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培元(南安市廣播電視事業局,福建 南安 362300)
?
關于縣級電視臺開展外宣工作的思考
林培元
(南安市廣播電視事業局,福建 南安 362300)
摘 要:做好對外宣傳工作,服務地方黨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樹立地方良好形象,是每個電視臺的責任和使命。作為基層臺,縣級電視臺的外宣工作想要有所突破,就要根據各地方的特色,精心策劃,創新創優。只有這樣,基層電視臺外宣工作才能出類拔萃。
關鍵詞:外宣工作;創作精品;提升水平
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新形勢下,對外宣傳工作涉及的領域更加廣闊,面對的環境更加復雜,任務更重、難度更大、要求更高。南安是東南沿海經濟較為發達的地方,南安市廣播電視臺立足本土優勢,繼續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緊緊圍繞當地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任務,深化“走轉改”,不斷完善、提升新聞宣傳的質量和水平,對內造勢,對外揚名,擴大對臺、對外的宣傳力和影響力。
南安與臺灣隔海相望、一衣帶水、同宗同源。南安臺高度重視對臺宣傳工作,緊緊把握當前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有利時機,搶抓機遇,積極依托重大涉臺活動(如每年的“鄭成功文化節”)策劃對臺宣傳,充分發揮和調動記者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深入基層,挖掘線索,做好、做精對臺節目,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例如,電視紀錄片《心愿》成功入圍第九屆半島國際紀錄片節,并榮獲“第19屆中國電視紀錄片短片十優作品”、第十四屆全國電視外宣“彩橋獎”二等獎;與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合作的廣播劇《牽手》獲得全國對臺港澳廣播節目評比一等獎;《中國夢·兩岸情——2014年海峽兩岸鄭成功文化節特別節目》獲得全國對臺港澳廣播節目評比二等獎;《圓愿》和《握手海峽——1983》分別榮獲全國對臺港澳廣播節目評比三等獎……
近年來,南安市廣播電視臺不斷加強節目品牌創新力度,不斷提升電視專題片和紀錄片的創作水平。對外宣傳積極主動,組織有力,有力提升南安市的良好形象。經過不斷的努力和創新,有多部紀錄片(專題片)作品,如《燈》、《心愿》、《武榮紀事》、《印跡》、《四郎探母》、《握手海峽——1983》、《南音傳天涯 菲律賓聯故知》等,分別獲得了全國和省級、泉州級獎項。與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聯合制作的8集系列廣播劇《牽手》閩南話版,是全國首部兩岸合作的閩南話廣播劇,該劇已列入2014年國臺辦對臺宣傳重點項目。2015年,又創作了4集廣播劇《牽手》普通話版,該節目已列入福建省委宣傳部“五個一”工程精品節目,向全國獎推薦。
2014年,南安臺在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新聞中心與泉州電視臺新聞中心各欄目的上稿量,分別位居福建省及泉州各縣市(區)第一名,并都得到了南安市領導的高度肯定和贊揚。
在提高新聞作品創作水平的基礎上,南安市廣播電視臺積極開展對外宣傳和交流。在交流作品的題材上,從原有的人文、歷史、傳統文化等方面,逐漸向展示南安改革開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方面過渡,作品充滿了時代感,不斷展示南安發展的新形象。
近年來,我臺主動與國內外的一些主流媒體加強接觸,進一步搭建海內外媒體節目播出平臺。首先,積極統籌協調,充分利用與上級新聞媒體良好的關系,有效地整合社會優勢資源,積極向上、向外發稿,從而拓寬了南安在中央、省級新聞媒體的宣傳覆蓋面,擴大了南安在境內外的影響力。另一方面,繼續與中國黃河電視臺聯姻,每年將南安臺紀實性欄目《武榮紀事》所攝制的精品節目送到黃河電視臺進行展播,使南安的外宣影響力不斷擴大?!缎脑浮?、《燈》、《五十年風雨歸國路》、《千年花燈映武榮》、《留住手藝——蓑衣制作》、《李良斗——從木匠到大師》、《守山人》等一批《武榮紀事》欄目內的優秀作品,分別被中國黃河電視臺SCOLA頻道采用,編排在《新唐風》欄目中,傳送至美國SCOLA衛星電視網播出,進入海外觀眾的視線。南安臺也由此榮獲美國斯科拉衛星電視網中國頻道·中國長城平臺2012年度對外傳播紀念獎。同時,《武榮紀事》欄目還嘗試與國際媒體交流,欄目作品《心愿》入圍第九屆半島國際紀錄片節。自此,南安本土作品首次躋身國際媒體行列。
雖然近年來我臺在開展對臺對外文化宣傳交流工作中取得了較大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對臺、對外文化宣傳交流的深度和廣度有待擴展;人手不足、經費欠缺、做好做精節目有些力不從心……要解決這些問題和不足之處,歸根結底,需要政策的鞭策和支持,如建立獎懲機制、加強宣傳隊伍建設、專項經費支持等。
2016年,我們的指導思想是: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突出新聞立臺,當好黨和政府的喉舌;把握時代脈搏,堅持節目為主,大力弘揚良好的社會風尚,辦南安人民愛看的廣播影視節目。緊緊圍繞南安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認真履行職能,大力發展廣電事業,努力提高影視文化軟實力,立足本土優勢,堅持積極拓展外宣渠道和載體,整合外宣資源,形成外宣合力,為南安經濟社會的發展營造良好的氛圍和環境。
一是注重平面宣傳與網絡宣傳相結合。要主動適應形勢變化,在繼續加強平面媒體宣傳的同時,積極拓展網絡媒體宣傳。互聯網已經成為這個時代最強有力的宣傳工具。如今,網絡媒體正悄然興起,這種依托著計算機設備和網絡資源的新型宣傳推廣方式,將憑借無法取代的優勢,成為這個時代最高效且制作成本低廉的宣傳推廣方式,而且它的傳播范圍廣、不受時空限制,具有可重復性和可檢索性。可以說,網絡為我們的外宣工作提供了無限的創作空間和可能。
二是注重日常宣傳與專題策劃相結合。要抓住重大活動(如“鄭成功文化節”、“武榮文化周”等)的時機,進行專題宣傳,增強外宣效果。
三是注重“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要主動加強與省內外媒體的聯系,邀請他們來實地開展采訪和報道活動,拓展新的外宣渠道。
綜上所述,宣傳工作作為一座城市的外部形象營造的重要環節,必須要符合當代市場的需求,才能夠被更多受眾所接受。在實際工作當中,我們要想真正將外宣工作的作用發揮出來,就必須積極創新外宣工作,使其符合新時期的宣傳理念,并最大限度地展現我們城市的優勢,為一座城市的穩步發展添光加彩。
中圖分類號:G229.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16)03-01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