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劍鋒
(空軍航空大學訓練部,吉林長春 130022)
對空軍航空大學實施本科生導師制的實證研究
王劍鋒
(空軍航空大學訓練部,吉林長春130022)
在本科教育中推行導師制,是國內外高校創新教育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普遍做法。隨著信息化武器、作戰理論和模式的飛速發展,對空軍飛行學員的培養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教學和培養機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飛行學員個人能力的發展,難以激發飛行學員的創新意識和自主思考能力??哲姾娇沾髮W結合實際,區分基礎教育、專業教育、飛行實踐三個階段,創新開展本科生導師制,取得了一定成效。針對導師制實施情況進行探討分析,對存在問題提出意見建議。
飛行學員;分階段;本科生導師制
飛行學員是未來空軍戰斗力生成的主體,是奪取制空權的關鍵力量和重要支撐,因此飛行學員的能力素質培養至關重要。本科生導師制是在新形勢下對飛行學員培養建立的新型機制,制度的落實和提高對飛行學員能力素質提高具有重要意義和內涵。本科生導師制度(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是指由指導教員對本科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等進行直接輔導、引導和指導,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一種互動式教育教學制度[1]。導師制度在各大高校并不陌生,尤其在研究生、博士生培養中占有主體地位。由于本科師生數量比例懸殊、老師投入教學精力不足以及學校激勵制度不明晰等諸多原因,我國各大高校本科生導師制度開展過程中存在不少矛盾問題??哲姾娇沾髮W作為培養空軍飛行人才的學歷教育院校,在與學生座談交流、調研學習、問卷調查和專家討論的基礎上,針對飛行學員培養流程特點,區分基礎教育、專業教育和飛行實踐三個階段,全面推行落實本科生導師制,制度落實以來,學生學習目標性和綜合素質有了較大提升,本文根據問卷情況分析,形成了七個方面的思考。
制度實施以來,大部分學生都能積極與導師聯系,導師也熱情幫助學生,師生關系相處融洽,效果明顯。但仍有部分人員存在思想觀念的問題,從調查結果可以發現,在“您認為大學實施本科生導師制度有無必要?”的調查中,約有7.2%的參與者認為無必要開展本科導師制,13.8%的參與者認為可有可無。這說明部分人員仍存在思想上不重視、對制度落實不理解的現象。究其原因,任何一個新制度的提出、實施和驗證都會對傳統培養模式帶來較大改變,一些學生和教員不可避免會產生思想上不適應的情況,甚至會存在盲目現象。因此,為了更好的落實本科生導師制,我們通過進一步調查研究,了解為什么會存在這種消極思想,他們的主要疑慮和問題都有哪些?針對這些問題,采取專題宣講的形式逐一解答。總體來看,導師制可以充分發揮教員在本科學生培養中的主導作用,體現因材施教原則,為學分制實施提供保障,落實“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理念,實現課內教學與課外育人的結合,促進學生個性成才與特長發展。
空軍航空大學是空軍唯一培養初級軍事飛行指揮人才的學歷教育院校,飛行人才培養的核心地位不可動搖。本科生導師制的目的是要發揮教員指導作用,激發學生個性潛能,但是這些潛能必須要有利于飛行人才培養的需要,滿足未來飛行人才培養目標為前提。在問卷中我們發現,79.3%的參與者認為職業發展是導師應該指導的內容,81.2%的參與者認為學習方法是導師應該指導的內容。從中可以看出航空大學學生對于未來飛行職業非常熱情,但同時也會出現過于看重最終目標,而忽視學習過程的問題。飛行事業不容半點失誤,每一個動作、每一次判斷都需要百分之百的精確。每一名出色飛行員的成功決不是偶然,背后都是成千上萬次的刻苦學習和反復磨練的必然,要想達到這一目標,就需要在導師培養過程中,注重打牢學生飛行根基,結合導師自己研究方向和專長,圍繞飛行基礎教學這一核心內容進行相關指導和培訓,這與航空大學初級指揮軍官培訓的目標是一致的。
我們將學生4年本科教育劃分為基礎教育、專業教育和飛行實踐階段。明確在不同階段導師職責?;A教育階段,導師注重引導學生由青年學生到合格軍人的轉變,使學生盡快適應軍校生活,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專業教育階段,導師注重介紹專業課程地位作用和專業方向課程開設情況,指導學生自主選課或進行科研學術活動,培養學生針對性和學習興趣;飛行訓練階段導,導師注重增強學生飛行事業心,提高學生飛行技術,對學生實施職業指導。
軍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占比較大,問卷顯示在本科導師需要培養的內容中,學生政治思想教育占55.1%??哲婏w行員肩負著黨和人民賦予的保衛國家領空主權不受侵犯的重要任務,倘若政治不合格,飛行事業心不強,即使具有很強的飛行技能和潛力,一旦遇到戰爭,難以肩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重任。因此,在飛行學員本科導師教育期間,除了重視飛行專業及相關知識的學習外,還需進一步加強政治思想教育,使學會正確處理各種心理和政治方向問題。我們要求在品德教育方面,導師首先以身作則,以共產黨員先進性標準嚴格要求自己,通過“言傳身教”為學生樹立榜樣。同時,在教育方面不能僅僅是傳統的說教和傳達文件,可以通過討論、聊天、分析時事熱點問題等多種方式,在交流中潛移默化地將正確的思維方式、優良的辦事風格和杰出的人格魅力滲透到學生的頭腦中,物化到學生的行為上[2]。
