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辰
(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及電氣工程學院 上海 200240)
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課程體系研究
馬云辰
(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及電氣工程學院 上海 200240)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課程是大學教育中的重要課程,專業課人數在逐年增加,其逐漸成長為我國的熱門專業,受到很多學生的喜愛。在該課程中,主要涉及到電力電子技術、計算機等技術與機電一體化技術等,該學科的綜合性較強,為了構建專業課程教學體系,實現理實一體化,對于打造應用性、專業性人才具有重要意義。為此,本文就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進行了分析與探究。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 課程體系 構建
社會的發展與進步,電氣科學發展水平得到不斷提升,電氣工程專業將通信技術、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與自動化操作技術緊密聯系在一起,成為重要的橋梁。新時期,為積極影響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戰略,應建立更為完善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課程體系,以培養應用性、實用性人才為基本目標,打造更為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以就業為導向,強化市場型人才的培養,以促進社會各個領域的進一步發展。
在信息技術與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電氣工程的相關知識點被應用到各個領域,為各個行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具有很強的工程性、實踐性,主要包含電工理論基礎、電氣裝備制造和應用、電力系統運行和控制三個部分[1]。學科間具有很大的聯系,穿插能力強,進而形成了一系列的電力電子技術、納米電工技術和超導電工技術等。目前從行業發展現狀來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技術逐漸滲透到各個領域,已經成為行業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為了滿足時代的需求,加強對應用型、實用性人才的培養是重要目標,不僅僅要求人才要具備一定的電氣理論知識,還要掌握相關的操作技巧,這是對人才的必然要求。傳統的專業課程教學還存在著諸多的不足,教學方法、教學理念等都相對滯后,進而影響專業課程教學質量,面對此類問題,應充分結合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課程的實際特點,打造更為高效、專業的教學課程體系,進而實現專業課程優化配置的不斷提高。
1.以就業為導向,加大實訓力度
教育是我國發展的重要根基,只有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才能為社會各個領域提供重要的人才資源[2]。面對當前人才競爭激烈、就業難的境況,應以就業為導向,在課程體系構建中強化對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以實訓為重要導向模式,讓學生充分體現電氣工程與自動化技術操作的流程,大大增強學生的執行力。在現代專業課程體系構建中,為了實現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的實效性,應以就業為前提,及時將與電氣工程相關的職業元素應用其中,根據行業要求來制定科學的就業方案,設置課堂教學情境,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自由發揮,進而實現學生電氣工程專業素質的全面培養。為了服務就業,高校應建立實訓基地,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與職業思維。
例如,為了凸顯專業課程的創意性,應將電氣設備的相關技術作為一個重要的項目去經營和看待。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分別負責市場調查、設備操作與技術應用等工作,將其設定為職場環境中的一項業務,最終需要師生共同參與評價。
2.實施校企合作,重視職業訓練
社會各個行業的發展,對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斷增加,為了培養更為職業、專業的人才,應積極開展校企合作模式,使得高校與企業間建立合作關系,企業要為高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學生提供職業性的訓練平臺,對學生職業素質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校企合作機制的實施,能讓學生認識到最為先進、最為前衛的電力系統環境,及時了解自動化技術、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的實際操作流程,讓學生進入到企業內部實習,由專門的技術老師進行引導,能讓學生快速的融入到職場環境之中。此外,企業在獲取人才方面更具優先權,專業的實習生表現優異的可留用,能大大節省人才招聘的精力[3]。
3.優化學習實施,輔助實踐學習
為了實現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的實效性,完善現有的學習實施是必然要求,只有具備足夠的學習設施與條件,才能豐富課程體系的內容與資源,建立電氣設備的實踐模擬基地,為實踐學習的開展提供基礎。對實踐學習所需的電氣設備、操作工具、模具等及時進行補充,可加深實踐力度,同時再將理論課堂搬到實踐模擬基地,進而實現理實一體化學習,進而實現課堂學習體系的不斷完善。
綜上所述,為滿足現代社會的發展需求,必須加強對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人才的培養,在日常的教學中應注重理實一體化學習模式的應用,注重培養與鍛煉我們學生的職業素養與個人品性,旨在為電氣行業提供更為高素質的人才,是當前大學專業課程學習的重要內容。
[1]黃文力,苗滿香.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課程體系的改革[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4:164-167.
[2]張志剛,瞿曌,殷科生,馮婉.大工程觀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課程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3,08:44-46+49.
[3]譚博學,張存山,孫賢明,趙霞.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4,33: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