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鹽城亭湖新區實驗學校 徐曉芳
書山有路“疑”為徑
江蘇鹽城亭湖新區實驗學校徐曉芳
在數學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而解決問題。要創設情境,使學生學會提問,圍繞問題激發學生的思考,質疑問難促進學生獲取知識,為學生提供開放的思維空間,使學生深入思考。
數學教學問題以趣激思以問促思以疑獲知以思換思
陶行知先生曾說:發明千千萬,起點在一問。古人則提出“學貴有疑,疑則有思”。當今的數學學習并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過程,而是學生主動建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問題無疑是關鍵。可以說,問題是知識學問的老祖宗。古往今來一切知識的產生與積聚,都是因為要解答問題。只有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才能有進一步探索的沖動,有解決問題的內驅力。這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最好方法,也是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學習的前提。
亞里士多德曾說過: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因為“疑問”能使學生產生認知沖突,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在這個過程中才能實現創新。這里的疑問,就是問題。可以這樣說,創新始于問題,沒有問題就不能創新。在課堂上我們首先要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消除緊張心理,并為學生提供提問的空間和時間,注意提高學生提問的興趣,激發提問欲望。低年級學生提問是從模仿開始的,當學生不會提問時,我們教師要示范教給學生提問的方法,并對學生模仿提出的問題給予鼓勵,幫助學生從“敢于提問”到“善于提問”。
問題是生長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識的種子,是產生學習動機的根本原因。新課程對教師提出的最大挑戰之一,就是要注重培養小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生能不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能不能形成強烈的問題意識,最終取決于教師的主導作用。作為教師,應營造“問”的情境,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中,如何設置疑問,如何激起疑問,是教師的教學藝術所在。在進行概念知識的教學時,我經常會提出這樣的問題:看到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什么?例如在教學百分數的意義這課時,我問:對于百分數你有什么想法和問題?學生們產生了疑問:什么是百分數?百分數的意義是什么?百分數有什么用處?百分數與其他數有什么區別?百分數和分數有什么關系?加減法能在百分數中運用嗎?通過學生提出的一系列問題,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喚起了學生的好奇心,并引導學生以合情推理的思維方式去積極探究。這樣把問題解決作為一條主線,始終貫穿著問題,對于學生來說,經歷這樣的問題解決過程,無疑會喚起他們發現問題的意識和積極探究的情感,培養他們的合情推理能力和創新思維,使學生經歷了一個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豐富完整的過程。
我們常說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我們教師要想辦法超越教材,科學的審視、科學的處理加工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之外的教學資源,在激活學生思維方面大做文章,巧做文章。如何調動學生思維的參與度呢?要善于開發、引用情景和案例,巧妙地設置問題,引發學生心理上的認知沖突,智慧上的挑戰,使學生處于一種“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憤悱狀態,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學生在面臨新問題時,舊知與新知間常常會產生矛盾沖突,這個矛盾處,便是激發學生疑問、提出問題的要點。
在教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練習時,學生會出現這樣兩種做法:

教學中我及時捕捉學生學習進程中的信息并迅速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讓學生自己獨立思考,小組討論交流,說一說哪一種方法是正確的,讓孩子們自己來辨析,這樣課堂教學才是有效的。孩子們有的想到了按運算順序算,第二種是正確的;有的用到了估算的方法,你也認為第二種是正確的;還有的孩子說學過乘法分配率,沒有除法分配律,所以第一種是錯誤的,學生們分享著不同的觀點,形成共識。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對學生進行啟迪與點撥,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交流與探索,給學生提供一個在伙伴面前充分展示自己才華的平臺,在彼此的傾聽與交流中,建立起民主融洽的師生關系,使課堂充滿了智慧和挑戰。學生對知識的獲取,很多時候可以借助矛盾沖突、在相互辨析中完成,這樣獲取知識的過程也是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過程。課堂上要把思考的權利、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讓學生有充分表達自己思想和展示思維過程的舞臺,讓他們在質疑問難和討論交流中獲取知識,提升能力,感受成功的愉悅。
數學思考是指學生在面臨各種問題情境時,能夠從數學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能發現其中所包含的數學現象,運用數學知識和方法去解決問題,和解釋這些現象。在教學中,我們應該緊緊圍繞教學目標,為學生提供開放的思維空間與交流空間,激起他們對數學的深刻思考。
在教學住宿問題上,我提出了一個問題:“可以怎樣安排住宿呢?”看似普通的一問卻激起了學生思維的浪花,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討論、研究生成并解決了好多個問題。好多問題不用教師提出,學生在解決問題的時候自己就提出來了,并在交流中尋求符合自己要求的解決策略。這得要我們認識到問題的質量要高、要開放,學生才能有思維上的碰撞和思考的深入。我們的數學課堂應該創設開放的教學氛圍,這包括開放的問題情境、開放的引導,讓學生在開放的環境中體驗自主、體驗思考、體驗成功,進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