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然
(鄭州大學 新聞與傳播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1)
基于內容分析法的我國紙媒微信公眾平臺研究
任然
(鄭州大學 新聞與傳播學院,河南 鄭州450001)
2012年8月,微信推出公眾平臺。龐大的用戶量和活躍度使得微信公眾平臺一推出便備受推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傳統媒體也紛紛開通微信公眾號,借力微信推廣自身品牌。本文選取四個紙媒微信公眾號,從推送形式和內容對其進行統計分析,發現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建議,進而探析現有紙媒微信運營平臺的發展戰略。
紙媒;微信公眾號;內容分析法
微信公眾平臺開放后,因為受眾基數大、信息承載量大、使用成本低廉等特點,受到了紙媒的廣泛青睞,大量紙媒紛紛入駐微信公眾平臺,以擴大自身的影響力。紙媒微信公眾號帶給了紙媒新的活力和發展方向,但是也出現了新的問題。本文利用內容分析法,以《人民日報》《揚子晚報》《北京晚報》《南方都市報》四家紙媒微信公眾平臺為例,分析其推送形式和推送內容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建議。
(一)研究樣本
本文以2016年微信官方首次頒出的“年度優秀媒體公眾號”獎項為數據來源,通過篩選,最終選取《人民日報》《北京晚報》《揚子晚報》《南方都市報》四個媒體微信公眾號進行研究。本文選擇2015年12月 ~ 2016年6月共7個月的內容,并抽取每個月7日推送的內容為研究樣本。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內容分析法進行分析研究。內容分析法是一種客觀、系統、定量地描述交流的明顯內容的研究方法。[1]該方法是直接對單個樣本作技術處理,將內容分解為若干個分析單元,評判單元內所表現的事實,并作出定量的統計描述。分析步驟主要包括選擇樣本、定義分析單位、構建內容類別、編碼、分析結果并得出結論。
在依次關注這四個微信公眾號后,筆者從推送形式和推送內容兩方面進行研究。推送形式下設立5個一級類目,分別是文字、圖片、視頻、語音、鏈接;推送內容下設立4個一級類目(新聞資訊、休閑讀物、生活服務、互動交流)及18個二級類目。
一級類目新聞資訊下設時政新聞、財經新聞、娛樂新聞、社會新聞、軍事歷史、體育新聞、法制新聞7個二級類目。一級類目休閑讀物下設人生感悟、影評2個二級類目。人生感悟包括人生故事、心靈雞湯,影評包括影評及對電視劇、電影的推薦。一級類目生活服務下設旅游美食、天氣預報、健康安全、時尚講解4個二級類目。一級類目互動交流下設活動通知、商務合作、邀請留言、品牌推廣4個二級類目。邀請留言包括邀請點贊、轉發、評論等。
為了得到客觀的編碼結果,本文采用了如下編碼規則:采用二值數據“0”(是)和“1”(否)進行編碼。依據編碼要求,對樣本數據完成編碼,統計類目中二值數據“0”出現的頻次。
(一)推送形式分析
四個紙媒微信公眾平臺主要是以文字和圖片的形式推送消息,《人民日報》《揚子晚報》《南方都市報》每篇都有文字和圖片,《北京晚報》除了極少的幾篇是語音的形式推送,其余的也全有文字和圖片。以文字為主體現了紙媒的本質特征,每篇文章都配圖主要是因為當今社會,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受眾更加青睞簡單快捷的閱讀方式。
《人民日報》《揚子晚報》《南方都市報》也會以視頻和鏈接的形式推送消息,但所占比例很小。視頻的直觀形象能夠提升用戶對公眾賬號的關注度,鏈接能夠豐富推送消息的內容層次。例如,《南方都市報》在多篇推送的文章后面附上相關文章的鏈接,很好地滿足了受眾獲取熱點新聞和動態的需求。
微信以其快速發送語音信息的特點受到大部分用戶的青睞,四個微信公眾平臺都不同程度地以語音的形式向用戶推送消息。《揚子晚報》很重視語音推送,專門開辟了“微電臺”板塊,里面的四個子欄目分別由四個主播向用戶推送天氣、故事、南京話、軍情觀察等五類信息。這種語音推送所帶來的親切感和交流感是文字難以比擬的。
總之,四個紙媒微信公眾號內容的推送以文字和圖片為主;鏈接方面,四家媒體各有側重;而視頻、語音消息推送這兩個功能并沒有得到相應的關注。
(二)推送內容分析
通過對推送內容的分析,可以看出紙媒微信公眾號推送消息的傾向。經過統計分析,四個公眾微信號推送新聞資訊類的信息頻次為186次,占54%;推送類休閑讀物類的信息頻次為47次,占14%;推送生活服務類信息頻次為65次,占19%;推送互動交流類信息頻次均為44次,占13%。從頻次分析可以看出,紙媒微信更傾向于推送新聞資訊類消息,這也是媒體的本職工作。其次,微信平臺對生活服務類信息的推送也較為重視。
