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智倫
(西北民族大學,甘肅 蘭州 730124)
新聞“二級傳播”中的娛樂狂歡
——以青島天價蝦事件為例
范智倫
(西北民族大學,甘肅 蘭州730124)
“二級傳播”理論自20世紀40年代拉扎斯菲爾德提出以來,一直在大眾媒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網絡傳播的迅速發展,“二級傳播”理論遭到沖擊。傳播者和受傳者的界限變得模糊,意見領袖在“二級傳播”中的作用也隨之改變。本文以2015年10月5日發生的青島天價蝦事件為例,并且結合斯蒂芬森的游戲理論,探討在新的媒介環境下“二級傳播”理論發生的改變,以及在“二級傳播”的過程中新聞的娛樂化現象。
“二級傳播”;游戲理論;青島天價蝦事件
(一)選題背景
2015年10月5日,一位四川游客在青島吃蝦遇到宰客事件。這件事情迅速由被宰游客發布到微博上,很快便在網絡中掀起一股討論的熱潮。青島天價蝦事件傳播的模式與傳播學中的“二級傳播”理論略微不符,這一經典傳播模式認為,信息不是由媒介直接傳遞給受眾,是經過中間人意見領袖再次傳遞才被受眾接受。意見領袖扮演者中間人的角色,將媒介與受眾連接起來,意見領袖對信息的再次傳播,信息會在傳播過程中出現偏差,信息被重新解讀。
在青島天價蝦事件中,最先發布信息的是被宰游客,隨后在微博中被青島地方官方大V青島交通廣播897轉發,最后頭條新聞在微博中轉發,迅速在網絡中引起發熱議。在這個事件中,傳統以傳播者為本位的觀念正轉向為受眾本位,傳受雙方角色模糊化,意見領袖作為中間人的角色發生改變,受眾對媒介的反饋模式也由單一向多方面轉變。
(二)研究意義
第一,理論意義。目前在新的媒介環境下,國內對“二級傳播”理論的研究大多數還停留在拉扎斯菲爾德提出的“媒介——意見領袖——受眾——媒介”的階段,并未對“二級傳播”理論發生的變化作出新的詮釋。通過對傳播者、受傳者和意見領袖的角色發生的變化以及傳播形式的改變,嘗試通過青島天價蝦事件分析出“二級傳播”理論在新的媒介環境下發生的改變。一方面對“二級傳播”理論作出了新的補充和詮釋;另一方面也為傳播學的具體研究提供了經驗。
第二,實踐意義。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新聞發布的平臺呈現多樣化,由以前的紙質媒體向當下的自媒體轉變,自媒體的出現對新聞的發展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本文通過對青島天價蝦事件的分析,按照時間順序進行梳理,進行實證分析,分析“二級傳播”理論在青島天價蝦事件中發生的新的改變。并在此基礎上分析青島天價蝦事件中新聞傳播所出現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策略。這樣有較強的說服力,對以后公共事件在網絡上的傳播有借鑒意義。
(三)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內容分析法和文獻法對研究對象進行分析。對青島天價蝦事件進行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對微博中事件傳播者和意見領袖的微博內容進行整理,并在紙質媒體中找出相應的報道,進行客觀、系統、定量分析,分析在青島天價蝦事件中“二級傳播”理論發生的改變。
(一)傳播主體的改變
青島天價蝦的事件發生的時間是2015年10月5日,并且是由被宰者自己發布到微博上。與拉扎斯菲爾德提出的“二級傳播”是由大眾媒介作為傳播主體的內容不同,社會化媒體出現之后,是使用者生成內容而不是少數人發布信息,社會化媒體的使用者不僅是信息的消費者,更是信息的生產者。這種信息的生產與發布在社會化媒體中,被使用同一媒體的受眾所接受,并且在信息的傳播中不受限制。再次傳播的過程中,信息的傳播者在社會化媒體的朋友圈中也是信息的生產者,完成了信息的再次傳播,最終形成信息的鏈接效應。青島天價蝦事件中,被宰者在微博發布信息屬于信息的首次生產,在被微博其他好友轉載的過程中完成了信息的再次擴充、生產。這些轉發信息的好友也并非簡單“信息的搬運工”,而是再一次地充當了信息的發布者的角色。
(二)傳播載體的改變
