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峰 冉順娟
(1大足日報社,重慶 402360;2重慶市廣播電視技術中心,重慶 402560)
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標題制作
張 峰1冉順娟2
(1大足日報社,重慶 402360;2重慶市廣播電視技術中心,重慶 402560)
標題是每一篇報道的眼睛,標題制作的好壞能直接決定一篇報道傳播效果的優劣。新媒體時代帶給受眾一個海量的信息世界,人們的閱讀習慣開始向“淺閱讀”和“碎片化閱讀”轉型。標題作為人們閱讀內容的第一篩選對象,在整篇報道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傳統媒體在與新媒體融合的過程中,要注重對標題制作方法的探索和創新,以迎合讀題時代人們選擇性閱讀的需要。本文通過闡述新媒體標題制作的技巧,討論傳統媒體向新媒體學習標題制作方法的重要性,研究新媒體背景下傳統媒體標題制作的變化,并指出傳統媒體在向新媒體學習標題制作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供廣大同行參考。
新媒體;傳統媒體;標題
無論是新媒體還是傳統媒體都要求報道標題具有準確性和生動性,這是一篇完整報道獲得良好傳播效果必備的基本條件。然而,新媒體背景下,報道的標題需要更為生動和具體,來吸引人們的眼球,獲取更多的關注,并收獲良好的傳播效果。傳統媒體一味注重標題對報道內容的概括性和完整性,將會在如今的“讀題”時代落于競爭的下風。傳統媒體應努力學習新媒體標題制作技巧,形成良好的傳播效果,并借助其公認的權威性,不斷提升社會影響力。
(一)充分發揮新媒介技術的豐富媒體屬性,增強信息感染力和豐富性
新媒體依托日益革新的新媒介技術,充分考慮受眾對信息獲取的時效性、便利性、互動性和美觀性需求,綜合運用視頻、聲音、動畫和交互式平臺來豐富其信息傳播形式,并在標題制作方面,運用精致的平面設計方法或動態浮窗標識等,為受眾提供強大的信息感染力和視覺沖擊力。
(二)努力尋找情感共鳴點,拉近心理距離
在標題制作時,新媒體格外注重制造與用戶的親密關系,研究用戶的心理特征,努力尋找情感共鳴感,在激發用戶認同感的同時拉近與用戶的心理距離,并鞏固用戶的忠誠度。另外,新媒體的載體普遍具有較強的社交屬性。合理使用一些更為口語化的表述方式,能讓人們在對其信息內容進行傳播的過程中更為親切和隨意。
(三)善于運用網絡流行詞句,凸顯時代特色
網絡流行語言是經過廣大網民篩選后所提煉出來的精華詞句,能夠以個性十足而又生動風趣的形式獲得更多青年網民的青睞。在標題制作時,新媒體常常會在信息標題中添加網絡流行語言的元素,凸顯濃郁時代特色的同時,吸引更多用戶的駐足停留。
傳統媒體經過長期的發展,形成了自說自話的困局,其傳播理念長期被“我要說”和“我能說”所禁錮。這樣就很容易造成信息內容空泛、庸俗、呆板等問題,也必將被互聯網的大浪所湮沒。新媒體注重受眾的視聽感受和反饋意見,找準為大眾提供及時、豐富、有效信息的服務定位,以實現更好的傳播效果,收獲更佳的市場經濟效益,進一步促進自身的發展和完善。這是在新媒體環境下的一種良性循環的發展體系。傳統媒體要想在競爭中不落下風,首先要從學習新媒體標題制作技巧做起,樹立標新立異、內容為王和用戶至上的服務理念,才能獲得大眾的認可。
(一)越來越口語化
傳統媒體在向新媒體學習標題制作過程中呈現出標題口語化的趨勢,這與人們閱讀習慣的改變有關。新媒體環境下,人們的“快餐式”閱讀方式,要求傳統媒體在語言表達上更為直白和通俗,省去人們對文縐縐的信息內容進行反復琢磨的環節。另外,讓不同文化層次的讀者都能夠輕松閱讀、一目了然,也是一個主要目的。
(二)網絡熱門詞句頻現
網絡熱門詞句頻現是傳統媒體向新媒體學習標題制作技巧的一個重要表現。過去,“雷人”“給力”“拍磚”“必是極好的”等一系列網絡熱門詞句都是與傳統媒體相隔絕的,如今卻能頻繁出現于傳統媒體的標題當中。這不但增強了版面的時尚度和趣味性,也能增加人們對傳統媒體的關注度。
(三)長標題越來越多
傳統媒體歷來所追崇的標題簡潔化和規范化理念,正在被新媒體的標題制作思想所打破,為滿足標題口語化和網絡熱門詞句的植入要求,傳統媒體在進行標題制作的過程中,更為注重信息內容的直白表述、容易理解和便于傳播,自然報道的標題被拉長的現象就越來越多。
(一)剔除刺激、煽情和媚俗的成分,崇尚信、達、雅
信,就是要講求真實誠懇,文要對題;達,則是要求語句通順、語意順暢;雅,便是要字詞典雅,有文采。傳統媒體向新媒體學習標題制作時,要剔除刺激、煽情和媚俗的成分,對所用字詞反復推敲和斟酌,在直白地抒情達意的同時,努力調動多種語言要素來制作極具詩意的標題,形成獨特的吸引力。
(二)使用具有畫面感和故事因素的標題
傳統媒體的標題制作要注重對標題形象的塑造,多使用具有畫面感和故事因素的標題,這樣才能使傳統媒體在有限的版面中表達出其編輯意圖,給受眾留下無限的想象發揮空間。那種故弄玄虛和嘩眾取寵的“標題黨”,很快就會被人們所厭倦和無視。
(三)抓住社會熱門事物事件本身,找準新聞眼
網絡時代背景下,傳統媒體在制作標題時要抓住社會熱門事物事件本身,找準新聞眼。傳統媒體的信息采編和編輯人員,都要注重對社會熱點話題的關注,培養敏銳的洞察力,通過比較分析、提煉總結和換位思考等方法來揭示報道事物事件的深刻內涵和發展方向。傳統媒體在制作標題時要避免標題涵蓋面過空、過大、過泛,使標題制作落入俗套,而要通過對事物事件本質的思考和分析,找準新聞點,充分發揮好其正面輿論引導作用,盡好傳統媒體人的本分。
新媒體環境下,傳統媒體要不斷開拓創新,努力學習新媒體標題制作的方法技巧,善于運用新媒體的編輯思維,讓標題喜聞樂見。作為具有一定社會公信力的母媒體,傳統媒體要把握好時代的脈搏,樹立起責任意識,避免向低俗化和庸俗化發展,發揮好對社會輿論的正面引導作用,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貢獻力量。
[1]張恒軍,孫冬惠.網絡新聞標題的語言特色[J].新聞界,2011(12):86.
[2]王翠榮.紙媒微信平臺新聞標題的創新實踐及存在的問題探析[J].寫作(上),2015(11):37.
G213
A
1674-8883(2016)15-024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