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彥偉(周口市川匯區廣播電視大學 河南周口 466001)
?
中專語文合作學習常見形式及細節把握
童彥偉
(周口市川匯區廣播電視大學河南周口466001)
摘要:"合作學習"引入中專課堂教學以來,在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競爭意識、交往能力、合作精神、創作精神、主動學習能力等方面,都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但是,在細節把握的一些問題上,應該尤為重視。比如:合作學習的選擇;分組、分工;合作規則的制定;學習環境的營造;關于表揚及評價等等,文章就相關性問題分析介紹,以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中專語文合作學習
中專語文教學肩負著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重任,合作學習”于20世紀70年代起源于美國,進入中國后,有人甚至把它稱為“最成功的教學改革方式”。“合作學習”側重通過討論、研究、交流、合作,培養學生的平等意識、競爭意識、承受能力、交往能力、合作精神、創新精神和主動學習的能力。“合作學習”引入中專課堂教學以來,在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競爭意識、交往能力、合作精神、創作精神、主動學習能力等方面,都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但是,合作學習與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應用,必須要深刻認識其意義所在,有選擇的組織合作學習;科學合理地分組、分工;制定有序規范的合作規則;營造民主、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合作意識;表揚評價及時規范到位,方可取得理想的效果,文章依次展開論述,以供參考和借鑒。[1]
合作學習理念把握的基礎上,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接下來應注意具體方法的運用,匯總常用的合作方式,參照如下:小組合作討論——參照授課內容,下達教學任務。根據教學任務,合理編排小組。組內學生就某一問題展開討論,通過小組的合作、討論、探究,達到解決問題,完成教學任務的目的。在中專語文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最為常用,是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重要方式。問題式合作學習——教師與學生以平等的身份互相提問、解答的合作學習模式即為問題式合作學習。這種模式以學生的學習心理特征為依據,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如在學習戴文賽的《牛郎織女》時,教師可以問學生在說明文中加入神話和文學故事有什么好處,而學生可以向老師了解與此文相同的科學與故事水乳交融的文章還有哪些,學生的學習趣味由此而發。表演式合作學習——即通過表演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樹立自我學習的好習慣。如在《茶館》中,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小組,然后讓學生表演其中的某個片段,最后給予評價。表演式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手法靈活多樣的生動表現,讓知識場景化、形象化。
1.有選擇的組織合作學習
作為重要的學習方式,在語文教學中較為常用。但是,不是唯一的教學方式,合作學習的編排要根據學生和教學的需要,有選擇性的組織。對簡單、可獨立完成的任務,沒有必要展開合作學習。而復雜、思維易受阻的任務,則需要通過合作學習來完成,也是組織合作學習的最佳時機。
2.科學合理地分組、分工
考慮到學生能力、性格、學生水平層次、個人特質等方面的差異性,在合作學習的同時,想要保證小組競爭的公平性,實現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確保組內組間的優勢互補,實現小組內的實力均衡,確保小組的合理性和科學性。通常情況下,小組合作學習中,每組成員安排在5人左右,更有利于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間的交流和合作。而且,這樣的成員組成,作為一個動態的結構,成員間的自由組合、交流互動、互換互動,不僅有利于成員間的交流,更能加深學生與教師間的更進一步了解。
3.制定有序規范的合作規則
語文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在活躍氣氛、激發學習興趣等方面,無疑是成效顯著的。但是,達到這樣的目的,同樣需要一定的秩序約束和規則限定。如果在合作規則方面缺少統一的限定,合作學習無疑將陷入混亂的誤區,脫離了學習的本質要求。由此,必須要制定有序規范的合作規則,在小組合理分工,明確職責的基礎上,組織學生有序開展討論、交流,探究和操作。教師應在學生小組構建、小組管理、職責分配上給予一定的指導,讓小組成員在積極承擔個人責任的基礎上,組成一個相互支持、密切合作的高效率團隊,從而高效優質地完成學習任務。
4.營造民主、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
民主、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更有利于學生的參與度。本著提升學習效率的目的,有必要在合作學習中,努力營造這樣的教學環境。而且,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學生才能有合作、思考、探究的空間,進而激發學生參與討論和交流的熱情。在此,要求老師能夠放下身段,轉換教學角色,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
5.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合作意識
提升語文教學的質量,是合作學習開展的最終目的。同時,不可忽略的是,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同樣是合作學習應具備的重要內容。合作學習應注重師生之間的真誠溝通,更要鼓勵小組成員養成相互信任、思維碰撞、勇于創新的好習慣,因為合作學習很多都需要成員之間分工協作、共同完成。如在專業課題中,在選題、審題、構思、操作,需要所有成員共同參與,借鑒互補。因此,小組成員的合作意識和協作能力是合作學習關注的重點。
6.表揚評價及時規范到位
表現優秀的個人和小組,要及時給于表揚。而表現不好的小組和個人,則要及時給于警告和懲罰。由此,來逐漸規范完善行為規范,發揮示范小組的帶頭模范作用,確保學生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進而達到教學管理的目的。
總之,合作學習是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的有效手段。中專語文教學中,廣大師生要積極利用合作學習的機會,開展學習評價和教學反思,朝著學生合作意識和競爭能力的目標不斷努力,努力實現合作學習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駱舒洪.有效教學的理念、實踐與思考[J].江蘇教育. 2007(09)
[2]周進軍.小學課堂教學中有效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行動研究[J].教育科學研究. 2006(07)
[3]王光榮.維果茨基的認知發展理論及其對教育的影響[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06)
[4]郭硯冰.英語課堂合作學習的實施與評價[J].廈門教育學院學報. 2002(03)
[5]鞠玉翠.行動研究何以聯結教育理論與實踐[J].山東教育科研. 20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