在拉扎斯菲爾德提出的“二級傳播”理論中,信息傳播的載體主要是傳統媒體,如報紙、廣播、電視。在他的理論中,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主要局限于這三種方式。傳者和受者角色劃分明顯。相對于傳統媒體發布信息的傳遞層級,青島天價蝦事件最先報道的載體微博,便是取消了信息傳遞的中間渠道。在微博中信息一旦發布出去,好友圈的好友可以任意轉發與評論,在傳播載體發生變化的同時,獲得信息的渠道也在變化。在傳統媒體中,受眾獲得信息的渠道往往是被動的,在微博中,由于設有搜索界面,人們往往對信息的獲得是主動的,受眾可以在微博中搜索自身感興趣的內容。青島天價蝦事件在微博中的發酵與網友在微博的搜索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三)意見領袖角色的改變
第一,網絡中意見領袖角色的強化。2015年10月5日上午,青島天價蝦事件在微博中引起廣泛關注,隨后覆蓋面擴大到全國受眾。在整個事件中,最先在網絡中報道的是被宰的當事人,但是引起大家注意的是青島交通廣播897在微博上的轉發。青島交通廣播897作為青島當地知名度較高的地方大V,受眾覆蓋面較廣,在當地引起了較大的關注。隨后10月5日下午頭條新聞對這個事件進行了再次轉發,頭條新聞的粉絲4300萬,直接傳播300萬閱讀量。在網絡中經過青島當地的大V和覆蓋面到達全國的大V兩位意見領袖的轉發,迅速在網絡中發酵,引起微博全民狂歡。微博上的官方大V迅速抱團轉發,直接覆蓋面到達2億受眾,完成了從線上到線下討論的過程。微博中的大V是在微博中進行實名認證,在某一領域中有較高影響力的網民。而青島天價蝦事件在微博中迅速傳播的過程中,微博中大V由于粉絲多、覆蓋面廣,完成了信息的再次生產,意見領袖的職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第二,現實中意見領袖角色的弱化。社會化媒體的出現對傳統媒體造成的沖擊是不言而喻的。在社會化媒體中,受眾獲得信息的方式更加直接,獲得信息的效率也在逐步提高。受眾在更大的程度上與信息源是直接溝通的,信息的受眾既是信息的發布者也是信息的接受者,受者即傳者。在這樣的背景下,每一個個體都是潛在的傳播主體,從而使傳播主體的角色弱化,在傳播上不再具有優勢。在受者即傳者的這種假設下,現實中意見領袖的作用被逐漸稀釋。這種稀釋取決于傳播者的數量和意見領袖對受眾的影響程度。傳者越多,他們達到受眾的效率也就越高,意見領袖對受眾的影響程度也就越小。
(四)受眾角色的改變
前文已經論述了在社會化媒體中受者即傳者角色的變化。青島天價蝦事件中,受眾對此事的關注度空前高漲,主要得益于受眾在微博上知曉這件事而再次轉發與評論,進行再次傳播,受眾變成潛在的傳播主體。微博上的受眾對天價蝦事件踴躍地提出自身的看法與觀點,努力地在社會化媒體中尋找他人對自身的認同感,他們不再是單一的接受者,而是傳播者。由于每個受眾都踴躍地提出自身的看法和觀點,所以意見會出現分歧,在社會化媒體中還會有自身的陣營劃分。在此時,會反作用于傳統媒體的大眾媒介,傳統媒體會對整個事件進行高度概括。受眾再次作用于媒介的功能得到體現。
在斯蒂芬森提出的游戲理論中,把大眾媒介當做玩具,而并非傳播的工具。在青島大蝦事件的傳播過程中。意見領袖在網絡上傳播擴大事件的影響力,隨后網友在事件發出之后并未抱著公正的態度去評判該事件,而是在網絡中發布各種關于此事件的段子,特別是民間大V為了博得眼球和增加關注度,編輯的各類關于青島天價蝦的段子層出不窮。這樣做無疑可以滿足參與者內心的參與感、滿足感和存在感,但是這些段子的出現對抹黑青島形象是不言而喻的。
這場全民狂歡的主戰場是微博。在微博上,青島天價蝦的事件熱度已經達到頂峰。網友在參與此事件的討論時,有人為滿足自身的消遣娛樂,故意抹黑青島的城市形象,官方媒體的沉默與一言不發更是造就了輿論的上漲。傳統媒體由于反應滯后,難以掌握對此事件的主動權。
(一)注重新聞報道的時效性
突發事件報道不主動、不及時容易形成輿論被動,我國媒體受政府思想觀念的影響,對于突發事件的報道缺乏搶先意識,總是先上報上級再去報道,這樣報道的先機已經失去。青島天價蝦事件由于媒體沒有掌握先機,失去了報道的最佳時機,網絡中的輿論風向已然成定局。在面對突發事件時,媒體應有敏銳的嗅覺,及時作出反應,特別是對網絡中的公共突發事件,應保持敏銳的關注度,及時作出相關反應,把握住輿論的方向,把握好報道時機,做好輿論導向。
