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總工會副主席 司志通
工會參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三個發力點
□河北省承德市總工會副主席 司志通

中央推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戰略部署,工會要積極參與并助推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執行五大任務,即三去一降一補。從工會的職能看,重點要在參與去產能、參與降成本上做一篇大文章。
黨和國家以壯士斷腕的政治勇氣,堅定不移地去產能,工會必須無條件地鼎力支持。但是,處理“僵尸企業”、實施去產能,必然涉及職工的切身利益,涉及職工的未來生計。職工有這樣那樣的想法很正常。問題的要害在于,工會得做積極工作,確保職工隊伍穩定。
第一,工會要主動深入去產能企業,宣講黨和國家的政策。工人階級就是富有先進性,就是擁有識大體顧大局的優良傳統。但是,工會要把政策提前講清楚。可以組織宣講團,奔赴各去產能企業,不走樣的、直觀生動地向職工講解去產能的背景。其實,去產能是維護工人階級長遠利益的,工會要解疑釋惑,耐心做工作,最終達到“理到之語,不得不服”的理想境界。
第二,工會要幫助職工紓解出路焦慮,對職工進行充分摸底調查。要匯總職工提出的各種各樣的訴求和擔憂,梳理出來,分門別類進行研究,謀劃相應舉措。要幫助職工堅定積極心態,樹立再就業、自主創業的積極主動精神。對職工要進行心理疏導,不要以為未來的日子憂郁、無為,而要代之以陽光心態,直面問題,樹立對再就業、轉崗的美好憧憬。
職工的飯碗、家庭、子女就學等,都是現實的民生問題。工會要發揮組織優勢,將資金、人力、物力向去產能的鋼鐵、煤炭、水泥等產業和企業,進行大力度的傾斜。要主動為職工辦實事、解難事,切實協助有關部門解決各種困難。
首先,工會要依法依規,將去產能企業困難職工納入工會困難職工幫扶系統。要開辟綠色通道,采取快報信息、快審核、快兌現的“三快”措施,對延宕、粗疏的要進行問責。對暫時不符合幫扶條件,但卻有特殊情況致困的,工會要堅持靈活性,在遵守規矩的前提下,采取創新舉措,以解決其后顧之憂,輕裝上陣服從企業安排的去留問題。
其次,工會要組織對擬下崗或已經下崗的職工,進行免費技能培訓。幫助每名職工進行職業設計,堅持一人一策,充分挖掘每名職工的特長和潛力,進行有針對性的技能輔導,提出很好的建議,并聯系其他企業幫助就業新崗位。工會要把著力點放在第三產業求崗位上。據國家統計局口徑,2015年我國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0.5%,首次突破50%。第三產業還有很多崗位、業態等著去開發,這是工會幫助職工實現自主就業、自主創業的主渠道。
降成本,是所有企業在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的一個共性目標。降成本有兩個主要途徑,一是科技創新;二是社會主義勞動競賽。但歸結為一點,就是千方百計地使企業職工提供更多的有效勞動,減少或者去除無效勞動。
首先,工會要認真貫徹落實全國“科技三會”精神,從建成世界科技強國的戰略宏圖出發,引導職工投身科技創新。這里主要有兩方面工作要做。一是要在企業營造創新文化。濃厚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輿論氛圍。在勞動報酬上,要引導職工支持企業的科技人員入股、分紅等,不能進行簡單的攀比。這也符合中央要求。二是引導職工立足各自崗位,實施崗位創新。推動企業設立職工創新獎。特別注重針對企業的短板,實施創新。
其次,工會要提高勞動競賽的含金量。要以改革創新精神,把勞動競賽的觸角伸向企業發展的各個環節和細節。一是堅持問題導向。工會要與企業有關部門一同研究本企業的短板到底在哪里,該怎樣組織勞動競賽。二是增強勞動競賽的可感性、可視性。既要把勞動競賽和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結合起來,又要準確評估勞動競賽的直接效益,不能把企業管理的效益挪用到勞動競賽的成果上來,那樣就缺乏說服力。三是要重獎勞動競賽的獲獎者,完善激勵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