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臨江第一初級中學)
分層作業:踏尋“因材施教”的芬芳
——淺談初中英語分層作業的思考與探索
李英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臨江第一初級中學)
分層教學法作為近年來較為流行的一種教學方法,在眾多學科中的應用也較為廣泛,但是遺憾的是,不少教師并沒有通過分層教學法使教學更加高效。而作業作為課堂的延伸,分層作業有助于為初中英語教學注入充足的活力。結合目前初中英語教學現狀,認為可以通過分層作業的形式來為初中英語教學增加活力:合理分層,尊重差異:結合學生差異分層次;以生為本,鞏固有法:結合課堂練習分層次;科學分層,重在引導:結合評價方式分層。
初中英語;分層作業;具體實施;有效性
近年來,關于分層教學法在眾多學科中開展了具體的實踐,但是不少學科并不是很高效,筆者綜合了幾個方面的原因,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不少教師將分層教學法等同簡單的分組教學,僅僅完成了一種教學形式、方式的改革,而沒有產生實質的效用;二是不少教師將分層教學法流于表面而沒有落到實處,不少教師在采用分層教學法的過程中,僅僅將學生結合成績表進行了層次、等級的劃分,沒有真正落到實處,反而從一定程度上挫傷了學困生的積極性。筆者認為,分層教學法重在科學引導,始終貫徹“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促進每一個學生長足的進步,完成從學習方法的改變到自主學習的飛躍。而且對于英語學科來說,采用分層教學法,更契合語言學科的教學規律。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經就提出了“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等教育方針,給了筆者很多領悟。針對八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在英語學習的道路上剛剛入門,有的學生也許會認為自己是否輸在了起跑線上,有的學生因為自己贏在起跑線而沾沾自喜,其實八年級僅僅是學生萬里長征的第一步,這個時期最重要的不是贏在起跑線,而是要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最終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掌握學習英語的方法,提升語言技能和語言綜合能力。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論述:
到了初中階段,學生的個體差異開始顯示在英語學科的學習中,學生的兩極分化開始呈現出來,有的學生非常優秀,對英語學習有濃厚的興趣,有的學生則在英語學習中出現一定的困難,分層教學法的第一步就是要結合學生的差異劃分好層次,合理分出層次,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有的教師在分層教學法的第一個環節就出現了偏差,將分層等同于把全班學生按照成績分出等級,這就會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特別是一些被劃入低等生行列的學生,他們會對英語學習失去信心,在分層教學法的實施中出現不配合、不積極的情況。目前來說,教育教學要始終貫徹教育的根本——以生為本,在以生為本的理念下,教師的一切教學活動都要緊緊圍繞這一目標。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是普遍存在的,他們之中有性格、習慣、基礎方面的差異。
學生之間的差異是普遍存在的,比如有的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強,但是聽寫單詞時頻頻出錯、馬虎大意,有的學生手頭默寫功底很好,但是一到說的時候就張不開嘴、很被動……針對這些情況,筆者對作業進行層次劃分,有的學生注重口語作業,有的學生注重手頭作業,評價的時候也綜合對其口頭表達、聽說讀寫等方面進行全面評價,以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此外,我還將學生進行了分組,有的學生擅長語言交流,有的學生擅長角色扮演,有的學生擅長做記錄,根據學生的差異性進行分組,每一個小組中都有一名小組長,小組長是比較具備管理綜合能力的,小組中的其他成員各自有自己的優勢,這樣的分層次模式讓學習小組的每一個學生都能發揮自己的長處。在課后作業的交流合作中,小組學生可以優勢互補。
初中作為學生接觸英語的啟蒙階段,這個時期對于學生今后學習英語,甚至今后的影響都是巨大的,所以筆者認為最要緊的不是要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知識,而是要讓學生在初中英語學習的萌芽階段,就對英語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一般而言,分層次作業都是根據從易到難的程度布置,顯示“單項鞏固選擇題”,我用多媒體將題目呈現出來,學困生可以先完成這部分的作業,優等生可以對之進行評價、糾錯。接下來布置的是“根據首字母填充句子”,給出短句中關鍵詞的第一個字母,要求中等生進行猜想、補充,同樣可以由優等生進行評價、糾錯;最后布置了“翻譯句子題”,這部分的題目難度較大,優等生完成,其他學生也可以作相應的補充。通過對課堂練習進行層次上的劃分,讓每一個階段的學生都能從中獲得感悟和啟發,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幫助,也有助于學生之間的合作共贏。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師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大部分教師都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給每個學生一樣的作業,這樣的作業一般是針對普遍的中等生布置的,所以“一刀切”的作業布置方式并不符合教學和學習的規律,對于優等生來說難度不大、過于簡單,達不到鞏固、提升的目的,對于困難學生來說難度偏高,無法獨立完成,也達不到鞏固的效果。所以在作業的布置中,教師也要積極結合課堂練習分層次。比如學習了“What colour is it?”這一課后,根據分層作業的原則,我要求學生朗讀和背誦課文,并且努力做到靈活運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記得陶行知曾經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鄙踔劣腥碎_玩笑說:“考一百的學生你要尊重他,因為將來可能是科學家,考八十分的學生你不要怠慢他,將來很可能是你的同事,考試不及格退學的學生,你要尊重他,將來有可能捐款給學?!边@雖然是調侃的話,但是充分說明了兩點,一方面,學生具有無窮的潛力,另一方面,尊重學生、尊重差異是每一個教師都應該做到的。
新課程標準提出:“英語課程的評價體系要體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形式的多樣化?!弊罱K達到“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評價的和諧統一?!痹谖铱磥?,作業評價除了可以達到激勵學生、鼓舞學生積極進步的效果之外,還有助于師生共進,教師從作業中獲得啟發,促進教學實施過程的不斷改善,學生從作業評價中獲得啟發和鼓勵,不斷進步。
有一次英語課上學習了“How do you go to school”這一個句型后,我將學生劃分成小組,要求小組學生一起完成作業,這個作業形式是開放性的,學生也可以尋求家長的幫助。小組一起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有的小組甚至找了相關的圖片,比如第一張圖片是一輛校車,第二張圖片是公共汽車,第三張圖片是步行,并且查詢了關于公共交通工具的英語詞匯,在小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他們完成了諸如這樣的完整句型:“He walk to the school.”“They get to school with the school bus.”我隨即表揚了這一組同學,不僅在于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的優秀表現,更在于他們通過小組的積極配合完成了作業,所以一般來說,針對需要小組合作完成的作業形式,我將小組合作能力的評價標準放在較高的位置。從這個小作業中,我也有了很多體會,教師要想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要具有“一桶水”,伴隨著作業評價改革的實施,作為教師,在努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同時,自己也應該實施自身在評價改革方面的創新,引導學生探究、合作學習,這就是我理解的“師生共進”。
總而言之,初中英語教學課堂可以積極運用分層次作業的布置,來引導學生積極探索,對每一個層次的學生設定合理、具體、科學的教學方法,對于每一個學生的成長、提升都有積極的價值和意義。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應該積極改革教學評價,結合學生的具體學情,在他們完成預定的教學目標之后都要進行積極的引導,這樣才能全面推動初中英語課堂改革,全面推進每一個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1]吳瓊.初中英語分層教學的運用探析[J].現代教育科學,2013(3).
[2]歐娟.初中英語分層教學與合作學習模式探究[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7).
·編輯杜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