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穎露
(湛江日報社,廣東 湛江 524049)
淺談全媒體時代紙媒的用戶意識
羅穎露
(湛江日報社,廣東湛江524049)
隨著全媒體時代的到來,現代科技發展推動著傳媒行業一步步走向成熟。在新媒體的劇烈沖擊之下,作為傳統媒體的紙媒紛紛尋求新出路,努力爭得一杯羹。怎樣才能與社會大眾的關系更加緊密?如何才能控制傳統紙媒客戶資源的流失?這就要求紙媒辦報者要更多地考慮用戶的需求和感受,并相應地“定制”用戶最需要的內容。只有具有強烈的用戶意識,才能更好地服務用戶,留住用戶。
全媒體時代;紙媒;用戶意識;服務意識
“用戶”一詞在企業領域常被提及,而“用戶意識”則是隨著新媒體的發展而進入新聞人視野的。
所謂傳媒的用戶意識,是指傳媒單位或傳媒工作者在具體的傳媒業務中重視對用戶的研究,以用戶的需求、體驗與立場為導向,來指導傳媒業生產。通過對用戶的全方位服務達到傳媒品牌與用戶消費綁定的目的。用戶與受眾這一提法的本質區別,就是“受”是被動的,是單向的,是信息流;而“用”則更強調傳播對象通過媒體平臺獲知的集成式的感受與體驗。可見,提高傳媒的用戶意識,就是要在實際的傳媒業務中,從用戶的角度考慮傳媒產品的生產與消費、服務問題。
用戶意識的實質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有較明確的受眾群界定,對受眾群的區分更為細化;另一方面,“用戶意識”核心重在用戶的需求、體驗和立場,這里的體驗,內涵遠遠豐富于傳統紙媒讀者的閱讀體驗。
隨著全媒體時代到來,信息傳播的歷史被徹底改寫,大眾媒體和傳播受眾的身份地位正在互換,媒體與受眾的關系被重構,即便是官媒黨報,也不得不從“我傳播你接收”的理論中覺醒。
2013年7月,南方報業確立了“深耕主業、多元開拓、加快轉型、融合發展”的16字發展戰略,著力強化以用戶為中心的互聯網思維。南方集團強調,要牢固樹立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思維,在理解用戶需求、滿足用戶需求、挖掘用戶需求、提升用戶需求的過程中創新服務理念,改進服務方式,提高服務水平,提升服務價值。
一方面,媒體要在市場化和全媒體化的環境中保持優勢地位,就必須轉變“受眾即商品”理念為“用戶至上”理念,做到平視用戶、服務用戶,真正成為用戶的媒體。另一方面,新媒體用戶也會因為對信息接收方式的慣性,在生活中各個方面主動選擇該媒體為其服務。媒體只有堅持“用戶至上”的理念,事無巨細為用戶考慮,才能在一次次的信息交換中逐漸提升用戶的忠誠度。無論如何,“用戶”都將取代“商品”成為全媒體時代的受眾理念。
(一)增加報紙服務類資訊比重
在全媒體時代,微信、微博、網站、電商遍地開花,開啟了“報網融合”的新模式。“報人”要轉型為“媒體人”,最根本的是要從觀念上轉變——“報人”不再是單純的信息供給者,而需要更多地思考如何更好地服務用戶,如何利用新型媒介實現信息的多方位傳播,擴大新聞的影響力。
在“定制”理念流行的當今,定制蛋糕、定制衣柜、定制櫥柜等十分受客戶的喜愛,商家需提前介入,與顧客溝通設計方案,為客人量身定制專屬的產品。樹立產品意識和用戶意識,也需要紙媒辦報人擁有這樣的“定制”理念,更加深入地了解讀者的切身所需。因此,定期進行基層調查,傾聽民聲民意,適時改進顯得尤為重要。
經過調查筆者,發現不少讀者都希望在報紙上增加服務類資訊的比重。因此,可考慮與物價、交通等部門緊密聯系,第一時間為用戶提供衣食住行方面的實用性生活提示與生活知識,讓用戶獲取權威性的有用信息。
周末的娛樂休閑副刊版面,可加入歌手新出的專輯推介、演唱會、歌曲排行榜等資訊,設置熱門電影評論、新書推介欄目等滿足年輕用戶的服務性資訊。還可與廣告商家合作,每期推薦各處新開張的好吃、好玩的去處;與網站合作,推薦團購網上的熱購排行,讓年輕用戶了解到與時尚最接軌的信息,拓寬目標受眾的范圍。
(二)提升用戶的參與度和互動性
信息傳播的多元化和個性化,使得當今自媒體的發展勢頭遠超傳統媒體。這是因為當今的用戶尤其是網絡用戶的參與意識正處于不斷成長和發展的階段,人們渴望“發聲”,實際上就是在向傳統媒體索求一定的話語權。如果紙媒在“全媒體化”轉型中能滿足用戶的發聲需求,將會更加受到用戶的喜愛。
與此同時,在全媒體時代,技術條件已經不再是限制,微信報料、轉發視頻僅僅是動下手指頭的事。對需要源源不斷新聞素材的傳統紙媒而言,提升用戶的參與度和互動性,借助他們的力量來挖掘新聞原材料,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掌握主動權。
另外,社會網絡媒體的出現增強了人們的分享欲望,如果用戶認為是好的信息,他會有保存后分享或直接分享給他人的沖動。高質量的信息、面面俱到的互動體驗,將使得用戶越來越熱衷于分享,從而創造出巨大的營銷價值。
在《湛江晚報》多次的大型策劃報道中,均非常注重和用戶之間的互動。例如,前段時間推出的“徐聞菠蘿價低傷農”系列報道中,全媒體編輯一個個收集在新聞評論中留下電話的讀者信息,記者為當地的菠蘿果農和讀者用戶牽線搭橋,提供供銷信息,讓用戶既吃上新鮮價廉的水果,又幫助農戶解決心頭大事,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傳播效益。
在全媒體時代的大環境下,媒體包括紙媒,已經從單純的信息提供商向集成式的大眾服務平臺轉變。這也意味著,原來媒體眼中的受眾如今已不再是簡單的“受”的概念,而成了左右傳媒生態、決定紙媒興旺的衣食父母。因此,紙媒辦報者必須增強用戶意識,服務好受眾。只有用戶“用”得好,才會心甘情愿地留下來成為固定受眾,這才是在與新媒體激烈競爭中穩定客戶源的最重要途徑。
[1]周志懿.媒體的用戶意識[J].青年記者,2012(1):45-46.
[2]李強.從內容為王到用戶至上[N].南方日報,2014-10-23.
[3]趙云龍.“全媒體時代”受眾需求特點及其傳播對策分析[J].赤峰學院學報,2011,27(5):116-118.
G206.2
A
1674-8883(2016)15-02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