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婉玲
(福建省泉州市外國語中學)
生態模式下的高中英語課堂語法學習
黃婉玲
(福建省泉州市外國語中學)
生態課堂是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模式。在課堂上,讓晦澀難懂的英語語法學習變得充滿自我探究和小組互探的有趣過程,并通過小組展示讓學生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展示學習成果,老師再點撥,最后當堂檢測學生的掌握情況。
生態模式;高中英語語法;課堂
從高中教學來看,語法教學是課堂的重頭戲。對學生來說,語法是個頭痛的難點,規則多,單調枯燥。一堂課,老師滔滔不絕,這個規則那個點津,學生聽得暈頭轉向,似懂非懂,一到練習題,大部分學生都不懂。這是學生的苦,更是老師的痛。一節課做了充分的準備卻沒能收到預期的效果,為何?老師講得太多!老師一直在動,學生沒有真正動起來,所以我們需要生態課堂,讓學生動起來!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是課堂的學習者!老師是引導者!正所謂學生是演員,老師是導演;學生是運動員,老師是教練。角色定位很關鍵!要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課堂上要讓學生發揮自主學習的作用,在老師的引領下,提出“核心問題”,學生有目的性地先自我學習,自我探究,稱之為“自探”。學生在自探的過程中解決核心問題,在這一過程中他們充分發揮了主動性。在此基礎上,學生以四人一組的形式展開“共研”,針對自學過程中存在的疑難點相互探究,相互學習,達到“兵教兵,兵練兵,兵幫兵”的效果。在共研的過程中,老師可就學生的問題參與小組討論。“展示環節”給了學生表現自我的機會,學生興致很高,展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增強了自信心和積極性,感受到學習的成就感。老師就學生的表現進行“點撥和總結”,肯定學生的表現,再進行點睛性的小結。最后“當堂檢測”圍繞目標,檢測學生當堂所學,達到“以練測學,以練測教”的效果。
在生態教學模式下,高中語法教學變得輕松易懂,學生學習的恐懼心理沒了,學習積極性高了,課堂有效性大大提高了。以高中英語倒裝句中的if虛擬條件句為例。首先,以“If I were a kid,...”導入,緊接著用Word文檔展示了如下例句:(1)If I had money,I would buy a big house.(2)If I were you,I would not give up this precious opportunity.(3)If I had taken your advice,I wouldn’t have made a mistake.(4)If he had been there,the accident wouldn’t have happened.(5)If it should rain tomorrow,they wouldn’t go for an outing.(6)I think we could do it if we made a careful plan this afternoon.(7)If we were to have three days off,we would enjoy a very happy life.同時提出核心問題“What are the rules of if subjunction mood?”給學生5分鐘時間觀察例句,總結出該語法的規律。在這一環節重點培養了學生語法學習的重要策略——“觀察”和“歸納”。這是學生的“自探”過程,充分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緊接著給學生3分鐘“共研”,在自探的基礎上,學生四人一小組就疑難點互相探討,達成共識。在交流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互幫互助,取長補短。老師在走動的過程中給予學生必要的幫助,同時監督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到“展示”的環節,提問三四組學生代表來呈現小組共研的成果,小組意見不一,可以繼續組與組之間進行探討,老師適時地給予必要的幫助并最后總結。學生在“共研”階段,思想互相碰撞,學習更有樂趣。“當堂檢測”環節必不可少。千忙,萬忙,當堂訓練,不慌不忙。老師就語法的核心知識設計配套的練習,課堂上學生10分鐘精練,達到鞏固和檢測的效果。這算是一輪的核心知識。課堂上可設置兩個核心知識,兩輪的自探、共研,展示,點撥和總結及課堂檢測。一堂課,學生都在動手,動腦,動口,這才是真正的生態課堂。老師在整個課堂有目的性地引導課堂活動,首先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緊接著引導探究階段,當堂檢測階段,最后總結提升。老師主講時間不超過15分鐘。
一堂課,老師看似很輕松,其實課前要做好深度備課。首先要明確一堂語法課的核心知識,找準核心方法,確定培養學生語法學習的核心能力。并要設計好課堂檢測配套的練習,當堂訓練題要有一定的難度值分布,基礎題80%,提高題20%,讓學生收獲成就感。設想課堂的生成,創設可能出現的問題,課堂上把控好學生的活動,確保課堂上學生的參與度。讓學生想主人的事,讓學生說主人的話,讓學生干主人的活,讓學生盡主人的責,學生是課堂的主人。課堂上學生自主但不自由,老師放手但不放任,課堂就像風箏,線一直在老師手上。
生態模式下的語法課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了學生自我探究和小組共研的良好學習習慣。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課堂上,學生發揮了主人翁的精神,掌握了學習英語語法的核心方法,鍛煉了語法學習的核心能力,提高了課堂的有效性。
[1]劉金玉.高效課堂八講[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楊建國.高中英語生態課堂構建途徑初探[J].語數外學習(高中英語教學),2014(10).
·編輯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