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第四小學 吳紅梅
兒童本位:讓歷史的面容鮮活起來——以《不平靜的世界》教學為例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第四小學吳紅梅
在教學歷史題材的品德課時需立足生本,找到歷史與生活的連接點,讓歷史的面容鮮活起來,教師需要做到:分析學情,悄悄掀起歷史的面紗;活化歷史,輕輕開啟歷史的大門;回歸生活,緩緩釋放歷史的功效。
品德課歷史生活
歷史是古人的使者,是記憶的生命,是生活的老師。小學高年級品德與社會教材增加了相當多的歷史題材的主題,這對促進學生的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歷史知識的既往性和認識上的間接性,兒童不易產生學習的興趣。怎樣將久遠的歷史與學生的現實生活連接起來,從而達成教育目標,是我們教學中需要努力的方向。筆者覺得,在教學歷史題材的品德課時需立足生本,以學生的生活實際為基點,找到歷史與生活的結合點,使歷史與生活巧妙連接,讓歷史的面容鮮活起來。
“歷史那么遠,學生知多少。”認知的有限導致學生對歷史題材的品德課不感興趣。筆者認為要上好歷史題材的品德課,首先要關注學生,教學之前要深入學情分析,研究學生對歷史知道多少,情感基點在哪里,價值觀念又如何……用兒童的視角、心理和認知規律去看歷史,基于兒童的認知和情感來制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進行教學設計,這樣才能拉近時空距離,讓歷史不再遙遠。
1.基于起點定目標。
魯潔教授曾說:品德教育的回歸生活分為“出發點”回歸和“歸宿性”回歸。所謂“出發點”回歸,就是品德教育應該基于兒童的實際生活,堅持從兒童的生活出發,從兒童實際出發,讓課程為生活服務,實現課程生活化。
2.基于兒童選內容。
教學內容必須反映學生的現實生活,滿足學生的生活需要。只有這樣,學生的體驗才是源自于內心,情真意切,有真實感的。歷史是過去了的今天,今天又是將來的歷史,我們解讀歷史必須立足于學生生活,讓學生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歷史,用自己的心靈感受歷史。將歷史還原成貼近學生今天的生活的內容,才能讓歷史不再遙遠。
雖然歷史本身是多姿多彩,生動鮮活的,但歷史遠離學生,唯有努力拉近歷史與現實的距離——借助生動有效的教學手段,方能活化歷史,開啟歷史的大門。把歷史當作一次旅行,讓孩子踏上歷史的奇妙之旅,讓孩子參與其中,樂在其中,激發起對歷史的興趣。
1.與細節對話中融入歷史。
“見微知著”,史學亦然,通過小細節可以窺探歷史深層的奧秘。讓歷史的生動情節、感人事件、各色人物等具體細節走進課堂,讓學生在與歷史細節的觸碰中,感知歷史的生動,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歷史題材教學更具活力。
2.與調查研究中拉近歷史。
歷史有著豐富多彩的人物和事件,更有引人入勝的情節,但是歷史已經過去,并且品德教材中的歷史內容是有限的,學生無法構建一個客觀、真實、立體的歷史圖景。筆者認為教師要發動學生通過課前調查,梳理與教學主題相關的各種歷史素材資源,指導學生挑選有價值的素材在課堂上再現歷史的真情實景,拉近歷史的距離。
3.與古今聯系中牽手歷史。
歷史是過去了的今天,今天又是將來的歷史。歷史離學生是遙遠的,特別是幾百年前的歷史對學生來說更是不容易理解,但他又確確實實存在于今天的生活中。尋找歷史與今天的交點,讓歷史與今天牽手,努力挖掘歷史內容的現代意義。
只有讓歷史的話題與內容貼近現實,才能實現時代感與歷史感的交融,只有準確把握歷史與今天生活的交點,歷史題材的品德教學才會富有生活魅力和現實價值。
歷史是一面鏡子,歷史哲學家克羅齊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歷史題材的品德課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對歷史的學習,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提升對生活的認識、態度與價值觀等;通過對歷史的體驗和感悟,形成指導人生的正確的價值觀。
1.情感共鳴中激情。
在殘酷的槍林彈雨中,孩子們是戰爭最大的受害者,美麗的童年被無情的炮火演化為一場場噩夢。故事《請把我埋的淺一點》聽了這個故事你們有何感想,小女孩為什么要說把自己埋得淺一些呢?此時此刻,遠在天堂的媽媽,她的心在滴血,她說——,劊子手們在這顆愛的童心面前顫抖著,站在當年活埋小女孩的地方,一個納粹士兵他會說——兒童是美麗的花朵,是可愛的靈魂,印度詩人泰戈爾曾經說“孩子的眼睛里找得到天堂”。
充滿情感的語言描述、極具震撼的音像呈現,以情激情,以點帶面,一環扣一環,一波又一波,學生的情感始終隨著課堂的推進而步步深入。在這樣的推波助瀾中,學生的情感在心中沸騰,豈能不深刻體會戰爭的殘酷和無情,自然生成對戰爭的憎恨之情?
2.價值辨析中導行。
價值的認同感是歷史題材的品德課難教的一個方面。學習歷史不單單是讓學生記住歷史,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從歷史的學習中學會思考和辨析,挖掘歷史的價值內涵。學習歷史要為今天的生活提供借鑒,會學歷史、看歷史、用歷史、分析歷史、思考歷史。
教學回歸現實,引導孩子們認清現在的國際形勢,激起他們的憂患意識,并以此為無限的動力,樹立熱愛和平的情感。歷史題材的品德課教學的最終目的:了解歷史,從歷史中吸取教訓,獲得指導今后生活的力量和智慧;通過歷史的體驗和感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引領學生走進歷史、讀懂歷史、辨析歷史,讓歷史的面容鮮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