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善輝
(廣寧縣廣播電視臺,廣東 廣寧 526300)
淺析縣級廣播電視臺新聞節目精品創優
伍善輝
(廣寧縣廣播電視臺,廣東 廣寧 526300)
縣級廣播電視臺是全國廣播電視新聞宣傳體系中的基礎部分,它是最接近百姓生活的廣播電視臺,直接反映的是地方人民的真實生活。現如今,縣級廣播電視臺因受到硬件設施以及技術、經濟等方面的因素影響,播報的新聞節目質量層次不夠高,需要進一步的優化創精。本文簡要分析了縣級廣播電視臺新聞節目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優化的措施。
縣級廣播電視臺;新聞節目;精品創優;問題
縣級廣播電視新聞節目質量隨著國家廣播電視新聞事業的長足發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在現今全媒體時代,縣級廣播電視臺想要在日益競爭的各類媒體當中脫穎而出,提高自身新聞節目的收視率,就需要認清并分析已存在的各種問題,優化電視新聞節目并創作精品,并以新聞節目精品創優作為電視臺工作當中的重點。
(一)新聞節目中有關會議的報道內容太多
縣級廣播電視臺應該是最接近群眾、最貼近群眾生活的廣播電視臺了,應該多做一些百姓關心話題方面的新聞節目,但是現階段,大部分縣級廣播電視臺的新聞節目對于時政報道的內容太多,新聞記者也多是采訪黨委政府機關以及相關領導人員,投入大部分的時間精力關注了黨委政府工作,做出的一些關于領導活動、會議召開、行政事業單位日常工作等內容的新聞報道對于百姓來講沒有什么傳播價值,也沒有傳播什么很有價值的信息,并且占據新聞節目篇幅太多而引起百姓對新聞節目的反感。
(二)大眾基層百姓相關文化內容偏少
縣級廣播電視臺制作新聞節目時沒有考慮到縣城中農村人口比城鎮人口比重大、數量多,在總人口中占大多數,播出的新聞節目受眾中農村群眾居多,因此也就沒有考慮農村群眾對于脫貧致富等農業文化信息的大量需求,在新聞節目制作定位方面與實際不相符合,在節目內容中涉及基層農民百姓生活相關的文化信息較少,很多新聞記者的精力還是大部分投注到領導視察、講話、開會和政府機關部門事務當中,對社會新聞的關注力度較小,導致縣級廣播電視臺新聞節目實用性不強,沒有貼近實際生活,沒有充分為廣大農村群眾提供服務,沒有受到廣大基層百姓的喜愛。
(三)新聞節目內容流于形式,沒有突出重點
縣級廣播電視臺制作新聞節目重點還是縣級黨委政府等機關部門的事務,新聞記者人數也偏少并且采訪重點都是這些會議、講話、參觀等等的領導活動內容,沒有太多的價值信息,缺乏一些有價值的新聞素材,加上個別記者為了交稿而自行進行新聞內容的擴充,造成縣級廣播新聞節目千篇一律,沒有重點內容。
(一)改變新聞報道形式,增強新聞的可看性
加強縣級廣播電視臺節目精品創優工作以及增加節目收視率,就需要多方面、多角度地深入挖掘新聞素材,改革新聞采訪和報道的形式,不僅僅是播報時政新聞節目,還可以增加一些群眾拍攝的有價值新聞視頻的播報,或者在播報新聞節目過程中增加和觀眾的一些互動,增加新聞節目報道對觀眾的吸引力,增強觀眾對節目的觀看興趣,對新聞節目進行創精、創優、創新制作,樹立縣級廣播電視臺新聞節目品牌,提高縣級廣播電視臺的知名度。
(二)重視本地受眾對新聞節目的興趣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在現今媒介融合的大趨勢下,各大中央級、省級電臺以及互聯網都已經爭相發表了很多關于國內外時事、經濟、軍事等等的新聞,縣級廣播電視臺已無須再轉播。縣級廣播電視臺的大部分受眾是基層百姓,這是與省級、中央級電視臺很大不同的地方。因此,縣級廣播電視臺為提升節目的收視率,就應該從受眾對節目的興趣抓起,重視并調查分析當地民眾對于節目內容、類型的喜好,加大對受眾感興趣內容區域的報道力度,結合民眾生活并突出本土特色,擴大縣級電臺新聞節目的宣傳力度,多對百姓身邊的事情以及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如物價調整、天氣變化、交通狀況以及政策變動等等進行報道,吸引當地群眾的眼球,提高群眾對縣級電視臺的依賴和支持力度。
(三)打造本土性質的廣播電視節目
縣級廣播電視臺應充分利用所具有的地方文化、風土民情等方面的優勢來彌補與省市級電臺相比較偏薄弱的硬件設施配置、人才資源等環節,深入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素材來豐富縣級廣播電視臺的新聞素材,同時為更好地促進新聞節目貼近生活以及提升新聞節目的生動性,并且提升新聞節目的文化層次和突出自身節目的特色,縣級廣播電臺應當選擇具有一定風格并和節目風格相適應的節目主持人來進行新聞節目的播報,充分立足本土,打造具有本土性質的廣播電視節目,擴大縣級廣播電視臺的影響范圍。
(四)堅持貼近并服務基層群眾
縣級廣播電視臺應該響應習總書記的宣傳號召,工作導向要以人民為中心,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并教育引導人民群眾提高其修養,利用其最貼近基層、群眾的優勢,多服務基層群眾,將重點轉移到基層人民群眾的實際生活中來,多報道人民群眾中間涌現出來的感人事跡和先進、模范示例,使人民群眾成為新聞節目的主角。站在人民群眾的角度上發現更多的新聞事跡,豐富縣級廣播電臺的新聞節目內容,從而引導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同時也提升廣播電視臺新聞節目的收視效果。
隨著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更新,現階段涌現出了如網絡新聞、視頻等很多新型媒體形式,很大程度上沖擊了廣播電視臺這種傳統媒體。全媒體時代的到來,縣級廣播電視臺要在與各大央視媒體、省市級媒體以及網絡媒體等各種傳統媒體與新型媒體的激烈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獲得長足的發展,就必須結合自身新聞節目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改進和完善,調整相關節目播報形式,貼近人民群眾,從基層出發多角度挖掘與百姓生活相關的素材進行節目制作,打造本土電視新聞節目,多報道一些與農民生產、生活相關的農業科技信息知識等等,擴展受眾范圍,提高受眾對節目的關注度,最終提高節目收視率。
[1]劉佳.縣級廣播新聞節目如何創新創優之我見[J].科技傳播,2014(09):38+45.
[2]譚真理.縣級廣播電臺如何做好廣播新聞類創優節目[J].西部廣播電視,2014(14):168+174.
[3]馬曉棠.提高縣級廣電節目的創優能力[J].新聞傳播,2010(04):72.
[4]李志明,褚俊杰.淺談地方臺精品節目制作[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1(05):80-81.
G222
A
1674-8883(2016)15-02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