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德明
(溫宿縣廣播電視中心,新疆 溫宿 843100)
略談縣級廣播電視臺輿論引導水平的提升
曾德明
(溫宿縣廣播電視中心,新疆 溫宿 843100)
盡管縣級廣播電視臺是新聞宣傳的最基層單位,但它與上級媒體有一樣的屬性,必須在新聞宣傳中始終堅持黨性原則,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堅持提升輿論引導水平。本文將立足縣級廣播電視臺的基本特征,探討其輿論引導水平的提升途徑,希望能為縣級廣播電視臺加強輿論引導提供借鑒。
縣級廣播電視臺;輿論引導;提升途徑
廣播電視臺是影響力最強的傳統主流媒體,是黨和政府報道重大主題、傳播政策方針、展示經濟發展成就、宣傳民生實事成果、實施建設性輿論監督的一個重要平臺,是重要的構建健康、和諧的社會輿論氛圍的工具。如今,縣級廣播電視媒體的受眾市場不斷被新媒體分化,其輿論引導能力逐漸弱化,進一步提升縣級廣播電視臺輿論引導水平已經成為亟待探索的重要課題。
和其他新聞媒體一樣,縣級廣播電視臺也需找準社會定位,搞清楚主攻目標,讓節目、欄目等盡可能貼近基層實際、貼近群眾生活,嚴格遵循基本的新聞宣傳規律。[1]然而縣級廣播電視臺也有其基本特征,弄清楚這些基本特征對縣級廣播電視臺輿論引導水平的提升有重要意義。基本特征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區域性,縣級廣播電視臺與市級、省級、中央新聞媒體不同,其宣傳只覆蓋一個縣,且各縣因地理區位、人文、經濟等狀況存在差異,區位特色、發展態勢都有差異,所以它的宣傳群體具備極強的區域特色,區域性獨特。二是唯一性,縣級廣播電視臺是縣內唯一以報道該縣新聞為關鍵任務的媒體,是縣委縣政府的喉舌,匯總地方新聞。所以,它在決定新聞發布時間、處理重大新聞等方面具備其他媒體不能比擬的優勢。三是邊緣性,縣級廣播電視臺接收的各種信息源自其覆蓋的邊緣地帶,直接影響著縣級媒體,導致信息存在廣泛性、時效性的差異,且縣級廣播電視臺是大眾接受上級新聞信息的最后關口。
(一)立足基層群眾,大力彰顯地方特色
較省市級廣播電視臺而言,縣級廣播電視臺不管是技術支撐還是覆蓋范圍都無法與之相比。但它有自身的唯一性,因為受眾對身邊發生的新聞會更加關注,所以縣級廣播電視臺在地方化上有著省市級媒體無法比擬的區域優勢。因此,縣級廣播電視臺應以此為基礎,積極推出具有濃厚地方色彩的欄目。例如,百姓熱線等接地氣的欄目,它們聚焦民生,時刻關注、發現和報道基層群眾身邊發生的新聞事件。接地氣類欄目要始終堅持三貼近原則,用平民視角去彰顯親民風格,為基層群眾解決實實在在的民生問題,從而把縣級廣播電視臺打造成基層政府及群眾充分溝通和交流的平臺,成為基層群眾心中心系于民的辦事熱線。與此同時,縣級廣播電視臺要堅持把民生新聞作為主體,聚焦群眾生活、關心地方農事、發布創業信息,和基層的群眾共同求知求富,創辦對基層群眾影響力最強的節目,通過彰顯地方特色加強對基層輿論的引導。[2]
(二)加快媒體轉型,真正實現互動傳播
面對當前的媒介融合發展新形勢,縣級廣播電視臺應加快媒體轉型,從傳統媒體升級成融合媒體,充分體現新聞傳播的互動性,真正實現互動傳播。實際上,媒介融合發展指的就是縣級廣播電視臺的轉型升級過程,把自己變成融合媒體,把社會人轉化成媒介人,把傳播權力的一部分讓渡給受眾。在數字化時代,網絡世界讓用權力控制信息變得不再可行,受眾可依賴具有交互特性的數字技術輕易參與文本的生產,并表達自己的觀點,獲得一定的信息傳播權力。最近幾年,因網絡發聲形成公共輿論,進而對縣級廣播電視臺等傳統媒體造成民意壓迫幾乎已經成為慣例。特別是在社會轉型期間,矛盾錯綜復雜,各個利益群體紛爭不斷,縣級廣播電視臺更須加快轉型,完成從傳統媒體到融合媒體的轉變,主動參與數字化傳播的大格局,從而對受眾產生最大限度的吸引力、影響力。融合形態的縣級廣播電視臺勢必會把傳統的單向傳播方式轉變成雙向的、互動的傳播方式,這種互動性不再通過傳統延時的受眾反饋來體現,而是表現為數字界面下傳播主體與受眾之間的即時互動,包括受眾調查、觀眾來電等。只有這樣做,縣級廣播電視臺才能順應媒介融合發展時代受眾的新聞傳播偏好,滿足他們的傳播權力需要,從而更好地構建社會輿論,順利實施輿論引導,提升輿論引導水平。
(三)建立健全機制,提高事件應對能力
報道、引導地方突發公共事件是縣級廣播電視臺的職責之一,是檢驗其主流媒體輿論引導的重要標志。[3]所以縣級廣播電視臺務必要建立健全機制,依據正確導向、準確時事、透明公開、開放有序、管理有效的原則建立規范、系統、操作性強的縣級廣播電視臺應對地方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機制。一是建立地方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管理預案,充分發揮出收集信息以及指導、協調能力,并完善制定新聞播出預案,保證相關人員能熟悉預案處理流程;二是建立完善的應對地方突發公共事件的日常教育及培訓預案、稿件審查預案,通過多種渠道提高縣級廣播電視臺工作人員的應急處理能力,保證地方發生重大事件或遇到重要關頭時不失威、不失語,有效引導輿論;三是縣級廣播電視臺要加大支持力度,建立突發公共事件的應對技術、設備及后勤保障體系,保證相關人員能在政府啟動應急預案的關鍵時刻做到拉得出、用得上,有效掌握話語權,成功贏得主動權,為縣委縣政府作出決策、為基層群眾及時了解事實真相等提供可靠的、真實的第一手資料,強化縣級廣播電視臺的輿論引導地位,為不斷提升輿論引導水平提供可靠的保障。
縣級廣播電視臺輿論引導水平的提升是一項復合的系統工程,面對新形勢下新的任務及挑戰,縣級廣播電臺應堅持科學發展觀,圍繞縣委縣政府工作大局,堅持創新新聞宣傳方式及機制體制,增強核心競爭力,提高輿論引導能力,提升輿論引導水平,從而為本縣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強大的輿論支持與思想保證。
[1]王黎東.新媒體背景下提高基層電視臺輿論引導力的思考[J].中國報業,2015(04):26-27.
[2]劉新盛.論如何提高縣級廣播電視臺輿論引導能力[J].西部廣播電視,2015(16):191-192.
[3]喬保平,鄒細林,冼致遠.媒介融合:廣播電視輿論引導的轉型與突破[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 (03):182-186.
G229.27
A
1674-8883(2016)15-02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