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王思聰的網絡形象為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王一晶(貴州大學 人文學院新聞系,貴州 貴陽 550004)
?
娛樂新聞中的性別歧視
——以王思聰的網絡形象為例
王一晶
(貴州大學 人文學院新聞系,貴州 貴陽 550004)
摘 要:娛樂新聞是深入普通大眾生活的新聞類別,為了在最短時間吸引眼球,各大媒體,尤其是門戶網站在陳述娛樂事件時往往將重點放在女性身上,并使用較為偏激的詞匯吸引注意力。這樣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構成了一種潛在的性別歧視氛圍,在不知不覺中深入人心。本文將以網絡時代炙手可熱的“富二代”王思聰的網絡形象及其在網絡上的言論為例,探究娛樂新聞中對女性潛在的刻板印象是怎么形成的。
關鍵詞:娛樂新聞;性別歧視
現在我們所見到的娛樂新聞,大多集中于娛樂行業、娛樂圈的報道,而且更多地呈現為個人化的新聞,重點在藝人的私生活上。由于大眾對于明星的八卦新聞天生具有好奇心,導致娛樂新聞的報道方式和行文大多通俗易懂,力求最大限度地讓讀者在最短時間獲取信息。相對于經濟報道的專業性和社會新聞的實時性,娛樂新聞的門檻顯得更低,小道消息和虛假新聞也更多。在這種情況下,娛樂事件的解讀幾乎全賴于記者如何建構。
新聞話語可以通過建構知識、形成規范和塑造共識這三種手段來為人們解釋原初事實,奠定詮釋框架和模式,并進一步催生受眾心中產生與之相對應的思想意識,促成相應的實踐,最終把受眾建構為無意識的擁有某種意識形態的社會主體。對于一個熱點的娛樂新聞事件,主流媒體的解讀和角度是很重要的。本文將運用內容分析的研究方法,以王思聰對女明星的評價以及個人社會形象為例,分析媒體信息傳播過程中的輿論傾向。
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的兒子王思聰并不是通俗意義上的“娛樂圈”人士,但其“首富之子”的身份引人注目,在社交媒體上高調的作風也為他帶來了無窮的話題性。目前,他有1790多萬粉絲,幾乎每一條微博的評論和點贊都能輕松過萬。
在收獲網友熱捧的同時,王思聰的價值觀也在不知不覺中引導媒體的輿論走向。他頻繁地向娛樂圈女明星開炮,主要的攻擊點在于女明星“傍大款”、“私生活混亂”以及“整容”等。以2015年初他對張子萱的攻擊為例,可以看出他喜歡用陳腐的性觀念來攻擊女明星。
張子萱是陳赫出軌事件的女主角,在事發之后,王思聰先是意有所指地稱自己有張子萱的“料”,在網友的追問下,稱她為“bonobo”,諷刺她像倭黑猩猩一樣喜歡混交,私生活混亂。各大門戶網站都捕捉到了這一信息,新浪網的標題為《王思聰自稱有張子萱八卦 暗指其為bonobo》,騰訊網的標題為《繼續為娛樂圈操心!王思聰發文稱有張子萱的料》,在騰訊網的新聞下面,網友評論中被頂到第一條的有11223次點贊,稱“王思聰作為富二代站在大眾角度上,敢于說真話,比我們說得有影響力,挺好的。”
王思聰并不能代表任何群體,但他的言行卻實實在在成了網民追逐的熱點。他的新浪微博頭像是一個卡通人物,對著3個標簽開炮,其中最明顯的一個是“黑木耳”,這是一個典型的男權詞匯,含義是諷刺性經驗多的女性“不純潔”,正如他諷刺張子萱。他的觀點和立場得到了網友們的支持。在網易娛樂發起的“蔥少用bonobo形容張子萱,你覺得……”的投票中,共有2016名網友參與了投票,其中568人(28.2%)表示“下流無恥”,733人(36.4%)表示“很幽默”,可以看出來即使是在“網易女人”這樣針對女性用戶的平臺上,大部分人仍然不覺得王思聰此舉有什么不當之處。
2015年5月,戛納電影節,范冰冰與張馨予走紅毯的裝扮成功吸引了媒體的關注,王思聰發微博稱二人為“毯星”,意指她們“火起來全靠緋聞水軍話題和炒作”。這條微博有8萬多評論和15萬點贊。王思聰的反擊是諷刺范冰冰與幾位男星及商人有性關系,并說“我覺得她不守婦道”。但“婦道”原本就是封建社會對女性的要求,這個詞匯原本就不應該在現代社會再搬出來作為要求任何一個女性的標準。王思聰此舉是想暗示女明星靠性關系在圈中立足,認為其資源、名聲、地位都是“性關系”換回來的。性資源置換職業資源的情況在每個行業里都存在,但隨便把緋聞和女性的事業成就聯系起來是不公平的。
