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瑋(甘肅省金昌市金川區八冶一小)
談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張正瑋
(甘肅省金昌市金川區八冶一小)
興趣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倡導,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充分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在一個自主而富有個性的學習活動中,讓學生輕松愉悅地學習數學,盡情徜徉在數學的世界中,從而體會數學的使用價值及學習數學的無窮樂趣。
數學;興趣;生活;游戲
新課程標準對于小學數學課堂,提出了“使學生具有學習數學的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達到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必須重視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并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那么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小學生的思維水平和思維方式受年齡限制,他們認識事物和接受知識的能力還不夠強,需要通過老師正確的引導,耐心的說教,由易到難地教學,尤其是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相對抽象的數學知識在理解和接受起來不是那么容易,那么就更加要求我們的老師要將課本知識融入生活,用生活中淺顯易懂的實例來解釋和闡述相對枯燥難懂的數學知識。搭建起課本知識與日常生活之間的橋梁,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生活,運用日常生活知識來解決數學難題的興趣。例如,在小學一年級數學加法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展示在綠綠的草原上,一群小羊正在歡喜地吃草。當非常喜歡動物的小學生看到這樣一個有趣的畫面時,他們就會情不自禁地融入學習生活情境之中。他們便會認真觀察,細心發現,于是便有多種算法。有的學生說,左邊的5只羊加上右邊的7只羊,一共有12只羊;而另一種答案是4只小羊羔加上8只大羊;另外,經過提示,還有小朋友答道在湖邊吃草的有12只,在樹下休息的有3只;還可以分為站著的和躺著的;遠處的和近一點的等等。通過這種情景教學,讓老師跟學生之間有互動,有交流,讓學生感受到不同的角度感受到數學的魅力,極大地提高學生參與表達、積極思考等數學活動的興趣,開放學生的思維。
在教學中,我們往往注重數學的實用性,而缺少對學生主體精神上的關注。由于小學生的個人意識還比較淡薄,缺乏自我把握的意識,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的自由精神難以得到尊重。實施小學數學游戲化教學便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學習數學的趣味盎然。因此,只有老師作為引導,積極的推進學生感興趣的數字型自由游戲教學,才能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新知識,使數學教學課堂變不再枯燥乏味,隨著新的教育改革理念的深入,素質教育的大力提倡,為學習減負口號的加強,積極主動推進游戲化教學變得更為重要。在學習“人民幣的認識”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生活情景,像超市購物情境。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類,劃分成多個小組,并且使學生假扮成顧客與營業員。在模擬的超市工作中,需要考察營業員收錢與找錢的速度和準確性,同時還要考察顧客用錢的合理性,保證能夠購買到自己所需的商品。所以,教師通過情景創設的方法,能夠更好地使學生利用數學知識,并應用在生活當中。
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可以讓學生更加高效地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說對學生的學習效果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當我們深處嘈雜的環境時,是不可能集中精力學習的,更不用說感知和接受能力還未得到全面發展的小學生了。因此,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非常關鍵。首先,從教師的角度來說,教師應當充當好組織者和掌控者的角色,努力將數學課堂生動化、形象化,主動融入教學課堂,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其次,引導學生正確地對待數學這門學科,改變刻板印象,一方面認識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更要讓學生感受到主動學習數學知識的樂趣;最后,可以通過課前課后指導、成立學習興趣小組、開展合作學習等形式,力爭營造積極向上、活潑快樂的學習氛圍,培育小學生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
現階段,在小學數學教材當中,大部分的“做一做”練習題目內容都是模仿練習。這種練習的方式就是利用模仿練習來使學生自主進行挖掘,并且全面思考進行理解,理解解題的詳細思路,最終找出適當的解題方法,深入掌握與鞏固所學知識,這也是學生知識內化的重要過程。在小學數學“三角形的特性”的教學過程中,關于“任意兩條邊的和大于第三邊”這一原理的練習設計。首先,可以設計基礎性題型,例如:以下各組線段可以圍成三角形的是()A.6 cm 8 cm 7 cm B.3 cm 6 cm 9 cm C.1 cm 6 cm 10 cm;其次,教師可以設計發展型的練習題,這種練習題主要是考查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并在鞏固知識的前提下開展強化和運用訓練,使學生能夠加深記憶。最后,教師可以設計提高型的練習題,也就是拓展練習,這種練習題能夠真實地展現學生的創造性與思考性,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知識技能,延伸課堂的知識。
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設計課堂練習的過程中一定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不應該注重題型的難度,而且不能夠過分地重視強化基礎的訓練。如果練習的要求相對較高,想要獲得預期效果就很難,如果練習的要求相對較低,那么就會影響優等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在設計課堂練習的過程中還應該重視題型的差異性,更好地體現出練習的層次性,更好地全面激發學生的興趣。
從人的本性來說,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甚至從某種程度上,對自我的認知更多的成功的肯定,會給自己很大的動力。不管是在學習還是生活中,當在完成某件事情之后,得到了來自他人的贊美,或者出于那件事本身的成功,對于個體的鼓勵是極大的。那么在數學課堂上也是如此,如果學生在回答出老師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時,他自己會對自己有一個肯定,會更加努力地學習,以獲得更多的肯定,同時,也會給其他同學樹立榜樣,激發班上其他同學學習的興趣。
文華章.數學學習興趣心理探究[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2 (9).
·編輯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