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曉甜(瓦房店廣播電視臺,遼寧 大連 116300)
?
論縣級電視臺記者采訪的技巧
唐曉甜
(瓦房店廣播電視臺,遼寧 大連 116300)
摘 要:隨著近些年來互聯網的不斷發展,特別是在習總書記關于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的講話發表之后,一些縣級電視臺新聞工作迎來了更多的機遇與挑戰。在我國大部分縣級臺中,新聞節目是縣級電視臺的核心,也可以說是主心骨。新聞記者肩負著第一手信息的認定,對某些事件的解讀、編輯具有十分重要的職責。采訪是電視新聞記者的基本功,是了解新聞事實的最基本手段。俗話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采訪就是對新聞的調查。只有掌握新聞采訪的要領,才能寫出清楚、明了的新聞事件,讓觀眾更容易理解新聞事實,從而達到預期的新聞傳播效果。新聞記者怎樣出色地完成采訪是一個需要不斷探討的課題,本文將結合筆者的實際工作,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和認識。
關鍵詞:新聞采訪;準備技巧;記者素質
隨著電視傳播藝術和電子技術的發展成熟,電視新聞制作、播出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發展,但要制作出出色的電視新聞,采訪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電視臺記者的新聞采訪工作直接決定著新聞的品質與真實性工作做好了。新聞記者的采訪不但能擴大縣級電視臺的影響力,也能提高電視新聞的質量。
在采訪的過程中,記者需要了解新聞采訪工作的特點,這有助于提高記者的業務素質。在采訪時,記者與被采訪者有著一個溝通交流的過程,為了保證采訪內容的真實性以及完整性,記者要善于引導被采訪者,還要幫助被采訪者克服緊張、恐懼的心理。記者要圍繞新聞采訪的主題進行提問,在采訪之前要搜集材料做好準備工作,這樣才能保證新聞采訪的質量。
出色的采訪可以有多種形式,筆者將從以下幾點談談作為一名記者在工作上的一些體會。
新聞記者寫的材料大多數來源于采訪,沒有采訪作為基礎,記者很難出色地完成新聞報道。正所謂:“七分采,三分寫”可見,采訪是新聞的關鍵。
要完成采訪首先就要對事件進行充分了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采訪前的準備包括對事件及被采訪者的資料收集,也包括相關的知識儲備。總的來說,在采訪中我們要抓住對報道問題的全面了解和對采訪對象的了解這兩點。
作為縣級臺,通常情況下是經過溝通后有一段時間間隔才會見到被采訪對象,而這段時間記者可以充分地對采訪目的的進一步明確,并確定采訪提綱,以免出現說外行話的情況發生。
對于名人類節目的采訪除了做好常規的準備外,還要求記者熟悉采訪對象的有關背景,尤其是生平事跡,性格愛好等。只有準確地提出與報道內容目的緊密相連的關鍵問題,才能使采訪對象談出有價值、吸引觀眾的話題,才能使欄目具有較高的收視率。
作為一名優秀的記者,必須在采訪中熟練地掌握各種采訪技巧以獲取最有價值的資料。
(一)提問技巧
眾所周知,提問一般可以分為開放式和閉合式兩種。對于不同的采訪對象要相應地采取不同的提問方式:開放式可以給采訪對象自由發揮的余地,這樣的方式一般可以用于高素質層次的人員。閉合式的提問比較具體、范圍限制的嚴格,一般直接回答問題即可。
記者提問時,要根據被采訪者具體情況來擬定問題。如對于上年紀的人,首先要間斷性提出問題,不能一下子將幾個問題同時拋出,以免由于記性不好而耽誤采訪時間;其次要考慮采訪者的身體狀況,擬定采訪問題后盡量簡單明了地提出問題。
對于一些不配合的采訪對象,我們可以采取從側面入手,通過旁敲側擊的方法得到我們需要的有價值的線索。我們還可以采用激將法從相反的角度提出問題,以此來促使對方思考以達到獲取信息的目的。
(二)正確處理好關系
首先記者在采訪時,無論被采訪對象是什么樣的身份地位,應做到禮貌待人,態度和藹。有些被采訪者由于一些原因,如宗教信仰等的不同,生活習慣,行為方式與眾不同,對于這些特殊的被采訪者,我們要尊重他們,在采訪時需要從語氣、語言、行為等方面恰到好處。只有尊重被采訪者才能獲得其信任,只有信任才能得到更多精彩的新聞,才能創作出好的新聞作品。
其次要有良好的心態。記者作為“無冕之王”既要平易近人又要不卑不亢。在面對不同采訪對象時應以平常的心態,引導采訪向和諧的方面發展。采訪高級領導干部或著名人物,人要不卑不亢;采訪人民群眾時要和藹可親。同時,在采訪中遇到一些突發的事件(比如引起喜怒哀樂的事),記者要客觀地對待事件,要避免個人情感的宣泄。避免因被采訪者的情緒和立場而影響記者客觀公正的立場。
最后是創造和諧的采訪氛圍。記者作為采訪活動的主體,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有助于營造和諧的采訪氛圍,和諧采訪氛圍的營造可以先從衣著和語言上進行安排。采訪中,記者可以根據采訪對象的不同來穿著不同的服飾,會議場合的采訪要著正裝,衣著得體,采訪平民百姓則重樸實忌奢華。只有這樣才能使被采訪者在心理上接受你,才能增強溝通交流。在采訪中應注意語言分寸。記者采訪面對的對象非常廣泛。在采訪中要“見什么人說什么話”提問時盡量做到自然得體。隨著農村教育水平的不斷提升,廣大農村地區也涌現出一批高素質的新型農民。對于這些人,我們可以直接進行深層次交流。
新聞記者必須要具有正確的價值觀。這也要求記者要堅持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要始終在政治思想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要充分發揮輿論導向作用,做好黨的喉舌,反映群眾的呼聲。其次要有較強的自身素質,這包括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業務知識。新聞的時效性特點要求記者與時間賽跑,當社會上出現事件時,就要進行采訪。現代社會是一個充滿壓力的社會,對于記者來說,要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遇到工作壓力時要盡量規避,并做到防患于未然,這樣才能保持公正客觀的立場,才能對事業高度負責,才能樹立為黨的新聞事業而奉獻的精神。良好的業務基礎知識也是記者不可或缺的,作為記者,在新媒體時代下我們更不能忽視基礎知識的學習,要刻苦鉆研業務知識。
新時期,作為縣級電視臺新聞記者,采訪是做出好節目的基礎,只有掌握這些技巧,加以合理運用才能做好新聞采訪,才能做出出色的節目。
作者簡介:唐曉甜(1984—),女,云南鎮雄人,本科,瓦房店廣播電視臺助理記者。
中圖分類號:G21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16)03-01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