航空大學飛行學員本科導師制的最大特點就是分階段選擇導師,學生1~2年級選擇基礎教育導師,3~4年級選擇專業導師,最后半年為飛行訓練階段學生對應的飛行教員自動成為導師,落實專業導師和飛行導師雙導師制,比較符合飛行學員按階段學習的規律和要求,同時也解決了師生比例懸殊的問題。從2015年下半年統計結果看,基礎階段師生比1∶5.5;專業階段師生比1∶2.3;飛行實踐階段師生比為師生比1∶3。這樣的比例關系避免了導師少、學生多的問題,有利于本科導師制的實施,促進師生資源配置科學合理。在導師制工作開展過程中,導師能力根據學生興趣愛好和特長,制定專門的培訓計劃和實施方案,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進行專門的教育和指導,確保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學有所成。同時能夠及時發現學生的不足和問題,進行問題剖析并釋疑解惑。部分導師將自己的研究項目和成果與學生分享,提出問題,并讓學生主動思考和解決。
由于軍隊院校與地方院校在教學內容和體制機制方面差異較大,為了進一步提高飛行學員教學的針對性、目的性和時效性,提高導師培訓質量,就必須解決“院校教育向部隊靠攏”的實際問題,增加培訓理論的應用成果轉化。因此,在指導學生過程中要力求做到以下三點:一是要為學生明確研究和發展方向,灌輸“能打仗、打勝仗”的思想;二是要為學生提供研究資料。充分利用教學資源,鼓勵學生自主查找資料的能力;三是促進研究成果轉化,導師應該強調學生“練為戰”,在“學習知識”與“運用成果”的結合上下功夫[3]。從調查結果看,45%的參與者認為學生成績及獲獎情況是評價導師是否優秀的重要依據。所以,要進一步提高創新意識,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凝練思路,探索飛行學員本科生導師制的特點和規律,經常性開展專題研究和討論,推薦和鼓勵具有創新意識的培訓思路和方案,切實保證導師制度落實的規范性、科學性和針對性。
努力為學生和導師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首先,保證導師與學生的交流平臺和時間暢通,通過調查發現,87.1%的參與者認為采用面對面交流的方式利于導師制的實施,然而,從學生課程安排上看,大部分飛行學員課程設置緊湊,此外學生還需要參加政治教育、體能訓練和其它活動,留給導師安排的時間較少,學生完成導師任務較困難。因此,合理安排教學日時間,提高使用效率,加強教學時間安排與教育訓練活動的契合度,對導師制度落實和提高飛行學員培養質量具有重要推動作用,我們在每教學日最多安排6節課,規定下午15∶00之后為學生自主學習訓練時間,為導師制順利開展提供時間保證。我們進一步完善院校內部網絡,使教員和學生之間的溝通更加的便捷和靈活。問卷結果也顯示,55.6%的參與者支持使用RTX騰訊通內部在線交流平臺,40%的參與者支持建立專用的網絡信息系統,體現了導師與學生對于交流暢通的迫切需求。另外,為確保導師制度的高效性,我們積極搭建信息化的資源平臺,建設《空軍航空大學本科生導師制信息系統》,使師生具有靈活便捷的資料獲取方式,滿足學生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的需求。
健全的評價體系和激勵政策是導師制得以落實的助推劑[4]。根據調查結果顯示,80.7%的參與者認為,學生對導師的評價是衡量導師是否優秀的重要內容。因此,為了進一步激勵導師和學生熱情,對導師的評價采取學生評議60%和單位考評40%相結合方法組織實施,充分體現了學生感受為主體的評價機制。導師考核成績分優秀、良好、稱職和不稱職四檔,不稱職取消下一年度導師資格,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導師培訓的質量。同時,每年組織對優秀的本科生導師進行評選表彰,優秀導師進行經驗交流,推廣導學經驗。評選全程透明、公開,切實從紀律上保證評價體制的公平性與合理性。將本科生導師工作納入工作量計算范疇并與課時費掛鉤,明確指導學生數量為2名的導師每年計20學時工作量,在此基礎上,每多指導1名學生累計4學時工作量,導師工作量按50%折算比例發放課時費,有效提高導師積極性,推動導師制工作開展。
[1]范訊,等.以創新教學為載體,全面實施本科生導師制[J].中國大學教學,2015,(8):26-28.
[2]祁艷波.醫學院校實行本科生導師制的思考[J].醫學教育進展,2015,(2):8-9.
[3]曹十芙.學分制下本科生導師制的研究[D].湖南農業大學,2006.
[4]李瑞.我國高校本科生導師制實施與優化研究[D].河南大學,2011.
G642
A
1672-4658(2016)03-0170-03
2016-04-28
王劍鋒(1980-),男,山西朔州人,畢業于吉林大學,工學博士,講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學、機械振動與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