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建輝 姚本斌(百色市民族衛生學校 廣西百色 533000)
?
淺談民族偏遠地區的"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
岑建輝姚本斌
(百色市民族衛生學校廣西百色533000)
摘要:推行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需要在政府不斷優化政策環境的基礎上,學校、企業和學生充分發揮能動作用、主導作用和主體作用。對此,我校在訂單醫學生培養上的有益嘗試,創新了醫學人才培養模式,達到了我校與當地政府、縣衛生局和縣職校、學生等多方共贏,惠及廣大農村百姓,為鄉鎮(社區)衛生服務人員定向培養模式的改革與試驗奠定了扎實基礎。
關鍵詞:民族偏遠訂單式人才模式
推行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需要在政府不斷優化政策環境的基礎上,學校、企業和學生充分發揮能動作用、主導作用和主體作用[1]。結合本地區發展實際而言,我市各縣區鄉鎮衛生院,特別是村衛生室技術人才匱乏,結構不合理,中職衛生專業畢業生就業缺乏政策保障,學生到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就業積極性低,這些狀況的存在構成了比較嚴重的現實問題。對此,我校在訂單醫學生培養上的有益嘗試,創新了醫學人才培養模式,達到了我校與當地政府、縣衛生局和縣職校、學生等多方共贏,惠及廣大農村百姓,為鄉鎮(社區)衛生服務人員定向培養模式的改革與試驗奠定了扎實基礎。
1.轉變教學觀念
教師的教學觀念要與時俱進,并且能夠通過自身的教學觀念來正確的引導學生。教學觀念要將樹立學生正確的思想道德與職業素質作為立足點。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勇于承擔責任,具有立志為農村醫療衛生事業服務的精神。另外,還要具備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明的行為舉止,對健康和生命的尊重,對患者的大愛之心,關愛之情。[1]
2.推進教學改革
教師的教學改革需要以教師的教學目標為基準。掌握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預防醫學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具備良好的學科知識和能力結構,熟練掌握一般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技術,基本了解人文科學、當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及其與醫學的關系。能夠綜合運用生物醫學、行為科學和社會科學等專業知識和技能為農民群眾提供健康教育與管理、疾病預防與康復、社區衛生服務以及一般疾病的初級診療,疑難病癥的轉診治療能力。
在政校合作的過程中,政府與學校的職能要劃分開來,傳統模式下學校由政府主導主辦,向社會提供公共教學規劃與服務,然而這樣就形成了強勢政府與弱勢學校的不對等關系。其中,政府對于學校的行政事務處于支配甚至是決定性的地位。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政府面對學校具體但較為瑣碎的事物,其宏觀調控工作顯得并不到位,所起到的效果也日益下降。對此,我們需要建立新型的政校合作模式,政校分離是政校合作的前提。與此同時,政府要加強職能轉化,其中首要任務則是提高公共教育事物管理水平與品質。并且有直接管理向間接引導與支持轉變、由剛性管理向柔和管理轉變、由細微管理向宏觀調控型管理。并且需要注重整合與利用教學資源,發掘更多社會力量來推動教學發展。
學校與縣衛生局、縣職業學校合作,簽訂協議,共同確定培養的人數和需要培養的專業,具體招生方式由三方共同商定并持續進行招生工作,確保“訂單式”合同的生源。由縣級職業學校先行定向培養本地人員一個學期,再送生至我校進行專業培養,這樣既能夠增加縣級職校的學生人數,達到招生宣傳的作用,又能減輕我校教師工作量大的問題。學生與當地政府直接簽約,實現農村醫學生的“下單”培養,預簽就業,學生“成熟”后直接到預簽單位服務,確保每個村衛生室都有鄉村醫生。注重為城鎮社區和農村培養“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適用型人才,畢業即就業,培養基層衛生事業人才,實現村村有醫生,解決農村技術人才匱乏的現狀,滿足人民群眾的就醫需求。
1.提高人才密度
計劃培養人數由各縣政府和相關行政部門依據本縣的實際情況來定。爭取每縣每自然村1名村醫,解決村民就醫難的問題。
2.完善硬件建設
完善硬件建設是保證教學有效性的一個前提性條件。其中硬件設施包括教學實驗室建設、教學耗材的購進等。
3.建全課程體系建設
建設多學科緊密結合,交叉滲透、實踐性強的課堂體系。除此之晚,除了應遵循醫學教育課程設置的一般原則外,還應該能夠就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來做出更具針對性的教學調整。首先,將能反映出本區域的風俗習慣、文化以及多發病的診療方案等作為校本課程或選修課程,納入課程計劃;其次,要實踐性強,重能力,使培養出的醫學衛生人才在基層能夠很快適應工作,是解決工作中實際問題的應用型人才。
4.建全學習管理體系
實施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進一步明確學生扎根基層、奉獻社會的理念。通過學校主管行政科室、班主任、學生干部等多管齊下,學校、當地政府與衛生局、家長、等多向聯動,幫助和指導學生樹立信心,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和目標,做好學業規劃。
5.完善實踐教學體系
強調知識、能力、素質教育三者并重,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在校學習2年,畢業實習1年,強化臨床醫學專業實習及社區衛生服務實習。
6.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體系
做為著名的革命老區,在定向生的培養上,積極汲取紅色文化的精髓,充分利用革命老區的紅色文化資源對學生進行思想整治教育,培養學生堅定信念,積極向上、無私奉獻的品德,進一步加強醫學生職業道德建設。
總之,校院合作、工學結合是衛生職業教育為基層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實用人才的有效模式,零距離上崗是改善基層衛技人員缺乏的有效方式,以期實現醫院發展有人才、學生就業有崗位、院校辦學有生源[2]。通過實現“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為廣大偏遠地區招賢納士,改善醫療衛生情況,促進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1]魏慧敏.閆志利.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主要類型及推進措施.職業技術教育[J].2011.20.05-09
[2]惠愛玲.校院合作工學同步發展衛生職業教育.衛生職業教育[J]. 2009.17.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