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禎
(甘肅省隴南市盧河鄉九年制學校 甘肅隴南 746000)
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性教學對策探析
張 禎
(甘肅省隴南市盧河鄉九年制學校 甘肅隴南 746000)
初中是我國的義務教育階段,也是重要的一個階段,初中的數學,無論在各個省份的中考中,都是至關重要的,甚至決定了一個孩子上什么樣的的高中。所以,初中的數學課堂教學就顯得格外重要,對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探究也備受專家和學者的重視。
因材施教 激發興趣 駕馭教材 把握角色
數學是一門理科類學科,考驗的是學生的理性思維,它不同于語文等等學科的死記硬背。在應試教育的事實下,數學成績的提高就要求學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并且學會舉一反三,真正的吃透知識點。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老師說了,學生真懂了,才叫有效。初中課堂的有效性教學取決于方方面面。結合我多年的教學經驗,我從以下幾個方面淺談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性教學對策,希望給同行帶來參考。[1]
1.課堂針對性提問
因材施教是每個教育工作者都能明白的道理,要做到因材施教,就需要老師了解學生的基礎。制定合理目標。在課堂教學時,適當提問,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盡量提問簡單的題目,如果答對了,就給予表揚,激發他的信心,然后進一步提升問題的難度,讓他在回答問題的時候無形的提高自身的成績;如果學生回答錯了,老師要加一步有誘導,給予學生思考的思路和時間。對于基礎好的學生,我們我們應當提問難一點的問題,甚至是他們一定回答不出來的問題,這樣就能讓他們明白自身還是有不足的的地方,好好努力。以求精益求精。而對于基礎中等的學生,更要格外注意,基礎中等的學生,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如果指導得當,就可能上升到尖子生行列,但是,如果老師對中等學生缺乏關注,就可能步入到學困生一列。
2.目的性隨堂演練
對于每個學生在平時考試中,都要給他們確定一個可行的目標,要點不是學生的名次,而是成績的上升,但是對于成績的上升不以分數作為參考因為每一次試卷難度都是不盡相同,所以,我們要以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程度作為衡量指數。而關于考試,除了學校統一安排外,老師最好進行隨堂考試,成績批改老師做到心里有數,但不公布,這樣就能有效的檢測出學生掌握水平,防止有些學生考的好是因為近期的有準備的復習,至于對隨堂考試的理解,我是這樣認為的,課堂一半時間上課,剩下時間讓他們通過個別題目的考試化練習對剛才的知識點進行鞏固。所以說,隨堂考試就是課堂的縮影。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初中孩子們學習的第一動力,而初中數學是門很特別的學科,就是它的趣味性很強,但是它的趣味性,不易被老師們利用好。為了避免數學課堂中枯燥的教學,有時候需要老師們將課堂知識進行有趣的演示,不僅能取到很好的效果,減緩學生上課壓力,還能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就我在教學中實例,在上到幾何學時,我會要求他們聯想教室里實物,進行學習幾何性質。例如我們在講《圓周角》這一課,我讓讓學生準備一根橡皮筋,在同圓中探究一條弧所對的圓周角有無數個,然后再用皮筋探究按一定標準將這無數個圓周角進行分類,探究他們之間又有怎樣的關系,這樣簡單的動手操作能讓學生在操作中體會分類思想及探究性學習方法。有時候,我還會引用一些故事加強他們的記憶,為了方便他們記住一些數學知識點,我經常會編一些搞笑的歌謠,在課堂上和他們一起互動,創造一個愉快和諧的課堂。
當下的數學教材基本是嚴謹的,合理的,符合大眾的。因為地區的差異,教學環境的不同,每個學校的生源素質層次不齊等等原因,所以,標準教材不是符合每個地區、每個學校的要求。這就需要老師能夠很好的駕馭教材,優化教育內容。
對于書本中的實例,老師要選擇性讓學生去練習,老師應當注意,不是每一個題目,都是適合自己的學生。記得我從前在一個山區支教時,課本是采用的是人教課本,當時上到組合體的時候,為了試探學生的基礎,我用的是課本上的練習題,題目是讓學生求冰淇淋蛋筒的牛奶填充物。學生的解答讓我啼笑皆非,因為他們不知道冰淇淋蛋筒下半部分圓錐體里面有沒有填充牛奶,原因是他們是山里的孩子,不知道冰淇淋蛋筒是什么。這只是一個簡單的的實例,教學中還有其他這樣的實例,所以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把握好教材,駕馭教材,教材只是個綱領,老師按照其教學要求無可厚非,但是不能循規蹈矩的按照它的教學方式、教學設計。在內容安排上,可以調動一下,要讓自己學生更好的吸收。很多老師喜歡補充超綱知識,以讓他們決勝中考,尤其是數學的自身特點,如果掌握了超綱知識,在數學解答過程中,是簡單明了的。但是,由于學生自身差異,學校生源素質不同,老師們不要可以模仿 別的學校,別的班級,不然只會適得其反。[2]
現在的教學背景不同于以往,新課改背景下的教育,更注重于學生的綜合能力,強調課堂角色。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也應當遵循當前背景下的教學理念,這就需要老師明白,自己不是演講家,學生不是聽眾。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老師做到自己的義務,完成自己的任務,換句話來說就是,引導學生、幫助學生,讓學生懂。很多老師覺得自己上課很細心,很詳細,就是取不到好的教學效果,歸其原因是,老師在意的是自己講課過程,忽略了課堂的主角是學生不是自己的這一事實。老師應該讓學生化被動為主動,積極在課堂上發言,擺脫角色壓力,告訴他們,暢所欲言,敢于疑問。在課堂教學中,很多學生害怕老師,怕自己回答錯誤或者所提問的的問題價值不高,只好將自己嘴巴閉上,做一忠實的傾聽者。慢慢的,不懂得就越來越多,逐漸成為了學困生。老師平時教學中,應當注重每一個孩子的提問,肯定他們在課堂中的地位。明確自身,自己是知識引路人,而不是學生的操控者。[3]
新課程倡導“讓每個學生得到發展”。要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獲,關鍵還在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綜合我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策略和現狀,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需要我們不斷提升自身素質,不斷摸索,勇于實踐,采用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時間,取得最優的教學效果,努力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真正使有效教學的理念服務于我們的課堂教學,使學生在課堂數學學習上有著真正的突破。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個需要不斷探索、不斷提高的課題。是每一個初中數學教育工作者應當重視的問題。
[1]周麗.淺談初中數學學習的誤區[J].初中教育指導報,2014(05):14-15
[2]王雙全.中學生教育的有效性探究[J]中學生教育文壇網(初中數學版),2011(01)
[3]張浩.提高農村數學教育的有效方法[M].廬江教育網.2015.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