈現這樣的例題:“小明的媽媽給他20元錢,讓他去公園玩。小明玩飛車花了6元,玩碰碰車花了8元,小明還剩多少錢?”同學們一聽到熟悉的事,就非常感興趣。數學知識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這里給學生提供的素材是非常熟悉的,學生充分體會到了數學從生活中來,解決的正是生活中的問題,所以學生的思維活躍,思路開闊,教學也顯得更加輕松愉快。
教學中結合學生身邊的事物引出數學知識,他們感到親切、易懂、自然。
如:在教學行程問題之前先組織學生進行了有趣的表演。我讓兩個學生站在教室的前后兩個黑板前,準備相對而行。告訴學生同時從兩地相向而行,碰在一起就叫相遇。我再讓兩個學生背對背地站好,他們便向相反的方向走去。再告訴學生這就叫做相背而行。學生這樣一玩竟不知不覺地理解了行程問題的概念和數量關系。
這種創設情境,引發學生思考,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生存空間去發現新知識的“原型”,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數學無處不在,培養學生善于用數學眼光去發現,用數學頭腦去思考,揭示事物本質,使知識在應用中得以深化。
把課堂上所學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實際,這就要求我們加強實踐操作,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于實際生活的能力。例如,教了“比和比例”后,讓學生測量計算學校操場旗桿的高度,如何測量?教師適時取來一根長1米的米尺,筆直插在旗桿邊。這時陽光燦爛,在旗桿影子的邊上馬上出現了米尺的影子,量得影子長0.45米。于是啟發學生思考:從尺長與影子的比,你能想出測量旗桿高度的辦法嗎?學生不斷地假設,終于得出:旗桿的高度與它的影長的比等于米尺的長度與它影長的比。這個想法得到肯定后,學生很快從測量旗桿影的長,算出了旗桿的高。
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使學生在活動中經歷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