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才
(吉林省教育科學院 吉林 長春 130022)
?
實施精粹教育與提升基礎教育整體質量壯麗的圖景
——讀《精粹教育之路》
劉新才
(吉林省教育科學院 吉林 長春 130022)
2010年出臺的《教育規劃綱要》和2015年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三五”規劃建議,皆強調要提高教育質量,而在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常態背景之下,該如何提高教育質量呢?《精粹教育之路》正是著眼于當下變革時期的基礎教育,結合吉林省雙遼市基礎教育改革取得的成功經驗,用實例的方法論證了精粹教育之路的可行性。
《精粹教育之路》一書由雙遼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整理編輯,并于2016年出版,主編為吉林省雙遼市教育局局長高文軍。全書分為上、下冊,收錄教育精品成果153個,共計70多萬字。該書不僅是吉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重點資助課題“實施精粹教育,促進基礎教育質量整體提升相關問題的研究”和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教育部規劃課題“校本科研引領和促進基礎教育質量提升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也是其重點實驗區的區域專項重點課題“精粹教育促進區域教育質量整體提升的研究”成果,更是雙遼市教育局與所有學校在職能管理與教學教研、班級管理等方面進行精細化研究的實踐成果。
《精粹教育之路》一書共有五章,整體呈現了這教育局統籌管理、學校的科研探索和治校經驗、教師的教學思考和實踐三個方面的風貌。第一章“課題統籌、頂層設計”中展現了雙遼市教育局對區域主導課題的統籌管理,明晰了精粹教育思想的核心和宗旨,明確了精粹教育研究的目標和內容,詳細敘述課題研究開展的過程及獲得的理論和實踐成果。第二章“精細管理、治校方略”中涵納雙遼市教育局人事、基礎教育等職能部門的管理經驗和24個學校的管理策略和治校經驗,其中學校層面的經驗論文主要闡述校本化精粹教育主題教研活動的實施途徑,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和引領作用。第三章“課改探索、科研視角”包含了雙遼市26個學校在教學管理精細化研究、校本教研科研實踐研究以及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等方面的科研探索,獲得一些操作性較強、符合自主合作探究精神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方法。第四章“精粹教學、課堂經緯”和第五章“教學平臺、師路心語”,分別收錄了40份教師科研論文和50份教師教學反思、教育隨筆及教學設計,匯集了這些教師在教學、班級管理、德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該書結構安排合理、邏輯性強,各章節的內容緊密相連又相互補充,通過匯集整合教育科研優秀成果,從多個角度闡釋了區域主導課題研究過程中每個層面的成果,充分彰顯了優秀教育人的學習力和反思力,折射出教育系統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對于全面了解精粹教育思想、擴大精粹教育的研究視野、提高區域內研究人員的鉆研熱情和能力具有典型示范作用。
(責任編輯:平和光)
劉新才(1972-),男,山東文登人,吉林省教育科學院副研究員;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