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清(吉林省柳河縣羅通山學校)
新課程下如何創造良好的師生關系
劉長清
(吉林省柳河縣羅通山學校)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先生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心理學家布魯諾也曾經說過:“最好的學習刺激是對學科教材的興趣。”可以說興趣是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是打開通往知識海洋的動力,是學生發展的基礎愿望和營養劑。興趣固然重要,但是沒有良好的師生關系維系,一切都是徒勞。有了良好的、和諧的師生關系是讓學生對學習有興趣的最好幫手。那么在新課程下,如何創造良好的師生關系呢?
教師是很光榮的職業。我們國家一直重視教育,一直關心教師這支隊伍的發展。因此,作為教師在工作和生活中要不斷學習,不斷完善自我,用教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老師的人格魅力包括很多,我們要有淵博的知識,高雅的氣質,陽光的心態,健康的體魄,寬廣的雄心,道德的高尚等諸多品質。教育家烏申斯曾經說過:“教師的人格對于年輕的心靈來說,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教師也是普通人,上述說的那些品質不是每個人天生就有的,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學習,加深修養。我們可以向書本學習,可以向同事學習,最主要的是要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向更高層次邁進。一個班級學生學習好,素質高,講團結,有戰斗力,那么這個班級的教師一定是具有相當高的人格魅力的老師。
愛,是一個多么美好的字眼。有了愛,世界就會充滿陽光。有一首歌唱得很好,歌詞是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個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同樣,在學校,在班級,教師面對的是一群具有生命,具有靈氣,渴望被關注的孩子們。中國自古對教師就有很多美好的稱謂,例如蠟燭,春蠶,園丁,工程師……這些稱呼感覺真好。但是我們要對得起這些稱號。這些美好的稱呼,劃歸一句話,那就是教師要有一顆愛心。有了愛心,就會真心、平等地呵護每一位學生。我們要樹立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的思想,不能把自己放在很高的位置上去看待學生。我們不僅要傳授知識給他們,更要指導他們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個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四有新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愛的教育,如果教師將愛的雨露灑向學生心田,那么學生、老師、學校、家長、社會都會得到豐碩的果實。
學生畢竟是未成年人,他們的心智,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尚不成熟,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犯錯誤。學生犯錯誤是正常的事,學生有了錯誤,我們不要急于批評,要多了解,多溝通,找到犯錯誤的根源,對癥下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作為教師,我們要有口德,不能隨意諷刺、挖苦學生,更不能體罰學生。如果我們這樣做了,師生之間的矛盾、心理抵觸情緒會越來越多,我們以后開展工作會很難進行。學生犯了錯誤不是不可以批評,我們做老師的,要跟學生講清道理,弄明白是非,給事件一個明確的說法,讓學生知道什么對的,什么是錯誤的,這是無可厚非的。適當的批評也是必要的。少批評,多鼓勵,推行賞識教育還是值得提倡的。我們成年人在工作中受到領導的鼓勵或表揚都會喜形于色,何況學生呢?一個人再努力,再優秀,也得不到賞識或者肯定,那么就會失去動力,失去繼續努力的斗志。因此,教師不要吝嗇自己的表揚和贊美。適當的鼓勵和贊美其實就是一種愛,這個愛會溫暖學生的心。讓他們內心得到滿足和肯定,就會更努力學習,為班級做事情。當然,賞識教育也要有度,不能張口好,閉口好,什么都好。那樣就失去了賞識教育的意義,成了哄孩子了。賞識教育是一門科學,應該具有一定的體系,我們要用心去研究和探討。
作為教師,我們主要的戰場在課堂。怎樣利用好課堂四十五分鐘是很關鍵的。這就要求我們認真備課,我們要吃透教材,領會課程標準精神,讓教材為我所用,靈活使用教材。知識要完全凌駕于課本之上。這樣有了一定的高度,我們講解知識就會游刃有余。另外,備課不能只備書本知識,還要備學生。我們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對關聯知識的認知情況。這樣在課堂上,我們會指揮學生,引導學生去自主或者合作學習,不會像以前那種填鴨式的教學了。把課堂氣氛活躍起來,讓學生在快樂中、趣味中學習,學生自然會喜歡這個學科,就自然會喜歡這個老師,師生關系自然會很融洽。我覺得一個教師能把課堂搞得精彩紛呈,讓學生情趣盎然,這個老師就是成功的。反之,課堂沉悶,填鴨式教學,學生乏味,課后會抱怨,怎么能喜歡這個老師呢?所以,把課上好是一個教師的基本素質,也是社會對教師最基本的要求。
總之,無論時代怎么變化,只要我們用心去做,真心付出,平等關愛每一個學生,把每一節課都上好,就會打造出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
周雅娟.新課改下影響師生關系的因素分析[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08(4).
·編輯杜嫣然