在這場口水戰中,大部分網民因為原本就對范冰冰、張馨予的影視作品詬病頗多,在這種時候王思聰稱其為“毯星”,帶有調侃和奚落性質的外號“深得人心”,一時之間成為熱門詞匯,被用來形容那些沒有代表作品卻到國際電影節上走紅毯的女明星。
與大家支持王思聰抨擊女明星相對應的是網民對王思聰個人生活的關注和調侃。自從他走紅以來,媒體和網民稱之為“國民老公”,不少女網友將自己帶入為其妻子或女友,以調侃的方式對王思聰的行為表示支持。而王思聰本人的感情生活也被曝光,不少照片和證據顯示,他本人偏愛年輕貌美的模特,多次帶好幾個女生同時出游。在他本人的故事里,網民們的重點在于坐擁“后宮”瀟灑游玩的王思聰有多了不起,而忽視了這種行為模式的背后,依舊是物化女性的本質。
網民對王思聰的追捧背后是一種隱含的拜金主義作祟,因為他不僅是一個敢于說話的網民,更代表的是普通民眾心中的“有錢人”,在他一次次地“炮轟”中,民眾獲得了同仇敵愾的快感。消費明星,尤其是消費女明星是一件不太費力的事,可以輕易地通過諸如“靠關系上位”、“私生活混亂”等帽子來對其進行批判,王思聰的發言正中許多網友下懷。
媒體具有話語權,把關人憑借自己的價值判斷對新聞進行描述,所以在娛樂新聞中女性的形象,往往影射了這個社會對女性的認識。我們可以看到,王思聰本人的言行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一方面對女明星大加批判,而且理由是毫無邏輯聯系的“私生活混亂等于工作能力不強”;另一方面自己又以“富二代”身份結交年輕貌美的女性,并以擁有多位女友為榮。
在面對涉及婚姻家庭的事件時,媒體總是偏向保守,不僅因為這樣操作更便捷,也使得新聞報道需要的熱點自動形成。為了追求時效性,記者們在采寫娛樂新聞的時候,往往只追求速度,使用既有的敘事模式進行再解讀,帶有標
簽的事件迎合了大眾的閱讀口味,粗暴的判定也更具煽動性。在王思聰批判女明星的事件中,女明星往往甚少發聲,除了范冰冰與張馨予曾正面回應外,其余基本都保持沉默。在這種狀況下,網友的解讀和王思聰的窮追不舍就變成一種單方面的狂歡,大家忽視了事情的本質,而上升到“某明星就是傍大款”、“某明星就是愛炒作”的層面。而同時,大家又津津樂道于王思聰與年輕貌美的女孩們的桃色新聞,最后所信奉的依舊是拜金主義,物化女性的價值觀。
米利特曾在《性政治》中說:“婦女遭受的鄙視一旦在她們身上被深層意識化,她們便會鄙視自己并相互鄙視……造成這種結果的根源是對女性卑下觀點的反復宣揚,無論這種宣揚是多么含蓄,最后,女性對此也信以為真。”習慣了在網上進行調侃,當“鍵盤俠”,而忽視了其中暗含的性別歧視。作為新聞從業者,應該在擬定標題和行文的時候不要因為注重點擊率,盲目追求關注度而忽視了價值取向。長此以往,大家消費女明星就會變成一種常態,忘記了“女明星”這一身份其實也是職業女性的一種,不應該把職業成就與個人生活畫等號。
參考文獻:
[1] 汪露.新聞傳播學中刻板印象研究綜述[J].云夢學刊,2010(03):152-155.
[2] 甄風芮.廣告中的女性刻板印象研究[J].青年記者,2009 (02):72.
[3] 張田.媒介女性形象刻板印象之成因探微[J].學術交流,2009(05):136-139.
[4] 申婧,李程.娛樂新聞中的女性形象分析[J].新聞愛好者,2009(14):142-143.
[5] 陳利華,呂天鶴.試論國產電視連續劇中的女性刻板印象——以《丑女無敵》為例[J].法制與社會,2009(31):221-222.
[6] 鮑海波.女性在新聞傳播中的“存在”狀態分析[J].新聞知識,2003(02):22-23.
中圖分類號:G2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16)03-006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