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茜(福建省福清市職業技術學校)
淺談如何提高中職美術教育的質量和水平
陳茜
(福建省福清市職業技術學校)
中職校為國家輸送了大量的優秀人才,使得中職學校受到廣泛重視,因此更多學生選擇中職學校。有一技之長是生存的必要條件,雖然目前中職學生有手頭技能,但是整體素質不如高中生,國家素質教育提倡德智體美,美術教育便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一門重要學科,雖然近幾年課改不斷深入,但是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中職美術教育對學生的影響力仍然小之又小。對中職美術教學現狀展開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改革方法,希望能夠提高中職美術教育的質量和水平。
美術教育;觀念;審美
在新的教學模式下,對于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要求越來越重視,而美術教育對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美術教育能夠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讓學生能夠在平常的生活中發現美,以審美的眼光來對待生活,同時美術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對培養學生創造性人格和啟迪學生智慧有著重要的作用。
1.美術教育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大量的美術教育都說明經常指導學生美術欣賞會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由于學生閱歷少、缺乏經驗,學生對美的標準和概念比較模糊,美術教育引導學生對美的欣賞,不斷讓學生積累美學的觀念,擴大學生的欣賞面,比如通過教師引導吸引學生去學會欣賞有代表性的美術作品,分析作品美的地方,堅持下去也就增強了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
2.美術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人格
美源自于生活,而生活也離不開美,學生對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美產生了興趣,這種興趣進而會產生創造情感,這種對美的創造情感,也都是源自于生活。興趣是最大的老師,在這種沒有壓力和負擔的精神下,容易激發學生的創造性人格。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美術的使用范圍在不斷擴大,如印刷制品、服裝設計、飲食。學生對美術的學習間接提升了他們對各個行業的了解。
3.美術可以啟迪學生的智慧
德國教育家曾經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知識,而在于激發、喚醒和鼓勵,美術便有這個功能。學生在欣賞美術作品和創作美術作品時他的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等幾方面在個人發展的表現作用尤其明顯,通過這幾方面的鍛煉可以促進學生智力發展。美術課堂中對美的直觀觀察,形象記憶,聯想和想象直接契合智力發展的要素。美術教師應研究美術教學中促進學生智力發展的策略,使學生不但學好了美術,還能形成良性的共性遷移。學生智力水平提高了,就會為學習好其他學科奠定良好的基礎。
素質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更好地滿足未來社會的發展和促進學生在智力、道德和人格上獲得發展,在修養、評論、創作上得到提高。然而傳統的美術教育教學過于強調以學科為中心,讓學生處于支配地位,扼殺了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束縛了學生創新意識的發展,舊的教學方式已不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
1.轉變教育觀念,改變教學模式
我國的美術教育家豐子愷說過:“我教藝術課,主張不求直接效果,而注重間接效果,不求學生能作直接有用之畫,但求涵養其愛美之心,能用作畫一般的心,來處理生活,對待人生,則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為藝術的最大效用”。美術欣賞通過對學生的審美心理培養,使他們對美有一定的觀念。開設美術課程的最終目的不是作畫,而是使學生掌握審美基礎知識,培養其正確的審美觀念,使其形成一定的審美能力。學校和教師要樹立正確開設美術課程的理念,著眼于學生的未來,通過對美術的學習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學校與教師認識到美術教育的重要意義并且要改變教育模式,摒棄陳舊的教育觀念,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1)運用鼓勵性評價,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一般在中職校就讀的學生都會認為自己是學困生,缺乏自信心,沒有了學習的動力,因此作為一名教師要相信學生都擁有一定的潛能,因此,教師應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對美術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重拾信心,從學習中找到樂趣。(2)教育家杜威說:“教育即生活。”教育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生活,教育與生活也是息息相關的。教師對學生的美術教育不僅僅是對外在的知識導入,并且可以貼近學生生活。美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怎么發現生活中的美,怎么利用美術為自己創設優質的生活,這都是現在教師以此教學內容為主的教學方式。如,制作一種繪畫或手工,可以從身邊尋找豐富的可利用的廢舊物進行制作,制作的作品可以是以禮物方式贈予家人或朋友,增進感情,又或可以將當地的民俗風情美術搬進課堂等教學模式。這些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并且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很有意義。
2.教學方法的多樣化,不斷開拓教學資源
新課改指出,美術教育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美術教育要使學生學會學習,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學生學會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法。陳舊的教學方式再也經不起社會的考驗,部分中職美術教師因為缺乏創新的動力和意識,教師信息滯后,跟不上科技教學的步伐,給學生講的內容很空洞,沒有真正樹立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多樣化教學方法,讓學生得到充分鍛煉,更好地學會讓美術為生活服務,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再者,現在是信息社會,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懂得利用先進的教學設備,如多媒體,可以收集大量的圖片和視頻展示給學生,而不是停留在課本基礎上,引導學生如何欣賞美,同時可以
增強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如在欣賞某繪畫大師作品的時候,可以播放這位大師生前創作的故事,讓學生融入大畫家的生活當中,更好地體會名作是如何產生的歷史背景。除了豐富學校的教學資源,教師還可以引進外界的教學資源,如帶學生去參觀畫展,深入大自然體會生活中的美,將身邊的事物素材引用到美術創作中,豐富教學資源,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也實現了新課改下美術課的教學意義。
3.教材內容與相關專業相結合
中職學生無論美術學得多好,最終都要回歸到專業技能課上,因為在他們走出學校后,將用這一技能和自己的勞動力創造生活條件。美術教育對學生的意義重大,同時專業課不容放棄,那么在美術教育上教師可以將美術知識與專業課內容相結合進行教學。這就需要教師做很大的工作。首先,教師在備課上要花大把的時間去了解各個專業的學習內容,包括與專業課老師的交流,專業課教材的閱讀,抽取一些與美術相關的內容與美術知識相結合。其次,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師生互動,學生從美術角度出發將專業課的知識鞏固復習并創作新的具有美術特色的作品,如烹飪專業的雕工可以與美術的剪紙相結合,計算機專業的網絡設計與美術課的構圖色彩等內容相結合,這樣的結合使得我們的美術課程更加豐富,既復習鞏固了專業課的知識又可對美術課的知識學以致用。
針對現在中職的美術教育,我們看到的是教育觀念的落后,教學資源的匱乏,教師的涵養偏低,學生的自信心匱乏,如果我們不再摒棄以往陳舊的教學方式,那么,美術教育最終會淪為學科中可有可無的產物,學校和教師如果不重視對美術的教育,更不用說學生會重視。美術教育對任何一個階段的教育都很重要,它也屬于我們的終身教育,影響我們的一生,所以我們不應該讓它成為教育的附屬品,對于美術教育質量和水平的提高應當從現在做起。
[1]李銀麗.新課程背景下的中學美術教育探析[J].廣西教育,2011(17).
[2]宋其俊.美術教育對學生人格精神的塑造[J].科技致富向導,2011(26).
[3]胥方.淺談美術教學的體制反思與對策[J].科學咨詢,2011(29).
[4]鮑薇.以人為本激發興趣:中職美術教學方法淺談[J].中等職業教育,2012(16).
[5]陳鏡屹.中職美術專業教學模式探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2(22).
·編輯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