另外,推送內容主要被分成了3個部分,頻次在0~20次之間,被推送的消息有時政新聞、財經新聞、軍事歷史、體育新聞、法制新聞、文學常識、影評、旅游美食、天氣預報、時尚講解、活動通知、商務合作、品牌推廣,多達13個。四家紙媒中,《人民日報》相對來說較為注重時政新聞,因為《人民日報》是黨的機關報紙,是黨和人民的喉舌,主要是面向中國的公眾來傳播新聞信息、宣傳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其主流受眾定位,應該是比較關心政治信息、思想相對成熟的人群。僅有《北京晚報》推送了影評類消息,原因可能是網上有很多影評的相關網站,且已成型,更多的網友會去專業網站讀影評,所以紙媒的微信公眾號不夠重視此類消息的推送。
頻次在20~50次之間,被推送的消息有娛樂新聞、人生感悟、健康安全、邀請留言。健康安全類消息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健康安全類消息的頻次僅次于社會新聞。同時,紙媒微信公眾號很重視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很多紙媒在微信中都會推送一些成長故事、美文類文章供用戶閱讀和學習。例如,《人民日報》的“薦讀”版塊,每天都會推送美文供用戶閱讀欣賞,用戶既陶冶了情操,也提升了文學素養。這樣的閱讀版塊彌補了大部分人因為忙碌的生活而失去的讀書時光。同時,由于媒體需要將微信公眾號推廣出去,獲取更多的訂閱用戶,所以邀請用戶留言是重要內容,尤其是《揚子晚報》,經常邀請網友留言。《北京晚報》對娛樂新聞的推送頻次為0,原因可能是其內容趨向保守。
頻次在50~120次之間,被推送的消息只有社會新聞。毋庸置疑,受眾關注最多的就是社會新聞。
總之,經過統計,《人民日報》在新聞資三、紙媒微信公眾平臺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訊、科普知識和人生感悟上的內容較多,基本將多個新聞放在一篇文章中發送。在新聞資訊方面,時政新聞和社會新聞較多,娛樂新聞極少;比較關注生活服務方面內容的推送;和受眾的互動交流少。《揚子晚報》微信公眾平臺的目標受眾為年輕人,樂于開展互動活動,善于利用微信的免費語音功能,同時也提供大量休閑閱讀,很好地維護了與用戶的情感。《北京晚報》推送的新聞資訊類消息和休閑讀物類消息一樣多,比較注重互動交流,強調迅速關注、每日解讀、及時評論,加強個性化服務,關注百姓民生,為市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南方都市報》微信公眾平臺作為報紙的附屬延伸,以推送全國新聞為主,注重娛樂性,但缺乏互動活動。
(一)內容推送形式單一,以圖文為主
各大紙媒微信公眾號的內容推送都以圖片和文字為主。但用戶的需求是不斷改變的,單一的圖文形式還是有一定局限性,應適當增加語音板塊、H5、視頻。語音消息的推送能夠改善微信公眾平臺互動性差的缺陷;視頻動畫更形象直觀地為用戶傳遞新聞熱點,符合用戶的喜好偏愛。此外,還應有獨特的排版設計才能更加吸引用戶的眼球。紙媒微信公眾平臺的內容推送應以圖文形式為主,兼顧多種方式組合,為用戶提供全面、豐富的信息內容。
(二)推送消息內容具有局限性
通過本文的調查研究,筆者發現紙媒微信公眾平臺推送的內容局限在社會新聞。問題是,僅僅推送社會新聞有時并不能完全貼合受眾的需求。因此,生活服務、休閑讀物等這樣的消息也需要不定期推送。例如,《北京晚報》公眾賬號中有推送“影評”的消息;《人民日報》的微信公眾賬號媒體推送“健康”“薦讀”的消息,關注受眾的健康及精神生活,同時可以引起用戶的熱烈討論,增強平臺與用戶、用戶與用戶的互動性。
(三)未與用戶形成良好的互動機制
信息的反饋,可以有效地優化傳播系統,強化傳播效果,事半功倍地擴大信息的影響力。但是,本文分析的四家紙媒微信公眾號皆未與用戶形成良好的互動機制,互動交流類信息在四類信息中所占比例最小,只有13%。因此,紙媒微信公眾平臺要加強與受眾的互動,以增加受眾黏性。
紙媒想要擁抱移動化,必須顛覆傳統媒體的形態和格局。在明確自身新媒體平臺的定位、保證內容質量的情況下,堅持多種推送方式相結合,同時豐富推送內容,并加強與受眾的互動,使自身保持持久生命力。
[1] 邱均平,鄒菲.關于內容分析法的研究[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4(2):14-19.
G210.7
A
1674-8883(2016)17-03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