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彬彬(湖南省新化縣第五中學)
高中歷史教學中加強生活化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歐彬彬
(湖南省新化縣第五中學)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國家對于教育越來越重視,遂提出了新課程標準改革,而新課程標準改革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課程源自學生生活,貼近學生生活的課程更易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新課程改革的影響下,高中歷史教學正在嘗試改變原有的教學方式,利用生活化教學方式使枯燥無味的歷史課程更易被學生接受和理解。
高中歷史;生活化;互動性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歷史教學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高中歷史生活化教學模式也正在實驗階段。我國有著五千年的文明史,如何在紛繁復雜的歷史中選取適合的橋段納入生活化教學范圍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并且在生活化教學中也存在許多需要注意的問題。
我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從生活與教育的關系上說,是生活決定教育。從效力上說,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由此可以看出教學生活化思想的提出由來已久。高中歷史教學生活化是指,在高中的歷史教學中更加注重歷史和現實生活間的融會貫通,通過在課堂上增加貼近學生生活的歷史內容,將歷史課本上的知識與日常生活相結合,讓歷史走進學生的生活,也使學生領會到歷史就在身邊,只要留心生活,處處都有歷史的影子,這樣就能感受和理解到歷史的趣味與意義,使學生最終運用所學知識,能站在歷史的角度上分析問題。
高中歷史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成功,可以推廣至其他科目,從根本上改變我國的教育模式,并且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占課堂的主導地位,對于學生采取“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學生更多的是被動的讀、寫、記,這種學習方式甚是枯燥乏味,而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是讓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教師通過教學方式的改變,最終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效果。如,教師在歷史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穿插某個歷史事件中的小故事,學生可以通過小故事聯想到當時的歷史環境,這種趣味的故事可以激發學生連鎖記憶的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
(一)教學內容的選取
在生活化的教學中,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教學內容的選取,怎樣的教學內容才能適合生活化的教學,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新課程標準改革要求,教科書不再是唯一的教學資源,也就是說教師與學生可以在課外找尋部分的學習內容。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找尋生活中與歷史有關的事件,總結歸納后在課堂上與其他同學進行分享。首先,這種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其次,可以使學生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掌握其他的歷史知識;再次,可以鍛煉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與口才。或者在歷史的課堂上開展時事政治熱點的討論,通過對當下政治熱點的討論延伸出歷史上相近的事件。
(二)教學模式的改革
生活化的歷史課堂已經將傳統的教學模式打破,傳統的模式即“教師教、學生學”,新的模式需要教師與學生間進行頻繁的互動,更需要學生發揮積極主動的作用,由學生選取教學內容、設計教學環節、生活化教學語言。或者在教學中,教師添加情景教學模式,將歷史事件還原在學生眼前,如利用多媒體的手段搜集歷史圖片或歷史題材的電影,或者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參觀歷史博物館,即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又開拓了學生的視野,所以這種教學模式更易被學生理解與接受。
(三)教學環境的創建
教學環境包括學生實際的上課環境也包括教學的語言環境。如果學生可以在社會生活和校園生活為背景的歷史教學環境中學習,會大大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學生可以在一種詼諧的語言氛圍中學習歷史,也會大大增加學生的記憶水平。在易中天的“品三國”中,他以獨特的嗓音和詼諧的語言使觀眾重新認識了三國。如,易中天曾經講過這樣的一段,劉備曾經說過:“魯肅來討還荊州,劉備用孔明的計策裝哭”,魯肅說:“劉使君,別哭了,我這有餐巾紙。”這樣詼諧幽默的語言使觀眾印象深刻地記住了這段歷史。歷史教師可以借鑒百家講壇的這種生動、有趣、幽默的語言形式,將這種語言表達形式應用到實際的課堂中,將課堂中的內容生動地、直觀地、通俗地展現給學生,讓學生在一個快樂的課堂中學習,讓歷史課堂成為高中生釋放壓力的場所,也讓學生在歡聲笑語中掌握知識。
綜上所述,生活化教學對于高中的歷史課堂起著積極作用。雖然現有的教育標準未對生活化教學作出規范,但是生活化教學的意義良多,是未來教學模式發展的必然趨勢,并且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也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歷史文化水平。
[1]楊波.談談高中歷史教學中加強生活化教學應注意的問題[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4(12):19-20.
[2]余少良.談談高中歷史教學中加強生活化教學應注意的問題[J].新課程學習:下,2015(2):29-31.
·編輯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