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春霞(寧夏鹽池高級中學)
多媒體技術讓高中英語課堂綻放異彩
馮春霞
(寧夏鹽池高級中學)
社會的不斷進步,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使多媒體技術已經走進校園。當前,一個重要的問題是,怎樣把多媒體技術與我們的課堂很好地緊密聯系在一起,讓多媒體技術走進校園,走進每位老師和同學的生活學習中。
根據新課改的要求,教師要根據實際教學整合教材,優化教學內容。而多媒體在整合教材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往常,我們一模塊的內容基本需要6個課時,每個課時之間不能很好地銜接,限制性很強。教師還是教學的主體,光憑一張嘴在課堂上顯然是勢單力薄。而多媒體輔助教學后,解決了這一問題。首先每單元的第一節課,我會把warming和writing整合為一節課,處理warming的時候,圖文并茂、生動直觀并且信息量大,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踴躍參加課堂討論,達到了第一節課熱身的目的,同時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能力。然后,根據學生討論過的話題,把小組內零碎的觀點整合加工寫成一篇短小的文章,在最后的15分鐘內,挑選幾篇,放在投影儀下,讓全班同學幫助查找錯誤。這樣做,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充分體現了多媒體在課堂中的實用和高效效率。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能喚起他們的探索精神、求知欲望。學生好奇心強,易于接受新事物,而多媒體是當前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東西,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就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節課是Earthquake,當時在課件中加入一段音像視頻,是關于唐山地震,學生上完那節課后感觸頗深,他們不光學到了一些地震的知識,似乎還親身經歷了一場可怕的地震。還有就是學Healthy eating,要讓學生說出哪些是健康的食物,哪些不是。雖然這個話題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不陌生,但學生卻很難表述,信息技術正好可以提供這種生動、形象、直觀、感染力、滲透力極強的教育信息,大大改善了這種情況,給出圖片,讓學生看著實物,激發了他們的興趣。周星馳主演的《長江七號》,在中學生中頗受歡迎,所以上習題課時,如果學生答對,正確答案上面就跳出一個星仔的動畫圖像,學生看得入神,做題積極性倍增。再有,有時候我會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教授英文歌曲,但歌詞部分我會去掉幾個重點單詞,學生在學歌中也鍛煉了聽力,還完成了一道完型填空題,可謂是一舉三得。
眾所周知,多媒體的一個顯著優勢就是課堂容量大,效率高。教師只需要點擊鼠標或者遙控,就可以大量輸出信息,加快了課堂節奏,增大了課堂密度,節約了大量的板書時間及學生擦黑板的次數。例如,單項選擇、判斷正誤、根據課文回答問題還有復述課文等題型。學生不再感覺到閱讀課枯燥無味,而是跟著老師的思路,看著一張張幻燈片一步一步理解文章。多媒體的容量大,還體現在語法課的教學上,語法課,知識點多且零碎,借助多媒體后,信息量增大,隨時可以給例句,不再讓學生覺得語法深不可測,一團亂麻。例如,there be句型,初中時已經做過簡單的講解,但進入高中后,there be句型有了很多新的用法,其中有一條是there be句型中的be動詞可以替換成其他動詞,這些替換詞有:come(來),develop(產生),exist(存在),fall(落下),follow(跟隨),happen(發生),lie(躺著),live(住著),occur(發生),remain(還有),rise(升起),stand(站著)等。我把這些詞歸納后,每個詞給出一個例句,讓學生揣摩然后學會自己運用。例如,
1.There lived a rich man.這兒以前住著一個富翁。
2.Then there came a knock at the door.然后有人敲門。
3.There followed a terrible noise.然后是傳來了可怕的聲音。
there be句型還有一些其他的特殊用法,歸納總結以后,給學生相應的例句,節約了課堂上的板書時間,且信息的輸出量大,所以多媒體在語法教學中的作用是顯著的。
在很多中國學生的概念里,英語是個空洞的詞,有相當難度,其主要原因是缺乏良好的語言環境、缺乏英語原材料等。為了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就要給學生提供能進行言語實踐活動的自然情景和教學情景。傳統的教學無法營造一種真實的語言環境,但多媒體能提供聲音、畫面、人物、情景,使學生置身于語言環境中,產生一種運用英語的激情,學生由被動地接受信息轉化為積極參與語言交流,從而改變了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為學生的口語交際提供了展示平臺。例如,在人教版第三模塊第三單元的“Million pound”中,本身這單元沒什么知識點,只是要學生了解一種文學形式,所以我沒有采用常規的教學,沒有讓學生讀課文、回答問題和做練習題,而是利用晚自習時間讓他們觀看了《百萬英鎊》這部電影,直觀的影像圖片當然要比枯燥的文字好很多,看完后直接讓他們用英語寫觀后感,這樣一堂課,學生收獲頗豐,既學習了課文,又鍛煉了聽力,更重要的是增加了他們學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何樂而不為呢?
信息時代的特點就在于信息傳播的廣度和深度。作為一名高中教師,不斷學習專業知識,提高業務能力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我也曾為了改善課堂氣氛做過很多嘗試和努力,如,研究教材、潛心備課,但時間久了總有種疲憊和吃不消的感覺。花費時間創設的情境還是比較單一和死板。久而久之,學生也對之漠然、興趣寡淡,而利用多媒體網絡資源后,我可以借鑒其他同行的一些想法和建議,經過加工,集眾人智慧于一體,不光我受益匪淺,學生也不再感到上課內容和授課形式千篇一律。所以作為新時代的老師,網絡不光改變了我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讓我在工作中一點一滴的積累,一步一步地成長,讓我感受到了進步的喜悅!
總而言之,多媒體技術進入高中英語課堂,猶如春風細雨,讓人煥然一新!為我們的英語課堂提供了一個更高的平臺,注入了活力。多媒體技術能使英語學習的情景創設更加精彩、豐富和直觀。顛覆了我們傳統的聽說讀寫教學模式,增加了學生興趣,讓我們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進行討論、思考和練習,并且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和表達的良好習慣。多媒體技術,讓我們覺得世界就在腳下!
唐丙午.高中英語多媒體教學讓英語課堂綻放精彩[J].新課程:中,2015(7).
·編輯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