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娜
(南方日報社,廣東 廣州 510000)
“互聯網+”時代下的區域經濟新聞寫作報道研究
趙曉娜
(南方日報社,廣東 廣州 510000)
在“互聯網+”時代,順應網絡的發展潮流是區域經濟新聞寫作報道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寫作報道方式的創新成了區域經濟新聞的未來發展趨勢。本文主要以《青島日報》《西藏商報》《大河報》和《新文化報》的經濟新聞為例,對“互聯網+”時代下區域經濟新聞寫作報道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及新聞寫作報道的發展對策進行了研究。
“互聯網+”;區域經濟新聞;寫作報道研究
隨著信息社會的不斷發展,“互聯網+”已經給很多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在線旅游以及在線影視都可以看做是“互聯網+”的產物。在“互聯網+”的沖擊下,傳統的新聞行業也發生了一定的改變。由此,我們需要對“互聯網+”時代下的區域經濟新聞寫作報道進行研究。
“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對區域經濟新聞寫作報道的影響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豐富了人們了解日常新聞的途徑,受新媒體的沖擊,人們對新聞時效性的要求更高。[1]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展,快餐式新聞產品的出現使新聞報道呈現出了消息源復雜、真假難辨的特點,新聞背后的信息成了人們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因此,在“互聯網+”的發展格局之下,區域經濟新聞寫作報道要對新聞進行深度挖掘。
(一)經濟新聞報道總量有減少的趨勢
為了更好地對區域經濟新聞進行研究,我們選取了多份區域性報紙作為研究對象。不論是《青島日報》還是《西藏商報》,經濟新聞報道總量呈現出逐步減少的趨勢。以《青島商報》為例,2007年該報的經濟新聞數量是146篇,經濟新聞在報紙新聞總量中占比18.42%。但是到了2012年的時候,同2010年相比,該報經濟新聞報道的篇數減少了62篇,報紙中甚至出現了廣告占據整個版面的現象。[2]《西藏商報》中經濟新聞的數量也呈現出逐年下降的趨勢。對經濟新聞報道總量減少的趨勢進行分析可以發現,經濟新聞報道總量減少會帶來這樣的一種結果,就是區域經濟新聞的信息承載量變小。在“互聯網+”時代之下,人們獲取新聞信息的渠道更為便捷,各大門戶網站以及一些手機公眾微信號都可以成為獲取新聞消息的媒介,傳統報紙新聞信息的承載量表現出減小的趨勢。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加速新聞受眾群體的流失。在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競爭激烈的格局之下,經濟新聞信息承載量的減小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區域經濟新聞的競爭力。
(二)區域經濟新聞報道的角度較為單一
一些地區性報紙是黨報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一些區域經濟新聞的新聞來源往往是政府部門。這就使得一些區域經濟新聞在寫作報道的過程中出現了報道角度單一的問題。這些區域經濟新聞報道往往只是單純從行政部門的角度出發進行報道,表現出了羅列數據、下達指示的特點。筆者研究的幾份區域性報紙中均出現過這樣的問題,來自政府機構的官方硬新聞在區域經濟新聞中占據了大量的篇幅,與民生有關的經濟新聞數量寥寥無幾,區域性經濟新聞呈現出了缺少人文關懷的特點。在“互聯網+”時代,為了迎合新聞受眾的市場需求,一些新媒體會從民生視角出發對經濟新聞進行報道。例如,騰訊網新聞推出的《茅臺說沒漲價:“老百姓喝得起”是價格檢驗標準》,就是從民生角度對經濟新聞進行報道的體現。傳統報紙從民生視角出發的經濟新聞數量有限,區域新聞難以引起讀者的共鳴,這會對區域經濟新聞報道的可讀性帶來不利影響。
(一)區域經濟新聞要為普通市民服務
“互聯網+”時代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諸多便利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大量的不實消息。在這樣的環境下,區域經濟新聞寫作報道的責任意識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在區域經濟新聞的寫作報道之中,我們應該遵循新聞的接近性原則。新聞受眾對某一新聞的關注很多時候取決于新聞事件是否發生在自己身邊以及新聞事件是否與自己有一定的關聯。因此,區域經濟新聞應該對一些事關民生的經濟新聞進行報道。[3]除此以外,區域經濟新聞還要遵循服務性原則。這就對區域經濟新聞的編寫工作提出了較為嚴格的要求。在區域經濟新聞的創作過程中,編者對專業性術語和命令式文件綱領的運用要遵循適度的原則。經濟新聞中出現過多的政治語言以及一些普通群眾難以理解的經濟學術語,會讓新聞受眾失去關注熱情。
(二)區域經濟新聞可以與新媒體積極配合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在“互聯網+”蓬勃發展之際,區域性經濟新聞與新媒體之間的合作成為區域經濟新聞編寫報道的一種可行方式。河南省的《大河報》在區域經濟新聞的報道過程中就實現了與新媒體的融合。在區域經濟新聞的傳播過程中,《大河報》除了利用官網和手機報的形式傳播經濟新聞以外,還通過新浪微博等方式對一些重點理財咨詢進行傳播,通過與新媒體的配合,更好地滿足了受眾的需求。吉林省的《新文化報》采用與新浪、騰訊等網站合作的形式來增強自身的影響力。《新文化報》通過微博等方式收集一些與民生有關的經濟新聞,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新聞的來源。
增強新聞的親和力是“互聯網+”時代下區域經濟新聞編寫與報道需要注意的問題,與新媒體合作也是區域經濟新聞編寫報道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在“互聯網+”時代,區域經濟新聞只有與新媒體積極配合,進行深入淺出的報道,加大力度報道一些事關當地居民日常生活的經濟問題,才能更好地受到群眾的歡迎。
[1]劉羅玉.“互聯網+”對傳統電視新聞行業的影響[J].聲屏世界,2015(11):65-66.
[2]劉穎.《青島日報》經濟新聞報道研究[D].新疆大學,2013.
[3]王永建.《西藏商報》經濟報道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
G212.2
A
1674-8883(2016)15-02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