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愛華
(龍泉市新聞傳媒中心,浙江 龍泉 323700)
依托新媒體實現傳統報業轉型升級
姜愛華
(龍泉市新聞傳媒中心,浙江 龍泉 323700)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新媒體也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成為一個熱門的話題。新媒體的飛速發展對傳統報業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那么在新媒體環境下傳統報業如何實現轉型升級,突破重圍獲得更好的發展呢?本文結合筆者實際工作研究,對此問題進行了探討。
新媒體;傳統報業;轉型升級
新舊媒體融合在很大程度上轉變了傳統報業的媒介生態環境,給傳統報業帶來了非常大的沖擊,在報紙的發行量、廣告收入以及讀者結構等方面都產生了較大變化。這一變化也是傳統報業轉型升級的直接動因。從國內外傳統報業的發展現狀而言,在新媒體時代,傳統報業需要從內容、渠道等方面去突破。
對傳統報業來說,內容為王依舊是媒體競爭的黃金定律。面對大量碎片化的信息,受眾往往會無所適從,難以從中進行選擇。在大部分時間里,人們的注意力以及精力都會消耗在互聯網信息中。傳統報業必須緊緊抓住“內容”這個核心來貼近受眾生活,通過受眾角度來改變版面、新聞內容以及版面形式等,進一步突出民生內容,在豐富與指導群眾的文化生活方面作出更多的努力。只有讓報紙與受眾的距離逐漸縮短,生產出高品質的內容產品,才能吸引受眾的目光,更好地應對新媒體時代的挑戰。
第一,報紙攜帶較為方便,其內容的專業性以及真實性都比較強,具備權威性,更容易被受眾所認可和接受。新媒體即便能夠提供大量的信息,可以和受眾進行良好的互動,但信息質量卻是良莠不齊的,同時對信息傳輸媒介也有非常高的要求。和新媒體提供的信息比起來,傳統報業提供的信息質量更為真實準確。另外,傳統報業還能夠依托網絡來增強信息的即時性。
第二,傳統報紙更加擅長進行深度新聞報道。20世紀六七十年代,深度報道便已經在國外得到了非??斓陌l展,也吸引了大批讀者。深度報道為受眾給出了更佳的觀察點,同時也推動了傳統報業的發展。[1]
第三,和互聯網等新媒體相比,報紙記者更容易獲得第一手資料。在得到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后,記者能夠報道更多的信息,但互聯網中的信息雜亂無序,不容易受到廣大受眾的認可,因此傳統報業依舊具備較高的聲譽。從信息制作過程來說,傳統報業也更加專業和規范。
(一)服務群體融合轉化
將報紙訂閱用戶轉變為新媒體用戶,讓用戶群體通過新媒體來獲取報紙中的新聞信息。傳統報業擁有的最為核心的資源便是訂閱用戶,這些受眾屬于社會主流人群,同時也是新媒體大力爭奪的人群。只有鞏固這一批用戶才能夠確保傳統報業的發展。在新媒體環境下,我們借助新媒體來綁定報紙用戶,將報紙用戶轉化為新媒體用戶,最終實現二者的融合,在同一片發展土壤中,培養傳統報紙與新媒體兩棵大樹,讓它們共生共榮。傳統報紙訂閱用戶以及新媒體用戶都是報紙的核心服務群體,同時也是傳統報業不斷發展壯大的基礎。傳統報業需要依靠自身優勢,將報紙訂閱用戶的手機號入庫,將其轉化為報社客戶端的用戶,讓傳統報業在新媒體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二)內容生產融合推進
將報紙與新媒體打通,報社采編工作人員既做報紙又做新媒體。采編作業人員控制信息員,具有十分廣泛的人脈資源,過去由于報紙的版面限制,難以發揮出其潛能。另外有部分市場類報紙,興盛時人員迅速膨脹,版面厚度大幅度提高,而在市場不景氣時大量減版,人員安排成為難題。新媒體與傳統報業融會貫通之后,內容生產融合推進,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傳統報業的創新能力與組織能力。一些報社的富余人員轉移陣地,專做新媒體。內容生產的融合推進更為關鍵的一點,在于內容生產方式必須進行改革,新媒體給予新聞線索,第一時間給出新聞動態,報紙的任務便在于做好深度報道,實現傳統報業與新媒體的良性互動。報社發行人員不但要將報紙做好,而且也要致力于報社手機客戶端的開發,實現傳統報業與新媒體的共同發展。
(三)內部組織實現再造
傳統報業在新媒體環境下的轉型發展對組織功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組織制度必須要改革和創新。首先是流程再造,打破現有層級過多的傳統體制,推進扁平化機制。把報紙和新媒體作為兩個大型創業平臺,讓更多的員工借助兩個平臺挑頭創業,成為產品經理、項目經理。其次要協同協作,沒有協同協作就沒有融合。拉姆·查蘭在《求勝于未知》一書中系統闡述的聯合工作會(JPS),比較符合目前實際的方式。JPS參會人員彼此之間的業務關聯度很高,相互影響。作為一個團隊,必須共同發現機會、解決問題,主動調整各自的工作重點、資源配置、業績目標及預算。借助各個報社之間聯合工作會的組建,能夠更好地優化共享資源,實現傳統報業的整體推進,實現與新媒體的更好融合。
(四)渠道創新戰略
傳統報業應積極與內容供應商或電信運營商合作,這是傳統報業渠道創新的關鍵條件,不但能夠充分發揮出內容優勢,而且還能夠獲取更多的話語權,同時提高自身的影響力。渠道拓展的另一途徑是依靠現代化多媒體移動終端,如蘋果的iPhone與iPad都是對融合媒體最為直接的詮釋。和其他閱讀器比起來,iPad不但具備其他閱讀器提供的讀書讀報功能,而且還能夠聽音樂、看電影等。而App store中的無數應用程序也能夠滿足用戶不同的需求。對傳統報紙來說,對iPad版的開發不僅能夠完整地保留報紙的版面設計,同時還可以借助更為多元化的視聽語言,讓信息傳播以更加新穎的形式呈現出來。另外,iPad還可以作為平面廣告的最佳終端,對傳統報業的廣告商具有很大的吸引力。[2]
新媒體的到來讓傳統報業逐漸面臨著一個歷史性的轉折點,因此報紙編輯、記者以及傳統媒體人必須扎實練好內功,促進傳統報業的轉型升級。傳統報業在避免和新媒體內容趨同性的基礎上,應當進一步強化對新聞背景的立體化呈現以及對新聞信息的前瞻性分析,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把傳統報業納入新媒體環境下的發展潮流中來。
[1]林明耀.新媒體時代我國傳統報業的轉型思考[J].上海經濟,2016(03):45-55.
[2]柳芳.全媒體時代下傳統報業的立身之道[J].東南傳播,2016(05):9-10.
G219.2
A
1674-8883(2016)15-037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