(二)意見領袖在公共事件網絡傳播中發揮重要作用
網絡傳播的及時性、開放性、互動性、隱秘性,是中國網民的數量迅速增長的重要原因。網絡是輿論發生的主要陣地,網民在面對網絡中浩如煙海的信息時,由于認知能力的不同,對信息的處理能力也不同,這就需要意見領袖對輿論進行分流。網絡中的意見領袖的培養是十分必要的。意見領袖對網絡中的社會問題進行關注與評論,引起自身所在的網絡論壇或自媒體網民的關注,初步議題呈現。青島天價蝦事件在青島交通廣播897的轉發與評論下,擴大了傳播面。網絡中的意見領袖在不同階段發揮著不同的作用,對議題提出自身的看法與觀點,在不同的意見交鋒中直到受眾群體與意見領袖形成統一意見,引導輿論。
(三)傳播媒體和社會化媒體的新聞報道有效結合
傳統媒體自社會化媒體出現以來受到極大的沖擊,但是面對挑戰,傳統媒體不應喪失對新聞報道的主動權,而應與社會化媒體攜手引導輿論。在網絡中某一議題引發各界關注,傳統主流媒體的介入可以使網絡輿論進入到媒介議題,使公共事件得到最大范圍的傳播。傳統媒體對社會性公共事件進行更加深刻和廣泛的討論,與網絡輿論合力影響政府決策。青島天價蝦事件在網絡中引起廣泛的關注熱度,隨后報紙與電視臺對事件進行跟進,引起了全社會廣泛的關注,最終由《央視新聞》《人民日報》將整個事件定性為青島大蝦事件。
(四)提高受眾的媒介素養
在社會化媒體蓬勃發展的時代,受眾的角色不再是拉扎斯菲爾德所強調的被動的接受者的角色。在社會化媒體中,每個受眾都是傳播者的角色。由于網絡是公共空間,開放程度較大,每個網民都應提高自身的素質,清朗網絡空間。青島天價蝦事件中,完全不明真相的網民會被一些不好的輿論所引導,由青島的一位商家上升到對整個青島市的謾罵。受眾在參與事件的過程中,轉發與評論要三思而后行,不要因為一時的意氣而導致不可挽回的結果。就如斯蒂芬森所說的,把大眾媒介當做玩具而導致的新聞娛樂化的局面,可以通過受眾媒介素養的提高得到相應的改善。
(五)政府完善自身網絡輿論監督機制
青島天價蝦事件中政府一直處于被動的位置,沒有掌握輿論的先機。網絡天價蝦事件的發酵和熱度全民參與,已經由單純的商家顧客的利益糾紛事件上升為社會性事件。在輿論成多極化迫切需要官方發言止住不正當輿論時,青島市政府一直保持沉默,不發一言,導致輿論越來越不受控制。受眾將傳播者的角色演繹得非常好,每個人都迫不及待地在微博中說出自己的看法與觀點。由于沒有官方的說辭,各方說法不一,整個事件也撲朔迷離,但是唯一沒變的是對整個青島城市形象的抹黑,當政府意識到事件的嚴重性時,挽救已然來不及。由此可以看出,在網絡公共事件突發時,政府應主動出擊,掌握輿論的主動權。
由于社會化媒體的出現,導致媒介環境也發生相應的改變。本文通過青島天價蝦事件,將拉扎斯菲爾德提出的“二級傳播”理論發生的改變進行了梳理。并運用斯蒂芬森的游戲理論,將此事件中新聞的娛樂化進行簡要的分析,并且圍繞這兩個論點分析提出相應的建議,彌補中國在傳播學研究中“二級傳播”理論的不足。
本文研究不足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網絡研究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在傳播的過程中所受的影響因素較多。本文只從傳播主體、傳播載體、受眾、意見領袖的角度出發,不夠全面。
第二,本文只是對青島天價蝦事件作了簡單的文本分析,沒有具體的定量分析。
第三,“二級傳播”理論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本文只是將“二級傳播”理論在面對社會化媒體時作了簡單的分析,并沒有提出前瞻性的建議。
[1] 韓亞男.二級傳播與沉默的螺旋理論在微博使用中的解析[J].新聞傳播,2012(10):22-23.
[2] 柳旭東.“二級傳播”模式在社會化媒體環境下的弱化[J].新聞大學,2013(4):96-101.
[3] 郭玲珍.網絡輿論監督中的二級傳播[J].銅仁學院學報,2014(5):91-98.
G206.3
A
1674-8883(2016)17-03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